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有趣的是,图书馆事先约好了,让我与一群小记者们会见。刚入讲座大厅,二十几个身着红色马甲的小朋友,排着整齐的队伍走了进来,就像一团热流扑面而来。紧接着,一个接一个稚嫩的问题,把热潮燃成了一团团火焰。在我看来,佛山的图书馆,正如广东的天气一样,充满着热腾腾的气氛
长篇小说《风起》出版发行十周年 《下洞庭》已经杀青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
记得十年前的这一天,我从浙江杭州飞去广东佛山,参加佛山图书馆为我的新书《风起》举办的读书会。
这个图书馆的馆长屈义华是我的好朋友,他购买了几百本《风起》,在图书馆码堆,特地挑了这一天为我的新书做首场发布会。
最有趣的是,图书馆事先约好了,让我与一群小记者们会见。刚入讲座大厅,二十几个身着红色马甲的小朋友,排着整齐的队伍走了进来,就像一团热流扑面而来。紧接着,一个接一个稚嫩的问题,把热潮燃成了一团团火焰。在我看来,佛山的图书馆,正如广东的天气一样,充满着热腾腾的气氛。
为这个世界读书日,佛山图书馆的门口装饰着“崇文佛山•全民阅读”醒目的标语,举办了阅读节系列活动。我通过手机查阅到,佛山图书馆与新城文体局推出诵读比赛、音乐互动节目、系列讲座、创作交流会、专题展览等等,每个项目,别开生面,是市民们的文化大餐。阅读节上公布了“2014年度佛山市阅读报告”。《风起》发布会只是这个系列活动的一部分。
我的长篇小说《风起》,历经十年创作完成。东方出版社出版后,我带着新书去杭州,参加当地一个读书会,最早向读者展示了我的第一部小说作品。而专门为这本书举办的发布会,佛山图书馆是第一个。这是我终生难忘的,对我后来的文学创作,有里程碑的意义。这本书多次加印,畅销不衰,起自于此。后来几十次不同类型的读书会,包括湖南省图书馆、长沙市图书馆和好几个大学的读书会,让我有机会直接与读者直接见面交流,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十年以后,我的几位朋友,在长沙又为我举办过一次《风起》读书会,采取的是现场直播方式,现场接受好些读者的提问。因为这本书写到了官场和人生的潜规则,有朋友对《风起》做了以下评说:
“潜规则”是指看不见的、明文没有规定的,约定俗成的,无局限性,却又是广泛认同、实际起作用的。这种人们必须“遵循”的规则,是相对于“元规则” 、“明规则”而言的。《风起》中的潜规则,显然展示了让人如鲠在喉的不良官场的不良风气。小说以丁刚强与许晴晴两个主角人物展开,其中欧阳晋这个人物以及丁刚强借助这个人物走上人生高光时刻后,挑战潜规则等一系列举措,是小说精彩高潮的看点,曲折迷离,情节扑簌,及至男女主人公最终虽惨胜或取得局部进步,但代价与结果和牺牲,却并不是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
情感是人类在与自然界融合中的一种永恒,且具有非常强大推动力量的元素。《风起》对情感以及各种亲情友情的描写,质朴又细腻。让读者随着情感的跳动与平缓,不知不觉就被牵扯其中。很难想象男女主人公因抗争潜规则,适应情感上面的潜规则,但又不让人有违和感,反而绝大数读者随着故事情节的延申,或多或少认同或支持这种情感上的出离。
主人公丁刚强人生的起伏,经历了辞官、经商、升官一系列的常人想都不敢想的故事叙事,是本书最吸引大量读者欲一窥究竟心理的反映,对如何帮助人们以平常心对待生活中的日常,颇有启发。
从这些评论文字看,朋友们是认真读过这本书的。
感谢读者朋友们。十年来,你们还在喜欢《风起》。十年来,《风起》还可以在网络书店、实体书店,甚至是“孔夫子旧书店”能够买到。我不敢说,我的作品能够流传百世,但作为一个作家,能有那么多的人至今还记得我,还记得《风起》,我是很幸福的,是很幸运的。
我还在鼓起勇气继续写。描写洞庭湖移民故事的另一部长篇小说《下洞庭》已经杀青。希望亲爱的读者们,照样喜欢这本不成熟的作品。
来源:毛绒绒和软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