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俪演技遭群嘲!从《甄嬛传》巅峰到新剧翻车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5 10:26 1

摘要:最近孙俪主演的新剧《蛮好的人生》,老是在热搜榜单上出现。可是大家讨论的热点,真的很不好说——她的演技,又一次被放到了舆论的核心位置。从《甄嬛传》里深受夸赞的“娘娘”到现在被指责有“程式化表演”,这位获得过各种大奖的视后,口碑好像正在慢慢往低谷走。这个现象深刻地

最近孙俪主演的新剧《蛮好的人生》,老是在热搜榜单上出现。可是大家讨论的热点,真的很不好说——她的演技,又一次被放到了舆论的核心位置。从《甄嬛传》里深受夸赞的“娘娘”到现在被指责有“程式化表演”,这位获得过各种大奖的视后,口碑好像正在慢慢往低谷走。这个现象深刻地体现了中年女演员都要面对的严峻情况:等年龄带来的好处渐渐没了以后,观众对演技的要求才真的变严格了。

从《甄嬛传》到《乌云之上》:孙俪的演技为何遭遇滑铁卢?

2011年,《甄嬛传》让孙俪一战封神。

哭戏的层次感,以及眼神所展现出的杀伤力,这二者使她成为了“演技派”的代名词。

但十三年后,她在悬疑剧《乌云之上》中的表现却让人十分惊讶:面对那起凶杀案,她凭借着“瞪眼”“嘶吼”以及另外一套动作这三件套,就将所有的情绪给输出了出来,因而被网友调侃“好似AI复刻出来的甄嬛一般”。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这种模式化的表演,被延续到了《蛮好的人生》里落到了她所饰演的金牌销售这个角色身上。在那场跳水救夫的尴尬戏份中,观众给予了认可,“确实挺真实的”。不过当她与小三对峙之时,(她涂着鲜艳的口红,挺着脖子大声喊叫,这副模样,却招来了诸多指责,“气场完全没有,就如同在演儿童剧一般”。

观众的不满,本质乃是对“吃老本”这一行为的一种反噬。当孙俪于剧中蹩脚地、断断续续地操着上海话,且生硬地、机械地切换着情绪之时,人们猛然间察觉到:那个曾经敢于为角色剃光头发的“戏疯子”,仿佛被禁锢在了《甄嬛传》的那一份成功之中。

我的看法:孙俪的困境,其实是许多“国民演员”的通病。

当一部作品成为现象级的爆款之时,演员往往很轻易地就会被符号化——观众所记住的是那个角色,而非演员自身所具有的那类多样性。

孙俪在《甄嬛传》之后接的剧本,大多围绕着“大女主”“独立女性”这样的标签而打转,这种对于安全区的选择,看似是比较稳妥的,不过实际上却消磨掉了她原本的表演锐气。

演员需要勇气,打破人设;观众也需要包容,她们的“不完美转型”。

马伊琍的上海女人VS孙俪的模板化表演:中年女演员的两种生存法则

有趣的是,当孙俪由于“上海女性”这一角色而遭受到嘲笑之时,另一位同样身为上海籍的演员马伊琍,却成了同类角色的典范。

在《我的前半生》里她把罗子君的撒娇神态,还有那股俗气的形象,以及重生后的转变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繁花》中她摇身一变,成为一位精明又老练的老板娘,仅仅一个眼神,就足以让观众明白,“上海滩的生存法则”。

同样是展现上海女性,马伊琍的诀窍在于“去脸谱化”:罗子君慢慢地涂起了粉色的指甲,她责备丈夫时,那画面很是刻板;可在《繁花》里她稳稳地,盘起头发,谈生意的时候,特别利落,这两者之间,形成了很明显的反差。

再看孙俪,不论是古装戏,还是现代剧,她的表演好像老是落入“孙俪式演技”的那种固定模式:只要情感开始爆发,就肯定会把那双眼睛睁得大大的;在演绎悲伤的场景时,必然会把那条眉毛皱起来。这种自己反复复制的情况,在《蛮好的人生》里达到了顶点——当她涂着鲜亮的红唇去面对小三的时候,观众体会到的并非胡曼黎真实的愤怒,而是孙俪在特意“展现愤怒”的这种状态。

我的看法:马伊琍的成功,在于她始终,将角色置于自我表达之前。她曾说:“演员要像水一样,倒进什么容器,就呈现什么形状。”而孙俪的问题,恰恰在于她试图,让容器适配自己。这种“强势表演法”,短期内或许能维持辨识度,但是长期来看,会消磨观众的好奇心。中年女演员的突围,不是比拼谁更“用力”而是看谁更敢于“归零”。

角色与演员的双向选择:孙俪为何总在舒适区打转?

有人为孙俪进行辩解:“她仅仅是,未曾遇到优良的剧本。”然而实际上,从《安家》,一直到《理想之城》,再到现今的《蛮好的人生》,她近些年来所饰演的角色,始终都在“大女主”的框架之中徘徊。这些角色,全部都需要“强劲的气场”“独立自主的女性”这般的标签,而孙俪的表演方式,也早就固定化为“皱起眉头,提升声调”的组合技巧。

更讽刺的是,当她在《蛮好的人生》里试图去突破的时候,反而将更大的短板给暴露了出来。剧中胡曼黎发现丈夫出轨后,跳河自证清白这一戏份,本应去展现角色的脆弱以及决绝的一面,可孙俪的处理方式却是:先是瞪大了眼睛,做出震惊的模样,接着便突然冲向河边,纵身一跃而下。这种缺少过渡的情绪切换,被网友精准地吐槽道:“就像是被按了快进键的提线木偶一般。”

我的观点是:孙俪遇到的“舒适区困境”,其实反映出影视行业对中年女演员的严格要求——市场只给她们提供了两条路:要么演“婆婆妈妈”这类的角色,要么挑战“仿佛开挂似的大女主”。对于前面那种情况,常常会被看作“个人价值有所下降”的表现;而对于后面这种情况,就很容易掉进角色类型化的陷阱。不过一个优秀的演员,就应该像袁泉、咏梅那样,即便只是担任配角,也能展现出不同的魅力。孙俪需要追求的,不只是好的剧本,还需要有敢于“演绎小人物”的胆量。

结语:中年女演员的突围战,究竟该靠什么?

孙俪的争议,本质是行业对中年女演员的集体焦虑的投射。当市场留给35+女演员的角色越来越单一,当观众对“演技”的定义被短视频时代的“炸裂式表演”重塑像孙俪这样曾经的实力派,也不得不面对“不进步就退步”的残酷法则。

但话说回来,给孙俪判“死刑”为时尚早。《蛮好的人生》刚开播时,谁又能想到《甄嬛传》会成为现象级爆款?或许随着剧情推进,那个曾为角色拼尽全力的孙俪,还能给我们惊喜。毕竟在娱乐圈,没有永远的“演技之神”,只有永远的“未完待续”。

今日话题:你觉得孙俪和马伊琍,谁更适合演上海女性?中年女演员该如何突破演技瓶颈?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紫丹mm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