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提高教师交通安全宣传能力和针对性,高新交警深入锦州市实验学校学苑校区对学校教师群体开展专项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培训活动,通过案例警示、互动教学、实操演练等形式,提升教师的交通安全意识与教学能力,助力构建“平安校园”。
为提高教师交通安全宣传能力和针对性,高新交警深入锦州市实验学校学苑校区对学校教师群体开展专项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培训活动,通过案例警示、互动教学、实操演练等形式,提升教师的交通安全意识与教学能力,助力构建“平安校园”。
一、培训内容:聚焦教师需求,覆盖多场景安全知识
1、法律法规普及
宣传民警结合《道路交通安全法》,重点讲解教师作为驾驶人(如接送学生、日常通勤)的法律责任,包括酒驾、超速、礼让行人等条款,在培训中强调,教师应成为“交通安全示范者”,以身作则遵守骑行电动自行车需佩戴头盔等规定。
2、校园周边风险防控。
民警通过分析学校周边典型事故案例(如学生闯红灯、家长违停),指导教师如何识别隐患点并引导学生安全通行。
3、学生安全教育技巧。
民警提供“交通安全主题班会”示范课,指导教师通过游戏、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传授“一盔一带”知识。
二、创新形式:互动体验+长效合作
“沉浸式教学”鼓励充分利用“沉浸式交通安全宣教基地”开展交通安全宣传,让学生在认知上和感观上最直接受益,提高学生出行的安全意识。
“警校联动”机制 :高新大队与学苑校区建立交警联络员制度,定期入校回访,协助教师优化交通安全课程设计。
三、社会效应:从教师到家庭的全链条传播。
民警通过教师培训会将学校周边交通状况及接送学生家长存在的个别问题向老师反馈,鼓励教师将存在的问题及时通过家长群转发给家长,及时解决道路交通安全隐患,通过家长群推送警示案例,提升警校家共治水平,共保学生出行平安。
通过教师这一关键纽带,将交通安全知识传递给学生与家庭,形成“教育一个教师,影响全校师生,带动整个社区”的良性循环。高新交警大队将持续深化警校合作,创新宣传模式,为师生出行安全保驾护航。
来源:锦州交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