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截至今年3月份,成都高新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累计额已超过80亿元。”在4月24日下午举行的2024年四川省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上,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寰表示。
“截至今年3月份,成都高新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累计额已超过80亿元。”在4月24日下午举行的2024年四川省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上,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寰表示。
“特别是我们积极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在知识产权质押领域创造了3个全国‘首单’,即全国首单以知识产权为担保的民营科创企业债券(CB)、全国首单“中试平台”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产品(ABS),全国首单知识产权质押关税保函,为轻资产的数字文创企业拓宽了融资路径。”刘寰说。2024年7月2日,成都高新区企业成都齐碳科技有限公司发行全国首单以知识产权为担保的民营科创企业债券,由浙商银行对该笔债券开具风险缓释凭证,农业银行担任主承销商,盈创动力担任债权代理人、质权人;7月5日,成都高新区首单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项目“兴业圆融—成都中小担3期知识产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并设立,这也是全国首单“中试平台”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项目;今年4月,全国首单知识产权质押关税保函落地成都高新区,知识产权质押关税保函是指企业以发明专利作为质押标的,经评估后,银行开立海关税款保函,企业在缴纳关税时可占用保函额度先行通关,之后补缴税款,首单业务受益企业成都明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核心专利成功获批保函额度,减少了企业保证金、税金等方面的资金占用,极大提升了跨境贸易效率。
刘寰介绍,数字文创产业已发展成为成都高新区重点发展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目前已经聚集了腾讯、可可豆动画、咪咕音乐等6000余家企业,形成了千亿规模的产业集群。除了今年最火的IP“哪吒”之外,全球最畅销的手游《王者荣耀》、家喻户晓的动画片《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等一批现象级IP也都来自于成都高新区。这些产品之所以能在四川、在成都孕育,既得益于四川省、成都市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良好生态,也得益于成都高新区构建了“严”保护体系、“大”保护格局、“快”保护机制、“同”保护生态的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
据悉,今年3月,四川成功纳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联合在8个省市开展的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工作。2024年,四川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登记金额139.97亿元、同比增长45.63%,普惠性贷款惠及企业达1309家。
来源:中国日报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