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决策部署,推广再生稻高效种植技术,4月23日下午,桐城市再生稻宽窄行机插秧技术现场观摩暨培训会在吕亭镇双联村三想家庭农场成功举办。各镇(街道)农业农村发展中心分管负责人、粮油技术骨干、再生稻种植大户代表及市农业农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决策部署,推广再生稻高效种植技术,4月23日下午,桐城市再生稻宽窄行机插秧技术现场观摩暨培训会在吕亭镇双联村三想家庭农场成功举办。各镇(街道)农业农村发展中心分管负责人、粮油技术骨干、再生稻种植大户代表及市农业农村系统相关专家等百余人齐聚田间地头,共探再生稻产业发展新路径,为我市粮食稳产增效注入科技动能。
此次培训以“田间课堂+技术示范”的形式展开,重点展示了“再生稻宽窄行机插+精准对行机收无碾压技术”的核心应用场景:现场演示的25-45-25厘米宽窄行插秧布局,既保障了秧苗通风透光,又为后续机收精准对行留足空间,构建优质丰产群体,赢得参会人员一致认可。头季稻收割后,通过适时精准对行中等高等(±30cm) 留茬,配合再生季促芽肥科学施用,确保再生稻快速萌发、整齐抽穗,综合防控病虫草害,实现“一种两收、亩产超吨粮”目标(头季650公斤/亩以上、再生季400公斤/亩以上,米质二级以上)。从早播育秧、平衡施肥到病虫害绿色防控,全链条技术体系展现了“省工、节本、提质、增效”的现代农业魅力。
在技术培训环节,安徽农业大学吴文革副校长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及安徽省重点研发项目成果,系统解读关键技术:3月20日早播,头季保温集中育秧,精准稀匀播培育毯苗标准壮秧,为高产打下根基;“宽窄行插秧+精准灌溉+绿色防控”组合拳,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保护双赢;依托项目支持,我市将重点推广优质高再生力品种,完善“种、管、收、储”技术标准,推动再生稻向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市种植业管理中心负责人强调,将加大再生稻种植补贴力度,强化技术培训与示范点建设,打造区域性再生稻产业标杆。参会种植大户纷纷表示,通过现场学习,对机械化生产和标准化管理有了全新认识,将积极应用新技术,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增收。三想家庭农场作为示范基地,将联合科研机构持续优化技术模式,为农户提供“一站式”技术托管服务。
本次培训会既是技术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产业升级的动员号角。不仅提高了参会人员对再生稻宽窄行机插秧技术的认知与实践能力,也为全市构建“技术培训-示范推广-产业融合”的转化链条夯实了基础。随着该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与产业链延伸,将有力助推“藏粮于技”落地见效,在保障粮食安全、提升稻米品质、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中形成乡村振兴的“共赢”格局。(方硕)
来源:聊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