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时间的指针拨回至2024年5月3日17时17分,一场疾风骤雨开始笼罩海南文昌。再过十分钟,嫦娥六号探测器将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由此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
今年4月24日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
也是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的日子
让我们跟随两位年轻人
重回嫦娥六号探测器发射现场
一起“追火箭”
当时间的指针拨回至2024年5月3日17时17分,一场疾风骤雨开始笼罩海南文昌。再过十分钟,嫦娥六号探测器将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由此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
此刻,全世界屏息以待。现场观看的人群中,两名从太仓远道而来的学生时刻准备着按下相机快门。他们来自国内最早以专业摄影技术持续跟踪记录航天发射的大学生团队,他们有一个共同身份——追火箭的年轻人。
2024年,周子路和季伊辰跟着导师在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开展科研项目,他们分别就读于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专业和航空工程专业。他们所在的西北工业大学“追火箭的年轻人”实践队,先后拍摄国内重大航天任务二十余次,记录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中国空间站三舱段发射等重大航天历史节点。这一次,两人从太仓出发,与团队伙伴们在海南文昌龙楼镇会合。
▲季伊辰(左)、周子路(右)
“2023年,国家航天局官宣嫦娥六号要实施发射的消息,我们一直在关注。经过漫长的等待,我们终于要和它见面了。”去往龙楼镇的路上,周子路和季伊辰难掩兴奋,车辆后备箱里堆放着他们从太仓背来的拍摄火箭发射的专业设备,机会只有一次,每次只有一瞬,出片率极低,因此他们做了很多准备。然而,随着他们一起到来的,还有海南的雨季。
由于不给力的天气延缓了踩点进程,他们并没有找到新的拍摄点位。当晚,实践队的伙伴们聚集起来,对着航拍图,分析火箭发射的弹道,确定拍摄角度,根据此前在文昌的拍摄经验,安排好了相对周全的方案。
发射当天,团队成员兵分几路,周子路和季伊辰最终选择来到淇水湾沙滩,这是观看火箭发射最具氛围感的点位,适合拍摄纪实类照片。但由于此次发射任务的时间恰逢“五一”假期,龙楼镇涌入了数十万名来自全国各地前来观看火箭发射的游客。
阴沉的天气、偏移的机位、拥挤的人群、嘈杂的声音、越来越多举起的雨伞,都是影响出片的因素。几经纠结,周子路还是在“火箭”和“人文风格”中选择了前者,去了沙滩人少的地方。季伊辰想要拍摄游客观看火箭发射的视频,干脆走进了人群。
发射前20分钟,云层越来越低,周子路和季伊辰的心情和天气一样压抑燥热。随着发射时间的临近,雨渐渐大了起来,火箭的身影逐渐模糊。周子路安慰自己:“这片云正从我们头顶飘过,海南就是这样,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很快就会过去的,我相信很快就会过去。”他仍然在努力调整镜头参数。
暴雨还是来了。就当大家猜测发射计划是否会推迟时,倒计时其实并没有停止。通过央视直播的镜头,“10、9、8......”,倒计时如约响起,“5、4、3、2、1,点火!”随着指挥员口令下达,火箭在雨中准时点火。巨大的声音传来,远处的雨幕中,一团黄色的亮光不断上升,直至消失在隆隆巨声中。
长征五号在暴雨中成功发射。之后,探测器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身为西工大学子,此刻,他们的信仰、骄傲和坚持似乎都有了具体出口,永不言弃的航天精神再次被印证,大家都欢呼了起来——渺小的人类颤抖着叩开宇宙沉默的大门,他们无比坚信,星辰奥秘都会在时间的长河里破解。为了这份使命,他们拼尽全力,风雨无阻。
西北工业大学“追火箭的年轻人”实践队
拍摄的部分资料图片
查看拍摄照片,周子路和季伊辰都认为这次拍摄结果没达到预期,他们无奈地笑称:“大概率是翻车了。”
季伊辰说:“尽管留下了遗憾,但也积累了经验,下次来,可能就有更好的想法,有更强的创作动力。我们都热爱火箭,这份热爱不会变。”
周子路认为:“大家都来这里看火箭,过程中肯定都会感受到中国航天事业的蒸蒸日上,甚至有人会种下投身航天事业的种子,这就是中国航天人民性的体现。对于我自己,工作累了,看看火箭,就能提醒自己——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来时的路。”
如今,当越来越多“中国制造”穿梭于云海、遨游于九天,无论是这两位追火箭的年轻人,还是西工大,甚至是太仓,似乎都能感受到一股来自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升力。
西北工业大学作为“国防七子”成员之一,一直是中国航天教育事业的领军者。“今日追火箭,明日造火箭”,是西工大“追火箭的年轻人”实践队的信念。2025年,周子路和季伊辰已经从西工大毕业,包括他们在内的实践队成员,已经有人走上了“造火箭”的相关岗位,投身中国航天事业。
▲太仓航空产业园
▲太仓市航空航天产业展示中心
建设航天强国,大国方略,小城躬行。自2018年太仓与西北工业大学签署战略框架协议以来,陆续发布了太仓航空航天产业行动计划及专项政策。如今,太仓航空航天产业链企业数量已超200家,去年总产值超240亿元。这些年,以“三航”著称的西工大及其长三角研究院带来的科技力量和人才支持,一直是“托举”太仓航空航天事业振翅高飞的动力之一。目前,西工大累计在太实现华易航、三垣航天、云幕智造、瑞弗曼等成果转化企业20家,估值超20亿元。
海上生明月,九天揽星河
我们相信
中国航天对浩瀚苍穹的探索步伐
永不停歇
还将创造更多奇迹
来源:太仓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