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直截了当地说,英国和它的盟友得赶紧动手,在中国变成全球科技老大之前,把这个“麻烦”给解决了。这话一出,立马在国际上炸开了锅,大家都在议论:这到底是咋回事?
2023年,英国国家网络安全中心(NCSC)的头儿林迪·卡梅伦在贝尔法斯特的CYBERUK年会上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她直截了当地说,英国和它的盟友得赶紧动手,在中国变成全球科技老大之前,把这个“麻烦”给解决了。这话一出,立马在国际上炸开了锅,大家都在议论:这到底是咋回事?
这事儿得从CYBERUK 2023年会说起。这是个全球网络安全圈的大聚会,来的都是业内顶尖人物。林迪·卡梅伦作为NCSC的首席执行官,上台发表了欢迎演讲。
她先是聊了聊北爱尔兰的和平进程,说自己是“德里女孩”,挺骄傲家乡这些年的变化,还提到《好星期五协议》25周年给当地带来的经济红利。
比如,北爱尔兰计划到2030年搞出5000个网络安全岗位,能给经济贡献4.37亿英镑。这听着挺正能量,大家都觉得她这是要聊点振奋人心的事儿。
可话锋一转,她开始聊全球网络安全的挑战。先是表扬了NCSC在帮乌克兰挡俄罗斯网络攻击上的成绩,说他们跟外交部和盟友一块儿干活,帮乌克兰建了个结实的网络防线。
然后她又提醒大家,很多网络攻击其实没那么高大上,就是因为一些小疏忽,比如小公司没做好基本防护。她还推了推NCSC的“网络基础”计划,说用这套简单措施的公司,网络保险索赔能少80%。这听着都挺实在,没啥毛病。
但接下来,她话头一拐,直接点了中国的名。她说:“中国想要的不是跟西方的平等,而是全球科技霸权。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这话说得太直白了,把中国比成了个“麻烦”,还说得在它变成头号强国前解决掉。会场里安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大家赶紧掏出笔记本记下来。
她提到中国在人工智能、5G、量子计算这些领域的进展,说这些技术可能会彻底改变全球经济和安全格局。她还强调了“安全设计”的重要性,说得从技术开发一开始就得把安全放进去,不然以后数字世界会漏洞百出。
演讲结束,掌声是响了,但争议也跟着来了。英国媒体有的夸她敢说真话,有的担心她这话太冲,会把中英关系搞僵。
林迪·卡梅伦为啥敢这么说?
林迪·卡梅伦出生在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家里背景跟和平和解有关,她爸是科里米拉社区和平中心的创始人,这让她从小就对国际事务和冲突解决有点感觉。
她在牛津大学读了现代历史,又去美国塔夫茨大学学了国际关系,后来还进过麦肯锡干管理咨询,攒了不少战略分析的经验。
1998年,她跳槽到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开始干公共服务。她先在尼日利亚、越南、巴尔干这些地方做发展顾问,后来在伊拉克战争后管过援助项目,再后来在阿富汗负责战后重建。她在这些高风险地方干得风生水起,2004年还拿了个大英帝国官佐勋章(OBE)。
之后她又在内阁办公室搞非洲政策,在外交部管阿富汗赫尔曼德省的重建,后来还管过中东事务,应对“阿拉伯之春”那会儿的乱局。到2019年,她回了北爱尔兰当事务办公室总干事,处理脱欧和和平协议的事儿。
2020年,她被任命为NCSC的首席执行官,开始管英国的网络安全。这活儿可不轻松,勒索软件、国家支持的网络攻击啥的都得她操心。她上任后推了不少实用措施,比如“网络基础”计划,还跟美国、加拿大这些盟友搞情报共享。
2021年她在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说勒索软件是英国网络安全的头号威胁,2022年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又呼吁全球一起对付网络犯罪。她干得挺有声色,到2020年还拿了个大英帝国伴侣勋章(CB)。
2024年,她又换了新岗位,成了英国驻印度高级专员,是这职位上第一个女的。这时候正赶上英印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关键期,她的网络安全背景和外交经验都派上了用场。
从她这履历看,她不是那种随便乱说话的人,她敢在CYBERUK上这么直白,肯定是有底气,也是有背景支持的。
卡梅伦这话听着刺耳,但背后有她的逻辑。她在演讲里提到,中国在AI、5G、量子计算这些领域的突破让西方坐不住了。AI就不说了,现在到处都在用,从自动驾驶到医疗诊断,中国在这块的专利数和应用场景都不少。
5G更是中国的强项,华为的设备全球铺开,性价比高技术又领先,西方国家早就开始警惕了。量子计算虽然还在早期,但中国在这块的投入和进展也让不少人捏了把汗。
她这话其实反映了西方的普遍焦虑。过去几十年,西方一直是科技老大,但现在中国追得太猛,尤其是在这些可能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上。
卡梅伦说的“全球科技霸权”,意思是中国不光想跟西方平起平坐,而是要超过他们,掌握主导权。这对英国这种靠科技和国际影响力吃饭的国家来说,是个实打实的威胁。
再加上地缘政治的因素。英国跟美国是铁杆盟友,美国这几年对中国的态度大家都知道,从贸易战到科技制裁,步步紧逼。英国脱欧后也得抱紧美国大腿,跟盟友步调一致。
卡梅伦这话,虽然听着像是她个人的强硬表态,但很可能跟英国政府的整体战略挂钩。她还提到要跟盟友共享情报、一起应对,摆明了是要拉帮结派,把中国当成共同的“麻烦”来处理。
过去几年,中国在科技上的投入是真不少。5G基建全球领先,中关村这些科技园区里全是加班研发的工程师,国产芯片也在加速搞。
2023年秋天,中国还跟东盟国家签了5G和智能城市的合作协议,技术影响力往外扩得挺快。这都是实打实的动作,表明中国面对质疑不光是嘴上反驳,也在用实力说话。
中国这边一直强调合作共赢,比如“一带一路”里就有不少科技项目跟沿线国家共享。但西方这边,尤其是英国和美国,明显更倾向于竞争和防范。
这背后的逻辑也很简单:科技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它还牵扯经济、安全甚至军事力量的平衡。卡梅伦把中国叫“麻烦”,本质上是这种博弈的缩影。
卡梅伦演讲完,英国和它的盟友也没闲着。2023年下半年,英国政府加了网络安全预算,重点投在AI和量子计算上。NCSC还推了个针对中小企业的培训计划,把卡梅伦说的“网络基础”措施铺开,效果还不错,企业被攻击的风险确实降了。
国际上,美国、澳大利亚这些国家跟英国的合作也更紧了。五眼联盟的情报共享机制跑得更勤,盯着中国在5G和AI上的动静。
这些动作都跟卡梅伦演讲里的思路对得上:一方面自己得把技术搞扎实,另一方面得跟盟友抱团,把中国的科技优势压下去。
但这招也不是没风险。跟中国对着干,经济上难免受影响。中英贸易这些年挺活跃,英国企业在中国市场赚了不少钱。要是关系真搞僵了,英国自己也得掂量掂量值不值。
卡梅伦这场演讲的影响没那么快消散。2023年12月,NCSC宣布她2024年初要离职,转去做外交工作。2024年4月,她正式当上英国驻印度高级专员,开始管英印关系。
她在印度干得也不含糊。2024年11月,她跑去安得拉邦跟当地首席部长聊深度技术和绿色能源合作,还说英印在网络安全上得一块儿努力。
这时候英印自由贸易协定还在谈,她的网络安全经验正好能帮上忙。她在印度这角色,虽然跟CYBERUK演讲不直接相关,但也能看出她把科技和外交结合起来的思路。
全球这边,科技竞争的调调没变。2023年美国继续加码对华科技限制,英国和盟友也跟着调整策略。中国则一边搞自主创新,一边推国际合作,平衡得还算可以。这场博弈短时间不会有啥定论,但卡梅伦那句“解决掉这个麻烦”已经把大家的神经绷紧了。
来源:裂谷长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