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23日至4月29日,是山东省第44届“爱鸟周”。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指示精神,2025年4月23日,由菏泽市法院、菏泽市林业局、成武县法院、成武县自规局联合举办的“齐鲁青未了.法护百鸟翔”爱鸟护鸟主题活
2025年4月23日至4月29日,是山东省第44届“爱鸟周”。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指示精神,2025年4月23日,由菏泽市法院、菏泽市林业局、成武县法院、成武县自规局联合举办的“齐鲁青未了.法护百鸟翔”爱鸟护鸟主题活动,在成武文亭湖畔启动。此次活动共分为三个部分,联合成立“野生鸟类司法保护宣教基地”、走进“野生鸟类司法保护宣教基地”、探索“野生鸟类司法保护基地”,活动采取线下参观与线上直播的方式开展。


成立基地:府院联动共同谱写
和谐共生的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野生动物是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自然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生存状况同人类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野生鸟类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多样性评估与监测以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指标,对于保障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4月23日下午,“野生鸟类司法保护宣教基地”在成武文亭湖湿地馆前正式揭牌成立。市法院副院长顿文英,市林业局党组成员、市林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温增军,成武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伟出席活动并讲话,活动仪式由成武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秋桦主持,共建单位负责人及部分师生代表参加。
“野生鸟类司法保护宣教基地”旨在搭建一个集生态保护、法治宣教、公众参与于一体的平台,凝聚多方力量,共同守护鸟类的栖息家园。基地的建立标志着司法生态保护事业从“被动修复”转向“主动预防”,从“专业行动”拓展为“全民参与”。不仅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携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是司法机关与行政部门协作联动,守护自然生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走进基地:在野生鸟类保护中
感受生态法治力量

基地成立后,迎来了它的第一批“小客人”——来自成武县郜城第七实验小学的学生,她们跟随法院干警一同走进基地参观。工作人员结合学生们的年龄,从基地的建设到未来的展望、从湿地保护的困境到现状、从日常生活行为到法律规范,将严谨的法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送进学生们的心中。
湿地有什么作用?学习生活中如何保护“蓝天精灵”?基地墙上标识中的“与”字为什么少一横?哪些行为违法法律可能会被法律惩戒?……在一个个互动问题中,学生们沉浸式参与了生态法治宣传。当看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的“螳螂标本”,小学生眼睛突然亮了起来,惊讶道“这就是螳螂啊”!“这两只孔雀有什么区别?你认识这只小鸟吗?你能说出三种不同的小鸟吗?……”在有奖竞答阶段,学生们争抢着回答法院干警抛出的问题,一把把印有普法内容的尺子、一本本鸟类图鉴书籍被小学生“收入囊中”。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们共同的愿景,但如何对待自然,怎样与自然相处,这些都与公民的生态保护意识相关,生态法治教育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今天的生态法治课堂,可谓从“娃娃”抓起,生态法治意识像蒲公英一样轻轻吹进了小学生们的心田。

探索基地:于生态鸟岛秘境处
寻得生态法治方案


荡漾碧波上,闻听百鸟鸣。多样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水资源、充足的水生动植物供给,使得生态鸟岛成为鸟类理想的栖息地,苍鹭、白鹭、灰鹭、红隼等各种鸟类展翅翱翔,更为“闹中取静、留白增绿”的画面增添了几分自然意趣。
是什么原因让这么多鸟儿愿意在生态鸟岛栖息?工作中哪些救助鸟类的故事让人印象深刻?在司法审判过程中又有哪些生动的案例?全市首份野生鸟类司法保护令是什么内容……主持人通过访谈的方式向来自菏泽市法院环资庭的法官潘宜英,菏泽市林业局首席专家、二级研究员王海明,成武法院环资庭的法官周子凯,成武县自规局高级工程师张忠民一一请教,这片位于鲁西南的鸟类栖息地,在直播对话中逐渐揭下神秘面纱。
湿地湖汊纵横、芦苇丛生,漫步文亭湖畔,可观碧波荡漾、可听芦荡禽鸣、可享生态之美。爱鸟不止四月天。菏泽市两级法院将继续乘“府院联动”之东风,多措并举做好新时代绿色审判,为老百姓提供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良好的生态环境。文稿:环资庭编辑:黄帅廷初审:贾振超复核:王华栋
来源:菏泽中院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