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床困难?身体亚健康,浑身僵硬板结,或者酸痛、气瘀?身边人际不顺畅,总有看不惯、处不来的人和事?明知自己状态不对,却不知道出错在哪里?就算清楚不该有某个想法或情绪,行动却跟不上认知,还是做了最坏的选择,让自己更被动性?就算行动上尝试调整想法和情绪,可是很压抑,扳起来很难受,还常觉得很委屈?摘要:早上起床困难?身体亚健康,浑身僵硬板结,或者酸痛、气瘀?身边人际不顺畅,总有看不惯、处不来的人和事?明知自己状态不对,却不知道出错在哪里?就算清楚不该有某个想法或情绪,行动却跟不上认知,还是做了最坏的选择,让自己更被动性?就算行动上尝试调整想法和情绪,可是很压
以上瞬间常伴我们每个人左右;数字森林的现代生活更加重了这些症状。
而你是否想过,正念呼吸可以帮我们快速调整这些痼疾?
以下分3部分总结我2个月来亲证的正念呼吸之奇妙。
一,正念呼吸,舒畅身心
今年在别院首次体验了正念呼吸七式。
接触第一反应是,这跟我过去练的瑜伽有什么区别?我过去练瑜伽从来没有超过半年的,从未体会过受益;当然,有氧运动更是始终让我畏惧,跑步跳操样样跟不上。好几个教练说我需要先学会呼吸,我也尝试腹式呼吸,但总是感到憋气,几分钟后就自动转回自然呼吸了。
没想到这次是学禅而来,学禅第一项是正念呼吸,而我从此对正念呼吸越用越上瘾。
1,用呼吸关联生命当下
与普通腹式呼吸练习不同,音频引导中加入了正念的心法,心就能安住在呼吸上,不跑脱。
而且,骶尾处发力的核心要领,提升了我对呼吸掌控的意乐。
同时,随呼吸专注、觉知身体每一部分,清楚它和身体是一体的,清楚它的痛或冷,也感知到生命缘聚而生的真实性。
对任何当下的感受,痛也好,舒展也罢,都不抗拒,也就在接纳中增进了探索的深度;随一呼一吸的推进,逐渐发觉生命内在的无限性。
2,感觉身体的轮廓
在正念中才发现,很多做不到位的动作,其实是因为身体的陈年僵冷。
在每一呼每一吸的触碰中逐渐明白:那些陈年的硬筋,如同捆绑自己的老绳,身体被捆的硬邦邦的。血运过不去,逐渐形成了很多死角。而这些死角常年缺血缺氧,冰冷僵硬。这样的地方多了,整个身体像冰山。
逐渐的,身体随惯常的活动,习惯的姿势,只保持了某个部分的鲜活;很多死角,就总是关注不到。于是那些死角,常出现疼痛、麻木,甚至功能问题。而某些轻微的功能问题,又被代偿的姿势蒙骗过去。经年之后,身体保持在代偿的姿势甚至轮廓里,但其实很多地方不通,整个人并不舒服。
在正念呼吸中,逐渐感知到这具身体的轮廓:居然有一半暖一半寒,如同一半阳一半阴。而阴的那一边,居然有很多地方是呼吸达不到的。就像在阳光下透照身体,只照出2/3的影子,有1/3的轮廓跟身体外形不一致,很多僵死的局部,早就是身体不协调的存在,他们疼了那么久,以代偿的姿势运行了那么久,我到现在才注意到。
3,松解陈年的硬筋
正念呼吸的第一步,就是松解这具陈年僵冷的身体。
首先,那些以脊柱为轴,上臂带动身体的转动,那些内吸外呼间推拉的大腿,都像是在摇晃中松动板结的身体。那些陈年的硬筋松解之下,身体活动性增进了,筋膜的弹性增进了,身体逐渐的舒展开。
当然,这些身体动作和呼吸不能分开,否则就像我原来在健身房做的那些不太有用的运动:要么硬掰身体,又疼又容易受伤;要么糊弄过去,不做到位,效果不明显。
而跟着呼吸的松解、拉伸,意识跟着走,身体随时觉知随时调整;气血跟着走,随处改变冷硬,给身体更多保护。
4,拉开关闭的死区
随着对呼吸的专注、觉知,可以感受到身体内呼吸走到了哪里;也常常会发现一些呼吸走不到的死区。
那些走不到的那些细微角落,因呼吸滞留,意识被拉到那里,才发现那块地方是冰冷的,是身体的一部分,但实际从来没有跟身体在一起。
随着呼吸在这里专注,首先感受到那一处角落附近肌肉的紧绷,可能还有隔膜的黏连。
用专注觉知的呼吸去到达那里,同时观想联通宇宙无限的存在,逐渐穿透那些紧绷的酸痛;常常,那一部分会在某个紧绷的高点忽然放松下来,一些气自然的流动起了,随着这些流动像是推开了身体某个角落被封死的门,一些压抑许久的浊气被释放出来,那些角落重新和身体流通起来,成为身体的一部分,但更通畅。
同样,用呼吸扫描每一块身体,不管是局部死区还是整个身体,都有如同被压瘪的沙发靠垫被整理的状况:你朝着正确的方向,用力向外拉,然后让它自动回缩,一些扭曲错位的姿势被纠正了;你再放下力道,让它自己在那里调整、充盈,它自己回回到饱满的状态。当然,在这过程中专注于呼吸,却也观想无限的境界,想象身体各处随呼吸一同张开细胞,愿意对宇宙开放,愿意成为宇宙气场的一部分。当身体真的和宇宙气场相连通,便没有任何阻隔,身体会有无限延长的拉伸感。
5,暖起来、嗨起来。
随着呼吸带动的气体流动起来,血液也开始运转到一些好久不能到达的死角。过血的身体,才真正是暖起来了。是平时晒多少太阳、熏多少艾灸都比不上的,内在的温暖感。
这样逐渐养成了深度呼吸的习惯,冷的时候,深深呼吸,全身就会暖和起来。
而暖和的身体,身体局部的冰凉、酸痛都减少了。
当然,全身也更加灵活柔韧紧实。有人说自己似乎回到了小时候,飞檐走壁。有人不经意间腿就双盘上去了。
6,自动上瘾
因为训练始终跟随这呼吸和觉知,所以每个人很容易自己掌握自己身体的极限,不像其他体育项目那样消耗大、缺氧受伤;而且每次正念呼吸训练只有半小时,大家也容易坚持,而大家的收获却普遍显著、持久。因此几乎所有体验过的人都自动留了下来,大家自发结成了团练打卡的小组。
这样还顺带解决了我一个早上起不来床的难题。一方面是大家公认练完后浑身神清气爽,是一天工作生活最好的准备,所以纷纷约在早上团练——我曾惊异的发现:即使某一天很晚才睡,第二天早上练完后还是不需咖啡也头脑清醒、能量充足的一天。另一方面是小伙伴们以彼此帮助的心互相鼎力,常常,想着自己起床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陪伴更多人持续受益于这种公益赋能的活动,就总能爬起来。逐渐的,迎接了这个春天每个早上的朝阳;也更加理解中医所讲的:一日之计在于晨的能量场。
二,禅心为本、身安道隆
1,正念的3个层面
正念呼吸七式,是在老师亲自指导下,将禅的用心化入生活身心的项目。它之所以有如此广泛的效果,关键在于心法中对禅修的三个层次的引导。
首先是选择所缘,以此训练专注和觉察。
其次安住觉知,将此带入每个当下,这是修行的重点所在。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包含能和所两方面。能是心理,所是对象。我们面对任何对象,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所以我们不仅要觉察对象,还要觉察各种心理,看看心进入了什么状态。包括禅修中产生的各种觉受,我们贪著了没有?排斥了没有?都要清清楚楚。
第三,当专注和觉察训练到一定程度,感觉心过于紧绷时,可以做一些放下的调试。没有任何目标,没有任何设定,心彻底地放下一切。但这种放下不是不知不觉,而是对周边一切和身心活动保持全然的觉知。用佛陀的话,心如明镜,仿佛一面巨大的镜子,可以朗照万物,但没有任何粘著,不会喜欢,也不会讨厌。当我们学会什么都不做的时候,就能直接体会这个赤裸的、没有包装过的心。
在实操中,我们可以把三个层次结合起来,以前两步为基础,适当地修习第三种。觉得力量不足时,再回到前两步去训练。尘垢被剥到一定时候,又可以接着修第三种。最后就有能力彻底地放松,放空,放下,体会到虚空般的心。
2,呼吸里感知的生命存在:我执的消除
学过《百法明门论》和《三十七道品》之后,再来做呼吸七式,就更能在每一呼每一吸种体悟禅的精妙。那些身体的感受,是遍行心所的运行。每一“触”一“受”都可以导向“爱”“取”的贪着,也可以在“触”“受”的当下保持观照,不迎、不拒、不随,不被念头和念头的影像带跑。
这样,一呼一吸之间,我们感知到当下生命的缘起缘散;也更能穿越影像和念头,保持在生命的本来面目。所以,呼吸之间,我们容易穿透身体,不被疼痛束缚,伸展生命的本来面目。而在这伸展中一回头,身体居然真的被拉开了。这样彼此增进信心,观想和训练彼此成就增上。
3,用呼吸接通我和世界:法执的消除
同样,带着《三十七道品》中“身受心法”的观修,观察自己和这世界的关系,不过悬于这一呼一吸之间。世界的种种存在,都在于这一呼一吸之中的心境。一息不来,便是悠悠来生。而一息的美好里,映照着山川的奔涌、朝阳的绚烂,身姿的轻盈,转依的力量升起:所修的慈心的种子,纷纷发芽,长大,在这一呼一吸中导入这世界,阳光处处充盈,那些曾经在身上郁结成冰的怨气,对人对事的各种对立,都被照见照破,所谓“心朗照无住,不以万法为侣”。
三,俱身认知心理学:身暖是好生活的底气
再来从心理学视角理解一下这些奇妙的改变:
心理咨询的老师们都知道一个规律:
当一个人身体很冷的时候,她的意识不够集中,你跟她说什么她很难领悟;她自己想调整自己也是很难做到的。
《具身认知》([德]露特·E.施瓦茨&弗里德黑尔姆·施, 2023)解释了这一原因:
认知过程不仅仅依赖于大脑,而是通过身体与环境的动态互动实现的。在这过程中,本质是“身体-神经-认知”三重互动:
1,身体状态(如放松/紧张)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副交感/交感)传递信号;
2,神经调节改变大脑的信息处理模式;
3,认知表现随之调整(如压力下窄化注意,放松下发散思维)。
所以,对于一些病态思维、意识僵化的来访,他们的身心可能已经冰冻太久了。你让她去听慈经,她都没办法观想出自我关爱、自我照耀的效果。
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会建议她去做一些身体运动。
身体暖起来,神经对大脑信号的处理才起效,而此时,认知才真正运转起来。
我过去常觉得通过运动“让身体暖起来”说着容易,但是怎么找到更普遍使用,且最好成本最低的方法呢?
正念呼吸,让我切实体会到了可行性。
更从没想到禅修可以细化到这种程度。完全出自慈悲济世的情怀设计的正念呼吸七式训练,不需花一分钱,教我们每个人先学会变成自己的光源。当身体适应了温暖的气氛之后,再带领我们用禅的境界重新审视、调整观念。
将正念呼吸七式推荐给大家:
大家都可以用呼吸的方式审视自己,才能知道自己身体的真实状态。是暖还是冷,是灵活还是僵硬。也在这种审视中做深度自我关怀,更加紧密的和自己在一起。
同时,从温暖身体开始,才有温度和力量调试思维。
当然,身边聚集了同心同德的好朋友,共同感知、温暖、调试自己;也一起调整和世界相处的方式,学会温暖、回照这个世界!
心始终是生活万花筒的核心;通过暖身,让神经活动起来,心理丰富起来,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就更厚实、精彩!
来源:金鱼涂涂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