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23日,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内,长安马自达于新能源浪潮中再落一子,正式发布第二款纯电动SUV车型MAZDA EZ-60。发布会后,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社长兼CEO毛笼与马自达中国董事长中岛先生共同接受媒体采访,直面中国市场的剧烈变革与全球化战略的挑战。
2025年4月23日,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内,长安马自达于新能源浪潮中再落一子,正式发布第二款纯电动SUV车型MAZDA EZ-60。发布会后,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社长兼CEO毛笼与马自达中国董事长中岛先生共同接受媒体采访,直面中国市场的剧烈变革与全球化战略的挑战。
过去两年四度访华的毛笼直言,中国新能源市场的颠覆速度远超预期。“这里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更是电动化、智能化的试验场。”他坦言,马自达作为规模中等的品牌,必须找到“独特生存法则”——在坚守“魂动”设计、运动操控等品牌基因的同时,借助与长安汽车的本土化合作加速转型。这一思路在双方合作二十周年的节点上尤为凸显。毛笼透露,继首款纯电车型EZ-6后,新发布的EZ-60将成为全球化战略的关键载体,未来两款车型将出口海外市场,而长安与马自达的合作领域也将从产品研发延伸至供应链整合,“我们正在探索包括三电技术共享在内的更多可能性”。
面对全球市场的分裂格局,马自达选择“分而治之”。针对中国市场,毛笼提出2030年新能源占比60%-70%的目标,强调将依托长安的本土化资源加速产品迭代;而在北美市场,受政策与消费习惯影响,战略重心转向高效混动车型,同时储备纯电技术以应对未来变局。“世界不再有统一的答案,我们必须为每个市场定制解决方案。”这一灵活策略也体现在供应链调整上——随着与长安合作的深化,马自达正逐步将新能源车型的核心零部件采购转向中国供应链体系,以降低成本并提升响应速度。
当被问及新能源车普遍亏损的行业困境时,中岛先生展现出务实态度。“价格战已挤压了所有玩家的利润空间,无论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他表示,马自达的破局关键在于“成本控制与品牌溢价的双向突围”:一方面借力长安规模化采购压缩电池、电驱成本;另一方面强化设计美学、驾驶质感等传统优势,瞄准对品牌调性敏感的用户群体。这种策略在新车EZ-60上得到集中体现——该车型不仅搭载连续可变阻尼悬架、23扬声器沉浸音响等硬件配置,更通过与中国供应商合作开发3D HUD交互系统,试图在智能化赛道上找到差异化切口。
对于部分区域市场的销量压力,两位高管并未回避。毛笼以日本、泰国为例,提出“渠道精简+产品焕新”的组合策略:在日本重建销售网络并强化品牌价值传播,在泰国则通过导入小型SUV与缩减低效4S店提升运营效率。而在竞争最激烈的中国市场,中岛先生坦言日系品牌份额已萎缩至1%,但3月以来EZ-6的销量回暖带来了曙光。“我们将聚焦核心区域市场,针对燃油车老客户进行定向转化,同时通过EZ-60与EZ-6构建产品矩阵,逐步扭转局面。”
谈及近期发布的“双百翻番”战略,毛笼将其定义为马自达应对不确定性的韧性方案——通过削减固定费用、提高经营灵活性,在关税波动与贸易战中寻找生存空间。而对于中国市场的本土化实践,他特别强调“尊重与融合”:“中国消费者对智能化的需求已成为全球标杆,这要求我们既保持‘人马一体’的驾控灵魂,又必须深度融入本土创新生态。”
在这场持续一小时的采访中,“变革”与“坚守”成为贯穿始终的关键词。当被问及如何平衡二者时,毛笼以EZ-60的沉浸式音响系统作喻:“就像交响乐需要不同声部的和谐,汽车产业的未来同样需要技术理性与品牌感性的共鸣。”随着中国车市进入淘汰赛阶段,这家以“小而美”著称的车企,正在新能源赛道上奏响属于自己的变奏曲。
来源:西街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