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CC丨一季度可转债基金表现亮眼,二季度纯债收益有望改善——债券基金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点评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5 09:15 2

摘要:2025年第一季度债基规模较上年末下降,纯债基金规模收缩,配股基金规模回升。2025年第一季度末,债券基金净值合计10.05万亿元,较上季末减少0.48万亿元,环比下降5%,同比上升8%。

本文作者 | 蔡琦晟 林泓涛 郭再冉 顾怀宇 何帆 鲁政委

债券基金,基金业绩

近期,债券基金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2025年第一季度债基规模较上年末下降,纯债基金规模收缩,配股基金规模回升。2025年第一季度末,债券基金净值合计10.05万亿元,较上季末减少0.48万亿元,环比下降5%,同比上升8%。

从大类资产配置来看,债券基金提升债券和股票配置比例,小幅降低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和银行存款比例。从债券资产配置来看,利率债、信用债占比上升,NCD占比下降。

从久期和杠杆策略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资金面持续偏紧,10年国债收益率出现明显回调,自年初收益率水平最高上行30bp左右,债券基金整体缩久期、降杠杆。

从基金业绩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债券市场出现调整,债券基金整体收益水平下降。可转债基金收益水平最高,达到3.89%;二级债基、一级债基、短期纯债收益率分列第二至第四位,分别录得0.71%、0.27%、0.15%;中长期纯债、增强指数基金和被动指数债基收益率录得负值,分别为-0.19%、-0.30%和-0.33%。

近期,债券基金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本文将对2025年第一季度债券基金的资产配置、交易策略和本季度的业绩表现进行点评。

一、市场走势回顾和展望

1.1 2025年第一季度市场回顾

2025年第一季度,债市逆风开局,曲线熊平。具体来看,在货币政策与资金面方面,在去年12月债市利率快速下行后,市场对宽货币定价充分,今年第一季度,央行阶段性暂停国债买入操作,在2月和3月净回笼资金,大行缺负债现象较为明显,资金面持续偏紧,资金中枢抬升,市场对宽货币的预期收敛,促使债市利率上行。在基本面方面,去年第四季度的政策发力提振今年第一季度经济,第一季度GDP增速录得5.4%,超出市场预期,使得基本面对债市的利多效应减弱。在风险偏好方面,政策呵护和Deepseek等事件的发酵下,第一季度权益市场表现较好,上证指数整体走强,助推债市走弱。3月17日,债市利率触达第一季度高点,1年国债收益率上行至1.59%,10年国债收益率上行至1.90%,随后央行开始呈现净投放资金的迹象,态度边际缓和,债市利率触顶回落。

1.2 2025年第二季度市场展望

关税冲击的背景下,第二季度增量宏观政策可能出台。近年来债市利率在第二季度至第三季度初容易下行至阶段性低点,2020年1-7月,债市的低点出现在4月;2021年、2023年、2024年1-7月,债市的低点均出现在7月。当前银行净息差压力较大,第二季度是政府债发行高峰,降准或先于降息落地,降准后1个月、2个月债市利率下行的概率较大,2019年以来降准后1个月、2个月后10年国债收益率较降准当日的10年国债收益率下行的概率为75%、75%。第二季度至7月,债市大方向偏强,利率的阶段性低点可能出现,未降息条件下,10年国债的阶段性低点或落于1.55%-1.60%,债市利率进一步向下有效突破1.55%大概率需要降息打开空间。同时,当前对冲贸易战的财政政策力度未知,若超预期债市可能面临阶段性反弹,但反弹高度可能无法至前高。

债券大类中,利率债中7年国开债、5年和10年的口行债与农发债具备相对价值。期限策略方面,央行阶段性暂停国债买入后,短端国债的需求回落,当前资金价格仍高于短端利率,债市短端仍处于负carry,机构市场化配置短端国债的需求不大,曲线走陡右侧机会需等待央行降准或资金中枢下降的信号。

二、债券基金的整体规模变化

2025年第一季度债基规模较上年末下降,纯债基金规模收缩,配股基金规模回升。2025年第一季度末,债券基金净值合计10.05万亿元,较上季末减少0.48万亿元,环比下降5%,同比上升8%。2025年第一季度末,债券基金的规模由大到小依次为中长期纯债基金、被动指数债基、短期纯债基金、二级债基、一级债基、可转换债基,规模分别为62088亿元、12382亿元、9806亿元、7878亿元、7755亿元、523亿元,较上季末分别变动-3573亿元、-930亿元、-1852亿元、943亿元、387亿元、40亿元。

三、债券基金的资产配置情况

3.1 大类资产配置

债券基金提升债券和股票配置比例,小幅降低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和银行存款比例。从债券基金整体的大类资产配置来看,2025年3月末,债券基金持有的债券、股票、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和银行存款的占比分别为96.18%、0.12%、1.03%、1.24%、1.02%和0.42%。和2024年12月末相比,债券占比提高0.45个百分点,股票占比提高0.21个百分点,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和银行存款分别下降0.32个百分点和0.29个百分点。

3.2 债券品种配置

债券基金的债券配置中,利率债、信用债占比上升,NCD占比下降。从债券基金的券种配置种来看,2025年3月末,债券基金的债券持仓中,利率债(包括国债和金融债,下同)、信用债(包括企业债、短融和中票,下同)、NCD、可转债和ABS的规模分别为73420亿元、32052亿元、3182亿元、2495亿元和259亿元,占比分别为64.74 %、28.26 %、2.81 %、2.20%和0.23%。相较于2024年12月末,利率债的占比上升0.40个百分点,信用债的占比上升0.22个百分点,NCD的占比下降0.64个百分点。

中长期债基、短期债基持仓中利率债占比下降,信用债占比上升。从各类债基的券种配置来看,第一季度中长期债基的规模出现收缩,债券配置的总规模减少,债券配置中利率债占比下降、信用债相对上升;短债基金规模连续第三个季度下降,债券配置中利率债占比下降、信用债占比上升。

四、债券基金的久期和杠杆

2025年第一季度,债券基金缩久期、降杠杆。2025年第一季度,继2024年末10年国债收益率的快速下行之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出现回调,自年初的1.60%附近最高回升至1.90%附近,季末收于1.80%附近。从久期和杠杆策略来看,债券基金整体缩久期、降杠杆。

债券基金普遍缩短久期。从各类债券基金的前五大重仓债券加权平均剩余期限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末,债基久期由高到低依次为中长期债基、二级债基、一级债基、被动指数债基和短债基金,分别为2.97年、2.89年、2.87年、2.22年和0.97年;与2024年末相比,中长期债基、二级债基、一级债基、被动指数债基和短债基金的久期分别缩短0.13年、0.56年、0.41年、0.09年和0.13年。

债券基金多数降杠杆。根据资管新规,开放式公募产品的杠杆率(总资产/净资产)不得超过140%。2025年第一季度末,债基杠杆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中长期债基、可转换债基、一级债基、二级债基、短期纯债基金、和被动指数债基,杠杆率分别为118%、115%、113%、112%、112%和112%;与2024年末相比,中长期债基、可转换债基、一级债基、二级债基、短期纯债基金的杠杆率分别下降0.60个百分点、3.03个百分点、3.42个百分点、2.04个百分点、1.97个百分点,被动指数债基的杠杆率上升0.31个百分点。

五、各类债券基金业绩情况

受债市回调影响,2025第一季度债券基金收益回落,可转债基金收益领先其他债基。2025年第一季度,债券市场整体回落,债券基金整体收益水平下降。可转债基金收益水平最高,达到3.89%;二级债基、一级债基、短期纯债收益率分列第二至第四位,分别录得0.71%、0.27%、0.15%;中长期纯债、增强指数基金和被动指数债基收益率录得负值,分别为-0.19%、-0.30%和-0.33%。

收益极值方面,第一季度二级债基最高收益领先且收益极值差最大,最大收益与最小收益分别为10.43%和-2.49%,最大差值达到12.92%;短债基金收益波动较小,最大收益与最小收益之差为2.56%。

风险方面,短期纯债型基金的平均回撤最小,可转债基金的平均回撤最大。我们统计了各类基金过去一年的最大回撤值,平均回撤最小的为短期纯债型基金,最大回撤为0.43%;被动指数型债基、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增强指数型债基和一级债基平均最大回撤分别为1.00%、1.01%、1.53%和1.70%,最大回撤值皆较上季度有所提高。二级债基平均最大回撤延续收窄,录得3.76%;可转债基金平均回撤亦有所收窄,过去一年平均回撤为13.98%。

本文作者:

来源:鲁政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