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沿汇聚!重组胶原蛋白未来在“丸美”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4 21:34 2

摘要:重组胶原蛋白赛道,正经历着历史性的变革,而丸美,无疑正在成为赛道重塑的关键力量。五年前,丸美首创“I型+III型+C-Pro扣环”嵌合型重组胶原蛋白,正式宣告“中国重组胶原蛋白研究领先世界”。五年后,作为重组胶原蛋白行业标准“制定者”的丸美,依旧站在行业的前沿

重组胶原蛋白赛道,正经历着历史性的变革,而丸美,无疑正在成为赛道重塑的关键力量。五年前,丸美首创“I型+III型+C-Pro扣环”嵌合型重组胶原蛋白,正式宣告“中国重组胶原蛋白研究领先世界”。五年后,作为重组胶原蛋白行业标准“制定者”的丸美,依旧站在行业的前沿,并开始从引领者的视角,寻找重组胶原蛋白的新未来。近日,丸美生物还获得国际化妆品化学家学会联盟(IFSCC)首个极具分量的“技术创新大奖”。那么,重组胶原蛋白未来究竟在哪里?这个由中国“执牛耳”的成分,还有哪些新的可能?在第五届重组胶原蛋白科学论坛上,丸美不仅系统性地梳理了其在重组胶原蛋白研究领域的“来时路”,还用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与全新单品,给出了这一问题的“丸美”答案。

16000个美妆品牌

竞逐重组胶原蛋白赛道

“从动物胶原到人源化重组胶原,从单胶原到双胶原,从大肠杆菌发酵到毕赤酵母发酵,胶原大厂丸美正在一次一次的用实力颠覆行业。”在论坛的开场,丸美生物董事会主席兼CEO孙怀庆博士无比感慨地表示。将时间回拨至2013年,早在重组胶原蛋白风未起时,丸美就已率先通过翻译暂停技术获得了多种高活性的可溶性功能蛋白,并开始探索重组胶原蛋白的在护肤品领域的创新应用。2020年,当行业内外对重组胶原蛋白仍持质疑与观望态度之时,丸美就率先进入了重组胶原蛋白的2.0时代,创新性地开发出了兼具I型和III型胶原蛋白优点的“嵌合型”重组胶原蛋白,并于次年完成了“全人源胶原蛋白”从实验室到市场量产的过程,以全新大单品丸美“小金针”开启了重组双胶原时代。此后,丸美从未停止创新的脚步。第一届论坛中丸美推出的100%与人体同源、高活性、高稳定的重组双胶原;第二届论坛上,丸美创新验证重组胶原蛋白的三螺旋结构;第三届论坛丸美联合多国院士学者发布《重组胶原蛋白国际院士专家共识》;第四届论坛宣布主导制定《重组可溶性胶原》国家标准、发布丸美重组双胶原蛋白2.0……丸美一步步完成了从“吹哨者”到“标准制定者”的跃迁。现如今,当重组胶原的风愈刮愈烈,据美丽修行大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有1.6万个美妆品牌推出了含重组胶原蛋白的产品,同质化的产品与功效开始显现,市场也开始期待着新的变革。在第五届重组胶原蛋白科学家论坛上,基因工程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丸美重组胶原蛋白首席科学家熊盛教授介绍,目前丸美依旧在探索不同的“双胶原”应用路径,并已经开始在多个领域有了新的突破。青眼在论坛现场了解到,丸美在研究中发现,蛋白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功能分子,几乎均为水溶性,无法适配所有配方与剂型。为解决这一问题,丸美通过将重组双胶原蛋白包裹在反胶束中,形成了独家脂溶性重组胶原蛋白,如此,双胶原便能够在不破坏皮肤屏障的基础上,更容易穿过皮肤角质屏障,提高渗透率,让重组胶原蛋白也可以被应用于油基护肤品中。与此同时,丸美还针对独家双胶原定向开发出了壳聚糖纳米粒装载系统。实验结果证明,搭载这一系统的双胶原已能够对大肠杆菌与皮肤表皮的金黄葡萄球菌均有不错的抑制能力,甚至能够促进伤口愈合。而这,也为丸美进一步提升双胶原透皮效率,为重组双胶原在功能性护肤品乃至医疗器械类产品的拓展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丸美宣布将升级为“重组双胶原extra”,探索除“I型+III型”以外的其他双胶原乃至三胶原的制备方式,打造全皮层抗衰。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论坛上丸美还公布了其在重组功能性蛋白、细胞外基质(ECM)等方面的前沿研究。可以说,当下丸美的技术进阶路径,已然涵盖了基础研究、配方创新、市场化应用等多维重组胶原蛋白创新路径,也为重组胶原蛋白未来的发展给出了新的发展思路。

“小金针”进阶

丸美冲破“胶原天花板”

近几年来,丸美一直在探索重组胶原蛋白迭代的新路径,与此同时,为进一步验证产品功效,丸美还引入了可体外模拟皮肤生态的高仿生革命性技术——皮肤芯片。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研究员、骆华生物创始人苗春光博士介绍,这一技术也被世界经济论坛列为十大新兴技术之一,基于皮肤芯片技术,可更清晰地明确重组胶原蛋白的作用机制。那么,丸美重组胶原蛋白是否真的具有如此优秀的透皮效果?进入皮肤后,是否真的能与体内胶原蛋白相结合?还是仅游离于细胞外基质?在此次论坛现场,苗春光博士也分享了芯片技术的最新检测结果。结果显示,丸美重组胶原蛋白最快2小时可透过真皮层,5天内透过率最高达9.94%。同时,不论皮上还是皮下的方式加入,丸美重组胶原蛋白均可与内源性胶原蛋白相结合,切实证明了可有效直补胶原。在论坛的互动环节,孙怀庆博士还分享了一个小故事:一位经常出差的消费者为找到更好用的次抛类产品,几乎买遍了市面上所有的次抛精华,而当她尝试了一次丸美“小金针”后,这一超级单品便成为她日后行李箱中的唯一次抛产品。这是一个消费者的故事,也是众多消费者使用丸美产品的缩影。事实上,正是在二十余年重组胶原蛋白的深耕,才让丸美构建起了一套超越行业水平的产品质量体系。当然,丸美对新产品、新功效的探索永远没有“天花板”。此次论坛上,丸美再次推出了重组胶原蛋白重磅新品——丸美“小金针”超级面膜。与去年下半年刚刚问市的“胶原小金针”面霜相同的是,此次“小金针”超级面膜的灵感也来自于院线项目,让消费者每天仅用15分钟,就能在家享受院线护肤效果。正如丸美首席科学顾问兼科学家学术委员会主席、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原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主席贝尔纳·穆里埃所言,重组胶原蛋白是肌肤重建的工具,但同时也要采用合适成分与配方与其相配适。青眼在现场了解到,“小金针”超级面膜不仅采用了丸美第二代重组双胶原,能够在直补胶原的同时,促生涵盖表皮层至真皮层所需的十大胶原,还采用了丽珠兰同款院线级涂抹PDRN,为细胞“注”入“强心针”,让皮肤更具活力。与此同时,为帮助消费者对抗暗沉,“小金针”超级面膜还添加了独家抗双氧复配成分、木瓜蛋白酶以及3重氨基酸,让肌肤焕亮无黄气。此外,丸美通过叠加双重超导促渗技术,不仅让“小金针”超级面膜粒径缩小至细胞的1/40,还帮助打开皮肤透皮吸收通道,实现1.42倍渗透。第三方功效检测结果显示,产品使用15分钟后,眼线纹减少27.71%、法令纹减少26.8%、全脸紧致程度增加30.65%,光泽度提升24.57%。至此,丸美胶原家族再次迎来新的超级单品,重组胶原蛋白应用的天花板再次被抬高。

丸美的未来,不止重组胶原

今年3月,丸美受邀参与“第四届IFSCC国际化妆品技术交流日”,并成功斩获“IFSCC-2025年度中国化妆品技术创新奖”,该奖项主要聚焦于技术创新性,所涉技术需在行业具备开创性与前沿引领性。可以说,这一荣誉不仅代表着丸美重组胶原蛋白和产品受到了国际认可,更代表着丸美已具备强大的成分造“芯”能力。“丸美从成立之初,品牌愿景就是为中国美妆造‘芯’,站在今天看未来,我们认为重组胶原的路远不止重组胶原,而是要升维至重组功能蛋白。”谈起丸美重组胶原蛋白的未来,孙怀庆博士信心满满。林影教授也在论坛中提到,作为重组胶原蛋白的升维,重组功能性蛋白市场正在飞速扩张,包括天然纤维蛋白类生物材料、皮肤组织工程等均有重组功能性蛋白的身影。事实上,早在去年,丸美就成为了“全国重组功能蛋白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青眼在现场了解到,目前,丸美已然开始将研发触角延伸至重组功能蛋白之中。

据丸美生物研发总经理郭朝万博士介绍,丸美在研究中发现,细胞外基质(ECM)作为皮肤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细胞组织提供支撑,若皮肤ECM失衡,将会引发包括成纤维细胞老化、合成胶原蛋白减少等诸多问题。也正因为此,丸美开始尝试在人工智能与合成生物技术的支持下,开发皮肤ECM功能结构全要素蛋白,以重塑肌肤年轻的ECM。不过,在ECM功能结构全要素蛋白的打造中,丸美依旧面临着诸多技术挑战,例如,如何找到ECM结构功能蛋白核心区?如何保障ECM结构功能蛋白的稳定且高质量表达?如何使ECM结构功能蛋白呈现出最有效的生物活性?“丸美正在通过自己的技术优势,打造出ECM结构功能蛋白的研发方法论,例如靶向功能的AI序列设计、翻译暂停技术序列优化、中试数据孪生等。”郭朝万博士表示。值得一提的是,据郭朝万博士透露,目前丸美已构建起涵盖生活美容与医疗美容的“双美”战略版图,致力于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且深度融合“生活美容”与“医疗美容”的生态产业链,相关产品规划已延伸至2030年。可以说,丸美正在以重组胶原蛋白行业标准制定者与引领者的身份,展现其在化妆品乃至医疗器械领域的自信与雄心。重组胶原蛋白的未来,也正由以丸美为代表的中国品牌创造。

科学无止境,科学传播亦无止境。5月10日上海,第十一届中国化妆品趋势大会邀您一起做好“科学传播”。现场席位有限,点击此处,即刻抢票!

来源:青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