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蓝月亮宣布成功竞得广州黄埔区一块土地使用权,计划投资不低于8.9亿港元建设多用途综合大楼,预计四年内分阶段完成。这一动作发生在蓝月亮公布上市八年来首次亏损的财报之后,其营收同比增长16.82%至85.56亿港元,但归母净亏损达到7.49亿港元。
蓝月亮走出网红带货困境,面临产品老化与营销策略挑战
近期,蓝月亮宣布成功竞得广州黄埔区一块土地使用权,计划投资不低于8.9亿港元建设多用途综合大楼,预计四年内分阶段完成。这一动作发生在蓝月亮公布上市八年来首次亏损的财报之后,其营收同比增长16.82%至85.56亿港元,但归母净亏损达到7.49亿港元。
蓝月亮,这个曾被戏称为“抖音网红带货打工王”的企业,近年来在营销策略上投入巨大,去年营销支出激增18.05亿港元至50.49亿港元,几乎占据了公司总营收的六成。公司解释称,这是为了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推广新产品,同时传播科学洗衣方法。
然而,蓝月亮的线上营销策略真的没有问题吗?答案或许并不简单。蓝月亮在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的投入可谓不遗余力,但重金押注头部主播的策略却遭遇了投入产出比不佳的困境。与那些低成本甚至零成本自营直播的品牌相比,蓝月亮请来的主播动辄拥有数十上百万粉丝,出场费高昂,带货商品的定价权也往往掌握在主播手中。
蓝月亮还需要为主播的直播活动支付额外的流量费用。例如,在某次广东夫妇的专场直播中,虽然打破了抖音直播的GMV纪录,但据蝉妈妈数据显示,直播付费流量占比高达69%,营销投入甚至超过了当日营收。
尽管蓝月亮已经意识到头部网红带货的局限性,并在去年下半年开始有意识地控制支出,砍掉或减少投入产出比过低的头部主播带货场次,但相比其他友商,蓝月亮在达人销售额占比上仍然较低,且仍依赖外部网红而非自有账号进行销售。
除了营销策略上的挑战,蓝月亮在产品形态上也存在问题。作为国内洗涤用品领域的头部品牌,蓝月亮竟然没有推出洗衣凝珠产品。这一决策背后的原因复杂,但无疑让蓝月亮错失了一个重要的市场机会。与此同时,竞争对手立白在洗衣凝珠市场的成功,也让蓝月亮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蓝月亮在推广其至尊系列洗衣液时,也遭遇了消费者固有印象的挑战。一些消费者认为小小一泵的洗衣液无法洗净多件衣物,而没有起沫的洗衣液则代表没有清洁能力。这种误解让至尊系列的优势变成了劣势,也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在价格方面,蓝月亮直播间中动辄数十元的至尊套装价格,在消费降级的当下也劝退了不少潜在购买者。相比之下,洗衣凝珠等价格更为亲民的产品更受消费者欢迎。
面对这些挑战,蓝月亮需要倾听市场的真实需求,调整产品策略,同时优化营销策略,提高投入产出比。或许,斥资8.9亿港元建设新大楼、继续发力产品研发,正是蓝月亮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而做出的重要决策。
来源:ITBear科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