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其中猪是最重要的传染源。乙脑多在夏秋季节(7月至10月)流行,儿童发病率较高。乙脑起病急、进展快。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精神萎靡和嗜睡等。随着病情加重,患者可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其中猪是最重要的传染源。乙脑多在夏秋季节(7月至10月)流行,儿童发病率较高。乙脑起病急、进展快。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精神萎靡和嗜睡等。随着病情加重,患者可能出现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以及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重型患者在病愈后可能会遗留语言障碍、精神异常、智力减退、瘫痪等后遗症,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目前,乙脑尚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为了有效预防乙脑的发生,使机体尽快产生保护性抗体,及时接种乙脑疫苗至关重要。在我国,常用的乙脑疫苗主要有乙脑灭活疫苗和乙脑减毒活疫苗两种。
乙脑灭活疫苗:8月龄接种2剂,间隔7天及以上;2岁和6岁各接种1剂,全程4剂。
乙脑减毒活疫苗:8月龄和2岁各接种1剂,全程2剂。2剂之间需间隔1年及以上。
接种方式
乙脑灭活疫苗采用肌内注射,通常选择上臂外侧三角肌;
乙脑减毒活疫苗采用皮下注射,通常选择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接种后需观察30分钟,确保无急性过敏反应。
常见接种后反应及处理
接种后不良反应较少见,少数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局部反应:注射部位红肿、疼痛,通常2至3天自行消退。
全身反应:若出现低热、乏力、头痛,可多休息、补充水分,必要时服用退热药。若出现高热、严重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皮疹),请及时就医。
接种禁忌
★ 已知对该疫苗所含的任何成分,包括辅料过敏者。
★ 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 妊娠期妇女。
★ 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 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的还应该注意:避免接种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来源:桃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