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付笛声和任静,当年一首《知心爱人》唱进千家万户,也将他们推上了华语乐坛夫妻合唱的巅峰。
文丨冒泡
付笛声和任静,当年一首《知心爱人》唱进千家万户,也将他们推上了华语乐坛夫妻合唱的巅峰。
舞台上他们深情对唱,生活里也是人人艳羡的恩爱伴侣。
可谁能想到,这对曾经被誉为“金童玉女”的歌坛搭档,后来却仿佛突然从大众视野消失,就连他们的声音,也在电台里逐渐听不到了。
多年后,再提起这两人,不是说他们病得很重,就是传已皈依佛门远离尘世,还有传他们悄悄分道扬镳情断各奔前程。
是真是假,一时间竟没人能说得清。
最开始传得最广最疯的,是“夫妻双双患癌”。
网上到处都说他俩化疗期间憔悴得几乎认不出样子,甚至还有人一本正经说在医院门口碰见他们,但实际上根本没那回事。
任静不过是产后身材变了点,脸色没恢复得特别快,就突然被传成重病缠身。
付笛声倒是动过一次手术,不过只是胆囊手术,术后恢复不错,照样唱演不断,早恢复得跟没事人一样。
直到前些年,他们俩在节目上才顺带提了两句,把这些破事澄清个明白。
至于另一个“出家风波”,就更扯。
据悉他们确实参与过佛教皈依仪式,但这不过是因为生活里需要点精神寄托罢了,其实只是为了仪式感,谈不上遁入空门。
面对这些越传越邪乎的话,俩人没开口骂人没上网闹事,也从没拿这当炒作点,只是安安静静继续过小日子。
用几十年如一日的默契,把所有议论全都挡了回去。
其实这歌刚出来时根本没啥人看好,最早叫《爱你的人》,曲子编得太前卫,唱片公司觉得不接地气,直接给毙了。
那时候付笛声也挺倔,拉着任静硬是把原来的编曲全推翻,旋律修改重来,歌词也重新填,最后干脆改成了夫妻对唱的形式。
一做出来果然效果完全变了。
1997 年《知心爱人》一出就炸了,不光在电台循环播,KTV点得那叫一个多,婚礼现场更是必放,成了甜蜜爱情的代名词。
付笛声和任静也顺势成了“知心爱人”的代言人。
可火得快也凉得快,之后他们又出了些风格类似的新歌,结果压根没翻起浪来。
说到底,一是情歌市场被越来越多新人挤得透不过气,大众口味一变没人愿意听复古的。
二是大家听他们名字就先想到《知心爱人》,接下来的歌再认真做也没人搭理。
他们也明白,是歌红人火,但也被定了型,时代改得太快,他们唱的生活没人再关心了。
舞台上光芒万丈,可孩子那不停出岔子的青春期更需要守着看着,
他们没犹豫,一转身就收了工牌,推了通告,走进厨房书房和儿子的课桌之间。
这下事业一下子慢了,原本还能在乐坛里多占几年稳位子的他们,错过了那场说来就来的变革大潮。
选秀节目一波接一波冒出来,新面孔一茬接一茬,唱功不重要了,有关注度就能火,
这让他们的那套唱法、那种稳扎稳打更显得不合时宜。
可他们没觉得失落,家里的烟火气一天天升起来,孩子长个、变声、懂事,他们一步没落。
后来干脆一家人一起录了歌,《家》那首歌,词简单,调子温柔,就像他们这段错过舞台却没错过彼此的生活,全都唱進了歌里。
破圈探索近些年,付笛声和任静索性不按常理出牌,把直播间变成了自家客厅,架起麦克风就开始闲聊,不紧不慢也不吆喝。
今天讲他们在贵州吃刺梨的趣事,明天翻出年轻时拍的老照片讲讲当年的糗事,一不留神就拿起吉他合唱几句《知心爱人》,
老粉们一听声音就泪目了,纷纷说像是和多年未见的朋友突然重逢。
那种熟悉劲,哪是几个流量小花能比得上的。
明星的社会担当除了做音乐直播一直不停折腾,付笛声和任静这对老搭档,反而更愿意把热情花在公益上。
2019 年,他们拿了“年度最具行动公益人物”的奖,也没主动张扬半句,低调得几乎没人知道。
任静在一次直播里被观众问急了才顺嘴提起。
说起来轻飘飘,觉得这事根本不需要什么高调名分,就像每天吃饭喝水一样顺理成章。
他们儿子付豪却没走老路,不登台不露面,却在幕后把音乐玩出门道,给不少剧集写了配乐,风格很稳,才华慢慢在业内传开。
他倒也不着急红,反正埋头做事。
三口之家还真合作了首《都来发》,把传统民乐跟电子音搅合在一起,成了不少年轻人眼里的“代际混搭实验”。
付笛声看到儿子能折腾出自己的路,也算心安,觉得自己这几十年死撑着不放的音乐梦,终于有人续上了。
他们早已把名利看得云淡风轻,
没了起早赶晚拍戏的奔波,也不再为了一首歌的点击量焦头烂额,而是选了条更安稳也更难走的路,把音乐做回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哪怕冷门,哪怕没头条,每个音符也都要唱得心安理得。
任静养花做饭带孩子,付笛声修琴写歌谈人生,两个人像约好了似的,谁都不争不抢,一起老得从容又干净。
哪怕朋友圈刷不到他们的动态,哪怕综艺里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也没人会觉得他们过气。
因为他们从来没靠热度站稳脚,靠的是沉得住气,也等得起时间的沉淀。
没有流量的裹挟,没有资本的催促,他们并不急着证明什么,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把“老歌手”的身份,活成了最被尊重的模样。
来源:小星故事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