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光明媚,中山公园正值赏春踏青好时节。游园后,游客张先生步入公园门口的地下通道,“地下通道内部分餐饮门店没有开放,还有一些门店业态老旧,缺乏‘人气’。”
环境需整治,业态待更新,呼唤文化气息——
地下通道,如何兼具“颜值”与“内涵”
春光明媚,中山公园正值赏春踏青好时节。游园后,游客张先生步入公园门口的地下通道,“地下通道内部分餐饮门店没有开放,还有一些门店业态老旧,缺乏‘人气’。”
地下通道,虽在地面之下,却是连接城市空间的重要脉络。有市民游客向党报热线反映,市内一些地下通道环境亟待整治,里面的商业业态也亟待更新。
部分设施损坏,环境不容乐观
“我每天都会经过这个地下通道上下班,里面的灯坏了不少,光线比较差,环境也不是很好。”家住九水东路的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
4月22日下午,记者走进刘女士所说的九水东路东李鞋城门口地下通道,发现棚顶的部分照明灯不亮。该通道内设置了40组灯管,存在灯管缺失或故障的就有18组。此外,地下通道内部分地面、墙面有油污,还有部分墙面上留存了“牛皮癣”小广告清理后的胶渍。因棚顶局部“打补丁”式粉刷,涂料存在色差,进一步拉低了地下通道的“颜值”。
浮山后二小区、浮山后四小区的居民经常需要经辽阳西路富源街路口处的地下通道过街。记者在该地下通道内看到,墙面上贴了一些小广告,原有的宣传栏仍然挂在墙上,但大部分内容缺失。由于照明灯具小,通道内光线较暗。附近居民介绍,地下通道内原有的商铺拆除后,墙面没有及时清理。
在辽阳西路劲松二路路口,进入地下通道的楼梯处有不少垃圾。通道内为瓷砖地面,但由于缺乏清扫,堆积了一层灰尘,还有落叶等垃圾。该通道内设置了多个灭火器箱,但记者打开后,发现里面空空如也。“本来这个地下通道建设标准挺高,但是,日常维护明显不到位,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强管理。”市民李先生说。记者了解到,该地下通道仍归施工单位管理。施工方表示,将与相关部门积极沟通协调,尽快完成移交,同时加大巡查和清洁力度。
辽阳西路劲松二路路口处的地下通道内,地面上堆积了不少污渍和杂物。
市民朱女士反映,延安三路海信立交桥下的地下通道同样存在环境脏乱的问题。记者实地探访发现,该地下通道入口处的阶梯上,有不少塑料袋、废纸、奶茶杯等垃圾。
还有一些地下通道的配建设施存在问题。东宸府小区多名居民反映,小区门口的地下通道连接小区和浮山学校,近段时间电梯无法使用,不方便老人、残障人士等群体过街。4月22日,记者在该地下通道出入口处的电梯上看到一则通知,称此处电梯正在报审年检,暂停使用。“电梯于去年下半年投入使用,上周启动了年检手续,预计年检通过后会开通使用。”中建八局辽阳路项目部工作人员介绍。
业态有待更新,期盼焕发活力
春日的中山公园,迎来不少市民游客观光游览。记者在公园南门处的地下通道内发现,两侧的店铺半数没有开门,营业的店铺主要经营纪念品、零食、饮料等。中午用餐高峰时段,通道内的小吃店几乎没有食客。
“这一排小吃店其实属于同一家,有馄饨、水饺、牛肉面、包子、麻辣烫和凉菜。现在游客比较少,所以干脆关了一半。夏天是旅游旺季,那时候店铺会全部开放。”一家小吃店的经营者介绍。
记者采访数名过街游客,大家普遍认为,地下通道内的餐饮门店环境一般,开放区域小,其他门店销售的多为常见的珍珠、贝壳、玩具等旅游纪念品,对他们吸引力不大。
香港中路徐州路路口的地下通道名为“青岛丽人街”,分布着上百家店铺,业态涵盖美容、服装、餐饮等。记者日前探访时,发现有近三分之一的店铺未开张。青岛丽人街商业管理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介绍,现在丽人街的租金与以前比有所下降,并推出力度很大的优惠政策,希望能把这条地下通道商业街运营好。
燕儿岛路地铁站附近的香港中路地下商城里,通道两侧分布着手机维修、美甲、内衣、家纺等30多家门店。商户老王的发饰店已经开了20多年,“这里曾经人气很旺,可以说‘一铺难求’。地铁开通后,有不少人从地铁站内过街,人流量就减少了。另外,现在大家网购的多了,商城内商户也在另辟蹊径,通过开网店、直播带货等方式增加营业收入。”老王说。
香港中路地下商城内,部分空置商铺正在对外招租。
曾经繁华的地下通道商业街,正经历顾客减少、门庭冷落的“阵痛”。“一方面,地下通道商业街所处的地段非常重要,这关系到客流量;另一方面,地下通道商业街本身经营业态要有特色,如果业态相对陈旧,对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群体就缺乏吸引力;还有,地下通道商业街的购物环境应该不断升级,提升消费体验。”青岛市政协委员、市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副主任李光全认为,小至商品种类,大到经营业态、购物环境,都应当不断调整和完善,如此才能凸显地下通道的商业特色,提升购物体验。
建议:打造城市多功能窗口平台
青岛的地下通道功能不断迭代升级,除了基础的行人过街功能外,部分地下通道已逐渐发展成为与城市地下交通枢纽、商业区、办公区等互连互通的地下综合体。
地下通道建设、改造如何“内外兼修”?在提升人气、升级业态方面,青岛给出了不少“高分答卷”。海底世界地下通道在设计上巧妙融合了游览与过街双重功能,投入使用近一年来获得不少游客“点赞”。“昏暗”“油烟味”“拥挤”,曾是栈桥地下通道带给人们的印象,如今,这里经过改造升级后被打造成了“最美地下通道”——充满科技感的元宇宙娱乐区,通道内不仅有宽敞的休息区,还有岛城风光以及文创产品展示。很多游客不禁驻足,感受科技和文旅融合的魅力。
近年来,国内多地尝试对地下通道进行“美颜”和“爆改”,迅速走红。厦门翔安区洞庭路一处地下通道以动画为主题,结合内部设施设备进行彩绘,成为市民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点;上海市大统路地下通道经过改造升级,不仅实现了功能的全面提升,更摇身一变成为一条充满魅力的“可阅读”文化长廊;长沙市芙蓉广场地下通道完成提质改造后,声光电技术“混搭”城市元素,成为展现城市风貌与文化内涵的重要门户。
地下通道是重要的道路基础设施,也是展示城市品质和文化底蕴的重要窗口。“地下通道除了商业气息,还应彰显地方特色,可通过融入文化元素、邀请市民共同参与改造,增加地下通道的独特性和吸引力。”业内人士认为,地下通道既可以成为城市文化新品牌、公共艺术新空间,也可以成为群众艺术和社会文明的新平台。(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邱正)
青岛日报2025年4月25日7版
来源:青岛日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