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邀你,一起“笃实论道”!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5 14:04 2

摘要:清华大学药学院副教授。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微电子系,硕士和博士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系,并于博德研究所、斯坦利精神疾病中心完成博士后研究。他致力于开发和拓展基因组医学技术,以推动神经退行性病变的新药靶点发现和精确诊疗。

“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

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

“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

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

清华大学在学校自主科研计划中

设立笃实专项

专门支持

数理化天地生等基础学科

青年教师心无旁骛潜心基础研究

建校114周年之际

我们为大家带来

清华大学笃实论道系列学术报告

4月27日14:00

将在清华大学微信视频号、微博

抖音号、快手号

哔哩哔哩等校级新媒体平台

进行线上直播

活动聚焦生命医药科学

量子科技、物质与交叉科学

三大前沿领域

9位来自不同学科的青年学者

他们中既有深耕基因组医学的探索者

也有在量子计算领域开疆拓土的攻坚者

更有致力于碳中和与人类健康的破局者

将以深入浅出的分享

带大家领略基础研究的魅力

让我们共同期待

这场跨越学科边界的思想盛宴

第一场 生命医药科学

主题报告一:染色质凝聚体与细胞稳态——基因表达的稳定调节机制

演讲嘉宾:李寅青

清华大学药学院副教授。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微电子系,硕士和博士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系,并于博德研究所、斯坦利精神疾病中心完成博士后研究。他致力于开发和拓展基因组医学技术,以推动神经退行性病变的新药靶点发现和精确诊疗。

主题报告二:激素与健康和疾病

演讲嘉宾:王一国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糖脂代谢稳态的激素调控及相关疾病,发现并命名了多个代谢调控激素,成果发表于Cell,Nature等。

主题报告三:细胞疗法对慢性疾病的治愈潜力——医学范式的转变

演讲嘉宾:彭敏

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临床医学学士,北京协和医学院免疫学博士。长期从事免疫细胞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致力于通过细胞疗法治愈人类常见疾病。曾获得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

第二场 量子科技

主题报告一:面向量子,面向AI,面向量子AI

演讲嘉宾:邓东灵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副教授。2007年获南开大学物理、数学双学士学位,2015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密西根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量子人工智能,在NaturePRL/PRX等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主题报告二:基于冷原子平台的量子调控和量子计算

演讲嘉宾:陈文兰

清华大学物理系副教授。2014年博士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之后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基于冷原子的量子计算和量子调控的实验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Nature Physics等。曾获“福布斯中国科技女性”称号,并担任PRX Quantum编委。

主题报告三:原子阵列量子平台上的理论物理和量子计算

演讲嘉宾:顾颖飞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2017年博士毕业于斯坦福大学,之后前往哈佛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曾获达摩院青橙奖。主要研究兴趣是量子信息视角下的理论物理。

第三场 物质与交叉科学

主题报告一:宏观系统中的量子态制备——薛定谔的胖猫

演讲嘉宾:刘永椿

清华大学物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量子光学与量子精密测量,获亚太物理学会联合会-亚太理论物理中心“杨振宁奖”、国际电磁科学院PIERS青年科学家奖、中国光学学会饶毓泰基础光学奖、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等。

主题报告二:分子电影——在原子水平拍摄化学反应

演讲嘉宾:杨杰

清华大学化学系副教授。获达摩院青橙奖,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区榜单。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两项。致力于通过发展最前沿的科学仪器与实验方法学,促进人们对非平衡态分子动力学的深层次理解。

主题报告三: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

演讲嘉宾:同丹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副教授。长期从事气候与环境协同治理的研究,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区榜单,获达摩院青橙奖等荣誉。

线上直播

本次活动将通过清华大学校级新媒体平台同步直播,欢迎大家收看!

清华大学微信视频号

清华大学微博

清华大学抖音号

清华大学快手号

清华大学哔哩哔哩

笃实专项坚持聚焦基础、突出刚需、以人为本、精准资助的原则。坚持聚焦基础,实现基础学科院系全覆盖;坚持突出刚需,重点考虑个人经费需求情况,保障基本运转和刚性需求;坚持以人为本,“支持人而不是支持项目”,并赋予老师立项选题、经费使用等方面充分的自主权;坚持精准资助,成立科研院、学科办、人事处、财务处协同工作组,与二级单位一对一访谈调研,实现对青年教师的一人一策、按需精准支持。

笃实专项的实施,让老师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前瞻性、挑战性、高价值研究,对他们个人的基础学术研究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大力推动了原创性和颠覆性的科技创新

“笃实”来自清华校歌歌词

“学问笃实生光辉”

所承载的学术追求

在笃实专项中得到了生动诠释

“笃实”不仅是

对“板凳甘坐十年冷”科研精神的传承

更是对“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理念的践行

让更多青年科学家

在基础研究的无人区开拓创新

让清华成为孕育科学突破的思想摇篮

往期精选

喜欢清华,请点👍↗️❤️

来源:清华大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