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植物园苦苣苔科植物“茶系列”新品种——「白毫银针」报春苣苔获国际登录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5 00:34 2

摘要:近日,上海植物园苦苣苔科保育中心最新培育的报春苣苔属新品种——白毫银针(Primulina'Baihao Yinzhen')在国际苦苣苔科植物新品种登录权威认证机构——世界苦苣苔协会(The Gesneriad Society)登录。该品种是上海植物园苦苣苔科

近日,上海植物园苦苣苔科保育中心最新培育的报春苣苔属新品种——白毫银针(Primulina 'Baihao Yinzhen')在国际苦苣苔科植物新品种登录权威认证机构——世界苦苣苔协会(The Gesneriad Society)登录。该品种是上海植物园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中心(GCCC Shanghai)团队育成和登录的第八个新品种。

父母本背景

‘白毫银针’由李氏报春苣苔(Primulina leeii)与寿城报春苣苔(Primulina shouchengensis)杂交选育而成,兼具父母本的精致株型和淡雅花色,更在花型、花期上实现了提升。

李氏报春苣苔原产石灰岩生境,花冠粉红至蓝紫色,花期3~4月,花序1~5条,观赏价值高但野生种群极度濒危。寿城报春苣苔原产广西石灰岩山地崖壁上或山洞中,花冠淡紫色,花期5~6月,花序3~6条,植株矮小、花朵紧凑,是优良的杂交亲本。

白毫银针的惊艳特点

叶片的白色绒毛。肉质的叶片两面白毫密布,在阳光下更呈银白色,故取名为‘白毫银针’报春苣苔。

花朵比叶片还大!花冠直径达5~6cm,超过父母本。继承父母本花色,淡雅(浅粉至淡紫)、花瓣舒展。

植株小巧紧凑,叶片肉质,适合桌面或阳台摆放,是花期超长的迷你莲座仙子!

超长花期+大花量:单朵花期可持续5天,花期2月至4月;花序密集,整个花期30~50条,多时可达80条,开花时几乎覆盖整个植株。

低维护高颜值:适应低光照的散射光环境,适合新手园艺爱好者和阳台党。

养护小贴士

温度:适宜生长温度10-25℃。

光照:喜欢明亮的散射光,避免正午强光直射。

水分:可喷雾增湿,但避免叶面积水。肉质根茎怕积水,夏季控水,冬季5℃以下减少浇水。

土壤:建议使用疏松透气的基质(如泥炭+珍珠岩+轻石),确保排水良好。

施肥:生长期每月施稀释的平衡肥(如N:P:K=1:1:1),花期增施磷钾肥,忌浓肥。

未来,‘白毫银针’报春苣苔还将在

上海植物园北区山地植物馆亮相,

敬请期待!
【苦苣苔科保育团队】秦佳奇

上海植物园苦苣苔科保育负责人,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多年从事温室植物引保种管理及繁殖选育等工作,尤其以苦苣苔科植物为主要收集和研究对象。现主要负责苦苣苔科植物的引种繁育、新优品种育种以及其他研究工作,曾多次举办关于苦苣苔科植物的专题展览和讲座,一直致力于推广苦苣苔科植物;精通国内外苦苣苔科植物的引种栽培技术;2019年与世界苦苣苔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共同建立中国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中心(上海分中心)。2021年加入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苦苣苔专业委员会,任副秘书长。

庞艳苹

上海植物园温室花卉园艺师。本科毕业于西南林业大学,目前主要从事苦苣苔科植物引种保育、栽培养护及杂交育种。参与杂交培育的国际登录品种有苦苣苔科绒桐草属品种‘上植彩虹’(Smithiantha‘SHBG's Rainbow’),报春苣苔属品种‘正山小种’(Primulina‘Lapsang Souchong’),报春苣苔属品种‘仙境爱丽丝’(Primulina‘Wonderland Alice’)等。

王亚娜

上海植物园温室花卉园艺师,绿化三级技工。本科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目前的主要工作为中国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中心(上海分中心)的苦苣苔科植物日常养护管理、保种繁育和杂交授粉等工作。参与培育的国际登录品种有苦苣苔科鲸鱼花属品种‘祁门红茶’(Columnea‘Keemun Black Tea’)和绒桐草属品种‘上植彩虹’(Smithiantha‘SHBG's Rainbow’)等。

屠涵舒

上海植物园温室管理中心及中国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中心(上海分中心)助理工程师,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硕士。目前主要从事苦苣苔科植物资源调查、迁地保育、濒危机制研究以及新品种选育及应用等工作。

入园须知

上海植物园1号门(龙吴路1111号)开放时间为11月~次年4月7:00-17:00,5月~10月7:00-18:00;3号门(百色路940号)、4号门(罗城路151号)开放时间为11月~次年4月6:00-17:00,5月~10月6:00-18:00。残疾车辆统一从1号门进出

游园须知

请广大市民继续保持安全游园距离,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为确保市民游客能拥有安全舒适的游园环境,请大家错峰出行,若达到承载量上限园方将采取相应大客流预案。因室内专类园瞬时承载量有限,游客量高峰时段,谢绝开展聚集类非游园活动。

来园交通

公共交通

【一号门(龙吴路1111号)】

龙吴路百色路站:56、714、720、770、824、956、958、178、上奉专线

【三号门(百色路940号)】

百色路龙川北路站:824、720、973

龙川北路百色路站:810、820、192、824、718、973、957、南南线【四号门(罗城路151号)】

轨道交通3号线石龙路站,出站后过天桥,沿东泉路步行至罗城路。

自驾车

因上海植物园2号门停车场已经拆除,周边停车资源紧张,请市民朋友尽量选择公共交通,绿色出行

来源:酷飒科学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