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战江湖!乌克兰用二战时期的M114榴弹炮现代化改造后再上战场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4 23:55 2

摘要:乌克兰武装部队的炮兵部队日前展示了一件意想不到的装备:他们最近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段使用牵引式M114A1火炮进行训练的视频。这件武器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的年代相当久远——该武器是在1939年至1941年间研发的,生产于1953年结束。

乌克兰武装部队的炮兵部队日前展示了一件意想不到的装备:他们最近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段使用牵引式M114A1火炮进行训练的视频。这件武器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的年代相当久远——该武器是在1939年至1941年间研发的,生产于1953年结束。

2战美国使用时的照片

早在2022年,葡萄牙就承诺向乌克兰提供一批这种榴弹炮。据报道,在捷克的斡旋下,希腊于2024年又提供了70门。这是该火炮系统首次公开露面。值得注意的是,希腊军队是在1951年从美国接收的这些榴弹炮。上世纪70年代,希腊军队拥有的M114A1榴弹炮数量达到271门,但到2012年全部退役。

按照现代标准,M114A1的口径为常规的155毫米,但炮管相对较短,只有23或24.5倍口径的长度,这使得它的射程仅可达14.6公里。这让人对它在当今战区的生存能力产生了怀疑。相比之下,乌克兰和俄罗斯军队使用的最最古老的火炮之一,即已经严重过时的D-20火炮,射程也可达17.4公里。

一辆位于乌克兰战区受保护射击阵地内的俄罗斯2S5“风信子-S”自行火炮。

此外,M114A1的射速较低,大约每分钟两发,这使得它不适合采用打了就跑的快速机动战术。而且,由于该火炮大多数时间都在FPV无人机的攻击范围内作战,因此还面临着无人机袭击的潜在危险……

因此,考虑将这种榴弹炮部署在预先准备好的射击点挖掘的掩蔽阵地中是有意义的。在乌克兰,双方越来越多地采用从地下隐蔽处开火的做法。就像最近的一个例子,一辆俄罗斯的2S5“风信子-S”自行火炮系统几乎完全埋在地下。

这些准备工作使得即使是射程较短的武器也能从相对安全的地方进行射击。不过,其他问题仍然存在。作为二战时期制造的老式武器系统,能否获得备用炮管和其他维持该榴弹炮作战状态所需的零部件可能会成为一个问题。

尽管如此,也有办法在现代提高M114的性能。由于许多欧洲国家在冷战时期都使用过这种火炮系统,因此有一些成功改造的例子。在上世纪80年代末,丹麦、荷兰和挪威决定联合对他们的M114火炮进行现代化改造,将炮管长度增加到39倍口径,这在当时是一个标准身管长度。

现代化改造后的M114/39倍身管

改造结果是,射程得到了提升:使用常规的M107炮弹时射程为18公里,使用空气动力学性能更好的增程全膛(ERFB)炮弹时射程还可进一步提高到24.6公里,使用底部排气的增程全膛(ERFB-BB)炮弹时射程能到32公里。这使得M114A1变成了更适合现代战争的武器。

然而,对于乌克兰的实际情况来说,这个解决方案并不完美,因为这需要完全更换炮管以及进行所有相关的现代化技术流程。从上面的视频画面来看,乌克兰人并没有对他们的M114A1进行任何明显的升级,而且实际上,他们可能也永远不会这么做。

来源:军迷战情室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