摘要:今年3月中旬以来,商洛市持续高温少雨,农业生产面临严峻旱情。为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商洛市气象、农业农村等部门闻“旱”而动,深入田间地头,与镇村干部、群众同心协力,织密抗旱“责任网”,用科学的方法抗旱,打响了一场守护百姓“希望田”的攻坚战。
商洛新闻网讯:今年3月中旬以来,商洛市持续高温少雨,农业生产面临严峻旱情。为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商洛市气象、农业农村等部门闻“旱”而动,深入田间地头,与镇村干部、群众同心协力,织密抗旱“责任网”,用科学的方法抗旱,打响了一场守护百姓“希望田”的攻坚战。
人工增雨为大地“解渴”
3月中旬以来,商洛市降水大部偏少、气温普遍偏高,全市平均降水量7.7毫米,与历史同期相比偏少8成,4月18日,商洛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Ⅳ级抗旱应急响应,全面开展抗旱工作以缓解旱情。
“5、4、3、2、1,发射!”4月21日,山阳县在延坪镇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随着一声令下,人工增雨地面作业发射装备发出一声巨响,一道亮光划破天空,射向密布的云层。山阳县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操作人员介绍,他们提前进场做准备,在完成调试、装弹、接线等流程后,等待合适作业的最佳时机。随着操作人员按下手中发射器点火,人工增雨火箭瞬间窜向高空云层,不一会儿,天空便下起了雨,全镇普遍迎来了久违的甘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的旱情压力。
据了解,在4月21日这天,商洛市七县区共28个高炮、火箭作业点开展了地面人工增雨作业32站次,是今年以来我市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工增雨作业,作业区域成功普降小到中雨,局地甚至出现大雨,在自然降雨和人工增雨的共同作用下,有效缓解了当前旱情,降低了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改善了空气质量,为持续干旱的土地送来了“及时雨”。
商洛市气象局人影中心主任郭彬表示:“我们一直密切关注各县区天气情况,把握有利天气形势,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同时,我们还发布了森林防火气象服务专报,与其他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抗旱减灾工作。”
科学灌溉良田披“绿装”
除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外,商洛市农业农村局、商洛市应急局等部门组织当地干部群众迅速行动,多方调配,科学用水。
干旱少雨天气持续,商南县试马镇百鸡村茶园茶苗生长缓慢。为应对这一困境,驻村第一书记雷金玉召集村干部开会商讨对策,迅速制定了茶园抗旱方案。4月22日,雷金玉与村办工作人员一起扛起水管,给茶园茶树逐棵浇水,为茶树解“渴”。
与此同时,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帮助群众制定抗旱灌溉和田间管理方案。在板桥镇上湾村,商州区农技中心及时购置水泵、电缆、水管等灌溉设施,组织技术干部20余人次,投劳25人次,进行人工拉犁开沟后,先浇灌后播种,以科学严谨的方式完成种植实验的同时,打好抗旱“组合拳”,坚决守好群众“粮袋子”。
抗旱减灾任重道远,记者从商洛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到,目前,已组织各县区防指加密会商频次,与气象、水文、水利、农业农村、城管、林业等成员单位针对旱情形势,加强了沟通联系和信息共享,全面做好应急处置准备,落实防范处置森林火灾的各项工作措施,确保全市抗旱减灾工作开展有序,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得到保障。
抗旱不松懈,防汛亦需未雨绸缪。商洛气象部门分析预计今年汛期东亚夏季风偏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或增多,需提前做好防御准备。“在做好当前抗旱减灾工作的同时,我们也会积极做好应对未来汛期极端天气的准备,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切实落实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以及防治工作。”商洛市气象局副局长刘敏锋告诉记者。
记者:管箫 贺思源
编辑:史岚晨 责任编辑:田芊
审核:孙黄荣 签发:张永罡
来源:商洛新闻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