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好,我是喜欢研究AI的一枚产品经理,平时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AI大模型应用等相关工作。另外,我超爱自驾游~
大家好,我是喜欢研究AI的一枚产品经理,平时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AI大模型应用等相关工作。另外,我超爱自驾游~
导语:
“有人说2026年,将是蔚来的终点。依我看,不是没有可能,但也可能会成为蔚来的转折点,关键就看未来一年,李总的手腕和手段了”。
往往一提到蔚来的问题,很多人都会归咎于以下几点:
1️⃣ 换电策略失误,换电站投入巨大
这里很多人吐槽的是,买断制,买了块新电池,可用了几天换电,换了块旧电池,总感觉自己赔了。
另外就是换电的设计,导致蔚来在电池续航上,一直做不到第一梯队。而现在随着高压快充的普及,以及电池技术的迭代升级带来的续航能力提升,蔚来引以为傲的换电体验,越来越不占优了。
当然了,对于蔚来车主来说,很多人还是很喜欢换电设计的,毕竟可充可换,理论上多了一个选择,就意味着多一些便捷。
只不过,蔚来换电站发展这么多年了,还是无法盈利。说真的,这种看不到头的投入,到了2025年,还能再持续多久呢?
以前可以讲故事讲未来,但是现在还无法盈利,股东们还会有多少耐心听故事等结果呢?
2️⃣ 牛屋投入太大,得不偿失
牛屋的初衷是好的,这也是蔚来能在众多品牌中,以服务见长的关键之一。
可是,牛屋的持续高投入,所带来的转化率有多高呢?所带来的品牌影响力,间接形成的转化率又有多高呢?
不知道蔚来是否做过这个牛屋综合价值的评判和计算,反正从这么多年的经营结果和车辆销量来看,以结果为导向看,其正向价值不是很高。
3️⃣ 车型战略失败,乐道和萤火虫不合时宜
2024-2026年,是新势力以及传统车企极其关键的3年,这三年将彻底决定未来大家的走向和去留。
因此,这三年决不允许车企有大的战略失误。一旦出现问题,必须有李想或何小鹏那样的杀伐果敢的判断力、决策力和执行力,尤其是贯彻到底的执行力,才能做到不掉队,才能保证继续留在桌面上。
可是,蔚来却在去年又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而且完全不纠正。就是,推出了一个毫无竞争力的独立品牌,乐道!
要命的是,为了做到跟蔚来品牌的区分,居然换电站都不共用。都什么时候了,还做这种没必要的投入,真的看不懂,不理解。而且这么做,只会让乐道品牌受损,只会让乐道的潜在用户尴尬。
萤火虫同理,主要问题是没有竞争力,又是一个短时间无法盈利的大投入。
所以,涉及到车型和品牌的战略问题时,蔚小理的处理,堪称一正一反两个教材。李想紧急叫停mega的运营和投入,何小鹏更是不惜干掉联合创始人,从外面重新拉人进场,也要铁腕执行自己认定的战略,坚决不把mona做成独立品牌,因为这时候小鹏的问题也很大,不允许在这个时间点有那些“节外生枝,分散战力”的投入,所以何小鹏的雷霆手段立马就起了效果。
而李斌总,不知道是他自己没看懂,还是被下面人忽悠了,还是被股东架空了,亦或是其他什么原因。
总之,看到蔚来同时铺这么多车型,看到蔚来的换电和储能战略,看到蔚来的手机业务,看到蔚来的牛屋,看到蔚来的乐道和萤火虫,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蔚来是一家财大气粗,技术实力雄厚的大车企呢。
殊不知,当年的蔚小理发展到现在,理想算是暂时“安全上岸”了,小鹏也差不多脱离危险区了。只有蔚来,还在挣扎,而且让人看不到头。
说实话,我身边有很多人就是喜欢蔚来的设计,看了很久蔚来的车,但就是迟迟不敢下手,他原话“蔚来的车很高级,外观和内饰设计给人的感觉,远高于某迪和其他竞争车型,但是我就怕它活不过几年,砸手里就亏了”。
那么蔚来到底该如何破局呢?
其实从上面的问题看,已经有答案了,很简单,就一句话:留给李斌总的时间不多了,此时此刻,他必须有何小鹏那样的杀伐果敢和雷霆手段,方能破局!但是,时间窗口很短,转瞬即逝,就看李斌总抓不抓了。
其实,现在蔚来的问题真的很严峻,因为它不仅仅只是上面提到的蔚来内部的问题,它还正好赶上了国家车企整合大战略的转折点和加速期。
东风和长安是样板,今年下半年必有结果和答案,然后紧接着就是一汽。
现在我们国内的市场,肯定不允许有这么多车企,过剩太多了。作为在汽车行业里摸爬滚打了快10年的我,切身体会到了这几年内卷,导致的各种问题,已经严重偏离了正常的竞争。
我们国内顶多允许5家大的车企存在,而且这里面至少有2票,(如果算上地方国企,很可能是3票)要留给国企和央企。
现在东风和长安,已经占了一票了。后面一汽要么合并进入这一票,要么跟上汽或其他再占一票。然后民企中,比亚迪显然已经占了一票了(吉利大概率也会吃掉几家后,再占一票)。
除此外,还有广汽、上汽、奇瑞、长城、小米、蔚小理,等等,所以,蔚来在这一众车企中,有多大的优势可言呢?
当内部问题不断,再叠加国家大战略的合并转型,你们觉得蔚来还能独立走多久呢?说实话,连理想都很有可能几年后就被吃掉,别说蔚来了。
不是危言耸听,理想现在只是差异化路线做的早做的好,处理问题及时妥当,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成绩。可是真要说护城河,你们觉得理想有什么呢?当其他大车企,腾出手来杀入理想这个赛道,你们觉得谁又能笑到最后呢?
所以,蔚来现在在车型和品牌战略、经营、产品力上,都应该重新做大的调整,然后彻底执行下去,才能保证自己还能多玩几年,或者将来有更大的存在价值。
甚至,蔚来完全可以参考小鹏,该砍的砍,该收的收,该投入的,集中加大投入。挡路的人,不管是谁,一律拿掉。
多提一嘴,蔚来现阶段应该在智能座舱领域多下下功夫了。相比于投入大回报慢的智驾,蔚来在智舱多投入一些,尤其是全力拥抱AI,通过AI快速赋能其座舱体验,也会给蔚来的老用户和新用户带来一些信心和吸引力。毕竟,这块是蔚来的短板,或者说蔚来在智舱上已经掉队了,补起来相对更容易,更立竿见影一些。
最后,再说一点,蔚来不管如何改革,它最终的命运倒不会像某些不作为的车企,成为“一堆废铁”。哪怕再不济,蔚来凭靠其发展多年的储能业务,也会被合并到国家储能大战略中,继续存续下去的。
所以,蔚来的底,是比其他新势力高很多的,只是蔚来目前在向上突破的过程中,远不如其他新势力,已经严重掉队了。
03 | 结语这几天,上海国际车展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在这一场以国产车企为绝对主力的汽车盛宴中,相信,鲜花和掌声的背后,一定有人在默默流泪吧。
不知道,大家对于国内新能源汽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们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又有怎样的看法和想法呢?
35岁+|AI产品经理|智能座舱产品经理|奶爸|自驾游爱好者|科技数码爱好者|给自己打工!
✏️体验分享AI前沿技术和产品|记录分享个人生活和趣事|情绪价值传播|链接同行者!
来源:ID200891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