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万公里零事故!青岛这位“沙盘教练”背后有套“道路兵法”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5 14:37 2

摘要:一位手握方向盘32年的老司机,以80余万公里“零违章、零事故、零投诉”的骄人记录,在十米车厢内书写着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传奇。然而,他并未止步于个人成就,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领域。随着“田世生创新劳模工作室”的成立,他化身“交通场景设计师”,开创了独特的“沙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25日讯 一位手握方向盘32年的老司机,以80余万公里“零违章、零事故、零投诉”的骄人记录,在十米车厢内书写着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传奇。然而,他并未止步于个人成就,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领域。随着“田世生创新劳模工作室”的成立,他化身“交通场景设计师”,开创了独特的“沙盘论道”交流模式,将安全驾驶的经验与智慧传递给更多同行,让劳模精神在十米车厢外绽放新的光芒。

他就是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市南巴士一分公司的“安全掌舵人”——田世生。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观海新闻记者带您走近这位老司机,探寻背后的故事。

匠心深耕:80万公里的安全坚守

田世生是市南巴士第一分公司1路线的“老司机”,也是同事们眼中的“安全标杆”。多年来,他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精湛的驾驶技术,确保每一趟行程的安全与平稳。无论是高峰时段的拥堵路段,还是雨雪天气的复杂路况,他都能从容应对,累计安全行驶里程超过8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0圈,却始终保持“零违章、零事故、零投诉”的纪录,曾获得“山东省交通运输系统先进个人”“山东省诚信服务标兵”等荣誉称号。

田世生劳模创新工作室

“方向盘虽小,却承载着千万家庭的幸福。”这是田世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他看来,安全驾驶不仅是个人的职责,更是一份对乘客、对社会的承诺。正是这份执着,让他不断思考:如何让更多驾驶员掌握复杂路况的应对技巧?如何让安全理念真正深入人心?

2022年6月,为鼓励田世生将安全行车技术全面提升推广,市南巴士公司为其打造了“田世生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室成立之际,田世生表示要充分发挥劳模工作室的创新特性和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在技术和服务上立标树杆、创新创效。

创新破题:巧制沙盘,让安全教学“活”起来

传统的安全培训多以理论讲解为主,驾驶员们往往“听得多、练得少”,面对真实路况时仍可能手足无措。为破解这一难题,田世生化身“交通场景设计师”,利用业余时间精心制作了一套交通场景沙盘,将城市主干道、学校周边、陡坡弯道等典型路况微缩于方寸之间。

田世生利用“沙盘论道”进行安全教学

沙盘上,道路标线清晰可见,红绿灯、斑马线、公交站台等元素一应俱全,甚至还能模拟雨天积水、夜间行车等特殊场景。田世生手持指挥棒,像导演般精准勾勒出每个路段的“安全剧本”:“注意,前方是学校区域,必须提前减速,遇行人横穿需预留三秒停车距离”“雨天通过低洼路段时,要避开中央积水带,保持与前车50米安全车距”……

交通场景沙盘包括城市主干道、陡坡弯道等典型路况

这种“沙盘论道”的模式,让抽象的交通规则变成了可触摸、可互动的实景课堂。驾驶员们围站在沙盘旁,不仅能直观观察不同路况的变化,还能通过田世生设计的突发场景——如电动自行车突然穿行、前车紧急制动等进行沉浸式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成效显著:安全事故持续下降,百名驾驶员受益

相较于传统的培训方式,“沙盘论道”让安全教学更加立体、直观。驾驶员纷纷表示:“以前听理论总感觉模糊,现在看着沙盘推演,就像亲身经历一样,记忆特别深刻。”

数据也印证了这一创新模式的成功。自“田世生创新劳模工作室”成立以来,已有近百名驾驶员通过“沙盘论道”夯实了驾驶技能。相较2023年度,2024年至今,分公司安全事故、违章和投诉数量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复杂路况判断准确率显著提升。工作室也因此成为驾驶员们提升技能的“加油站”,安全文化的“传播站”。

在田世生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驾驶员主动参与沙盘模拟

田世生的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团队的整体驾驶水平,更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驾驶员主动加入路况分析、经验分享的行列,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只有让安全意识成为集体自觉,才能真正构筑起流动的平安防线。”田世生说。如今,他的“沙盘论道”已成为市南巴士安全培训的一大特色,成为驾驶员们口耳相传的“安全宝典”。

今年五一假期,田世生将比平时更忙。除了保障节日运营,他还要带着同事们开展“景区线路特训”。在沙盘上,他新增了1路线途经圣弥厄尔大教堂、大学路网红墙等热门景点路段的模拟场景。“越是节假日,越要绷紧安全这根弦。”田世生边说边调整着沙盘上的小车模型。在这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里,田世生用他的方式诠释着:劳模精神不仅是个人奉献,更是点亮他人的火种。

从个人标杆到团队灯塔,田世生用匠心搭建起安全驾驶的“传帮带”桥梁。“安全驾驶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前行的道路。”田世生说,他将继续带领团队探索更多安全培训的新方法,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市民安全便捷出行注入温暖而坚定的力量。(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 通讯员 李晓旭)

来源:掌上青岛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