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宣从2025年4月25日起国防部所属全部咨询委员会成员任期结束。各委员会主管的国防部副部长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成员继续维持委员会的正常运作。在30天内,各委员会发起人将重新推荐其国防部咨询委员会成员。此前,美国防部对所辖的全部咨询委员会开展了
科技战略
美国防部宣布全部国防咨询委员会成员任期结束,下一步将重新推举各委员会成员
据美国防部4月24日消息,美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宣从2025年4月25日起国防部所属全部咨询委员会成员任期结束。各委员会主管的国防部副部长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成员继续维持委员会的正常运作。在30天内,各委员会发起人将重新推荐其国防部咨询委员会成员。此前,美国防部对所辖的全部咨询委员会开展了45天审查,要求各委员会提供近8个财年的成本支出及成果报告,并需阐述该委员会工议如何与现任总统及国防部长的优先事项保持一致。
欧盟启动程序将联合国 《国家管辖范围外生物多样性协定》纳入欧盟法律
据欧盟4月24日消息,欧盟启动程序将联合国 《国家管辖范围外生物多样性协定》(BBNJ)纳入欧盟法律。BBNJ又称公海条约,涉及公海和海床范围的环境资源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助于实现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目标。本次欧盟法律修改将重点关注BBNJ以下规定:将在国际水域建立大规模海洋保护区;在国际水域开展作业活动前,需评估海洋活动的环境影响。据悉,BBNJ 将进一步落实《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的现有原则,以实现对公海活动更全面、更可持续的管理,目前89个国家及地区已签署了《国家管辖范围外的生物多样性》条约。
美国防创新部门将新设三个前哨站,帮助国防部与更多科技公司建立联系
据DefenseNews4月25日消息,美国防创新部门商业运营副主任利兹·杨·麦克纳利 (Liz Young McNally) 宣布将在美新设三个办事处,分别位于肯塔基州、明尼苏达州和蒙大拿州,以帮助美国防部与更多科技公司建立联系。此前,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指示DIU扩大其影响力,目标是“覆盖全国”,尤其是覆盖一些并非主要技术和创新中心的地区。
信息
美国国防部准备在2025年首次大规模演示频谱共享技术
据DefenseScoop网4月23日消息,随着美国国防部官员继续倡导防止军方的电磁频谱份额被出售给商业行业,美国国防部正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展示新兴的动态频谱共享能力。2024年12月,美国国防部首席信息官办公室发布了《先进动态频谱共享演示项目》招标书,要求行业提供能使军方与私营部门同时使用同一频段的技术。FutureG办公室首席主任汤姆·龙多(Tom Rundeau)表示,该部门正在评估提案以进行供应商选择,并计划于2025年11月开展演示。该实验将由美国国防部和国家频谱联盟(National Spectrum Consortium)合作进行协调,该联盟代表了数百个致力于频谱相关问题的行业和学术界组织,以及其他联邦机构。
美国陆军可能会采取行动,消除战术边缘的无线电
据DefenseScoop网4月22日消息,随着陆军寻求下一代指挥和控制架构下的现代化,陆军副部长表示,无线电将被类似智能手机的设备所取代。下一代指挥和控制(NGC2)旨在通过敏捷和基于软件的架构为指挥官和部队提供一种新的信息、数据以及指挥和控制方法。该系统的原型最近于3月在加利福尼亚州欧文堡进行了测试。作为更新后的网络架构和方法的一部分,各军种领导者正在设想为地面部队消除单通道和双通道无线电。
美国情报高级研究计划局启动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新计划,聚焦大语言模型安全
据Federal News Network网4月23日消息,美国情报高级研究计划局(IARPA)局长里克·穆勒(Rick Muller)表示,将大语言模型列为下一代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研究核心方向,重点涵盖识别训练数据偏差引发的安全漏洞、防范提示词攻击导致的机密泄露、抑制模型幻觉三大领域。该计划将整合TrojAI项目(2019年启动的多模态人工智能防木马技术)成果,强化跨图像分类与自然语言处理的安全防护体系。IARPA此前已联合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于2023年9月发起人工智能训练数据防篡改挑战赛,持续构建人工智能安全技术壁垒。
生物
英国发布《工程生物学抱负》报告
据UK官网4月25日消息,英国政府科学办公室发布《工程生物学抱负》报告,强调工程生物学(EngBio)在应对现代社会主要挑战方面的变革潜力。报告探讨了EngBio在医疗保健、环境可持续性、农业和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如实验室培养血液、生物衍生材料、固氮谷物和微生物在废物处理中的应用等。
美军发布军事卫生系统药物基因组学测试试点计划
据国防科技要闻4月24日消息,美国防卫生局研究与工程理事会正在征集药物基因组学(PGx)试点项目的提案。该试点项目旨在展示PGx对现役军人的影响,包括预防药物不良反应、优化药物剂量、减少无效药物的使用,以及展示治疗的成本效益、质量和疗效,以提高现役军人用药的个性化、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可行性。
日本研究团队开发出新的基因编辑技术,有望根治遗传性耳聋
据客观日本公众号4月24日消息,日本顺天堂大学与东京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可根治显性遗传型耳聋的基因编辑技术。通过将腺相关病毒载体AVV-Sia6a与基因编辑技术SaCas-NNGABE相结合,成功将比既往更大尺寸的基因输送到内耳细胞中,使小鼠模型耳聋的内耳异常间隙连接蛋白恢复正常功能。预计5-6年后将启动临床试验,有望成为遗传型耳聋的根治性疗法。
德国化工公司巴斯夫将在北美推出数字农业平台,助力精准农业决策
据农业科技前沿与政策咨询4月24日消息,德国化工公司巴斯夫数字农业部门宣布将于2025年底在北美推出全新数字农业产品xarvio FIELD MANAGER。该平台旨在通过数据驱动技术优化农场管理,提升作物生产效率与可持续性。首阶段将支持北美玉米、大豆及加拿大油菜籽作物,计划2025/2026生长季推广至阿根廷和巴西市场。
中国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已在多项生物医药领域应用
据新浪科技4月24日消息,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成功实现乳腺癌钼靶检测、小分子药物设计及晶体结构预测等多项生物医药行业关键技术的量子计算应用验证,不仅提升筛查精度,还可辅助医生提高乳腺癌筛查效率,有效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此外,还上线药物毒性预测、药物相互作用预测等多款量子计算机真机应用。
能源
伊朗研究团队提出新型双稠密等离子体焦点系统,或将开辟核聚变新路径
据CNF 4月25日消息,伊朗辐射应用开发公司(Radiation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Company)、伊朗伊斯兰阿扎德大学等组成的研究团队创新性提出了一种双稠密等离子体焦点(Double Dense Plasma Focus,DPF)系统,通过集成高温超导(HTS)磁透镜来增强等离子体约束、抑制湍流并提高聚变效率,为紧凑型、低成本的惯性约束聚变(ICF)技术开辟了新路径。稠密等离子体焦点兼具磁约束和惯性约束的特点。它利用洛伦兹力压缩等离子体形成高能密度的“等离子体箍缩”,产生高速离子束和X射线,在短时间内达到聚变条件,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可扩展性强,被视为极具潜力的替代方案。研究团队提出的双DPF系统,通过两个同轴DPF装置同步作用,显著提升了能量耦合效率。其核心设计包括对称布局、HTS磁透镜、协同预加热。模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单DPF配置相比,HTS辅助的双DPF性能显著提升,聚变功率输出从25MW提升到了75MW,电能输出从10MW增加至30MW。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期刊。
俄罗斯政府批准《2050年能源战略》
据双碳情报4月25日消息,俄罗斯政府宣布批准《2050年能源战略》,提出为国内市场提供能源资源、实现俄罗斯能源出口潜力的两大重点:(1)预计到2030年,俄罗斯石油产量将增至5.4亿吨并维持至2050年,石油出口量将小幅增至2.35亿吨并维持至2050年;(2)到2030年,俄罗斯国内石油产品消费量将从2023年的1.44亿吨增加到1.59亿吨,2050年约为1.58亿吨;(3)到2030年,天然气产量和出口量将分别达到8530亿立方米和2930亿立方米,到2050年则分别增至1.107万亿立方米和4380亿立方米;(4)到2030年,俄罗斯煤炭产量将超过5.3亿吨,2050年超过6.62亿吨;(5)到2030年,俄罗斯发电装机容量将增至274.7吉瓦,2050年增至331.2吉瓦。
英国国家公路局启动8000万英镑氢能项目招标
据fuelcellchina 4月25日消息,英国国家公路局(National Highways)启动价值8000万英镑氢能供应项目招标工作。该项目为伦敦东部的“下泰晤士河通道”(Lower Thames Crossing)建设项目提供低碳氢,用于施工设备的动力供应。该项目氢能价格为13.50英镑/公斤,采购量为5900吨低碳氢,这些氢能将替代柴油,为14英里(22.5公里)长的道路建设中的施工设备和车辆提供动力,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减少70%的碳排放。
海洋
特朗普签署“释放美国近海关键矿产和资源”行政令
据白宫官网4月24日消息,特朗普签署“释放美国近海关键矿产和资源”行政令,旨在强化美国对海底关键矿产资源的战略控制,以应对中国主导供应链的挑战并保障国家安全与经济利益。政策核心包括:通过简化审批流程加速国内海底矿产勘探开发,同时维持环保标准;投资深海科技与测绘能力;加强跨部门协作及国际盟友合作,支持伙伴国家在其专属经济区内的资源开发;建立从开采到加工的完整国内供应链,重点服务国防与能源需求。具体措施要求商务部60天内制定国际海域采矿加速审批机制,内政部优化大陆架采矿许可流程,国防部评估将海底矿产纳入战略储备的可行性,并推动利用《国防生产法》等政策工具扶持加工产业。
日本启动国产氨燃料发动机混烧试验
据国际船舶网4月24日消息,日本发动机公司(J-ENG)宣布,其国产7UEC50LSJA-HPSCR大型低速二冲程氨燃料发动机启动首台全尺寸实机氨燃料混烧运行试验。该发动机氨燃料混合燃烧比例95%,将搭载在一艘40000立方米氨燃料液氨运输船上(AFMGC),投入实船验证运营。该船由日本造船联合(JMU)有明事业所建造,预计将于2026年11月完工交付,是全球首艘中型氨燃料液化气运输船。
航空
日本拟引进美制MK70集装箱导弹系统,提升海上快速打击能力
据硬科技防务4月24日消息,日本正与美国洛马公司进行初步讨论,探讨许可生产MK70集装箱式导弹发射系统(PDS)。该系统集成了美国海军的MK41垂直发射系统(VLS),并将其封装在一个40英尺的集装箱内,旨在为海上巡逻舰等平台提供快速部署的远程打击能力。此次合作标志着日本防卫力量发展的一项重要步骤,表明日本在提升海上防御能力方面的战略转向。
美国联合韩国首次联合开展应对朝核威胁的军事演习
据开元君4月25日消息,美国专门应对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MD)的军事部队首次在韩国进行训练演习,为深化美韩两国应对地区核威胁合作提供支持。美军称,此次演习内容包括桌面演习和兵棋推演,并讨论了韩国在“常规-核一体化”(CNI)中的角色。目前,该演习具体细节尚未披露。
航天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推出新型量子导航系统,其在特定场景下的定位精度比GPS高50倍
据国防科技要闻4月24日消息,澳大利亚量子基础设施软件公司Q-CTRL宣布,其研发的Ironstone Opal量子导航系统成功通过实测,在特定场景下展现出比现有GPS备份系统高50倍的定位精度,为全球导航领域带来新突破。该突破性技术利用超敏量子传感器,通过探测地球磁场实现精准自定位。与传统GPS不同,Ironstone Opal系统采用被动工作模式,不发射任何可被探测的信号,从根本上杜绝了信号干扰和欺骗攻击的风险,其智能降噪软件能有效过滤载具自身产生的电磁干扰,确保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稳定工作。
美国高级官员称“金穹”项目成功实现需满足3个重要因素
据国防科技要闻4月24日消息,美国前海军上将斯塔夫里迪斯称,“金穹”项目的成功实现需满足3个重要因素。3个因素包括:一是使用天基传感器和拦截器。美可利用天基系统对陆、海、空进行全面监视,以实现有效防御。目前,美大部分天基传感器已实现入轨部署,天基战斗拦截器仍处于研究初级阶段。二是利用人工智能协同天基传感器、拦截器与“宙斯盾等”地面防空系统,形成天地联动防御体系。三是利用天基激光武器应对导弹威胁。激光武器可使用高能光束实现有效摧毁,并具备无限弹匣和航速快等有时,可近实时对选择目标进行打击。
新材料
加拿大稀土回收公司将在美国投资2000万美元,建设其首个商业工厂
据MINING.COM 4月23日消息,加拿大Cyclic Materials稀土回收公司将在美国投资2000万美元,建设其首个商业工厂。该公司专注于利用其MagCycle工艺从之前未回收的报废产品中分离永磁体。据悉,该公司将于2026年初在美国开始商业运营。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发出新型电子薄膜,可降低夜视仪的重量和成本
据Tech Xplore 4月23日消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新型电子薄膜,可降低夜视仪的重量和成本。研究人员制作了至今为止最薄的热释电材料薄膜,厚度为10纳米,能够响应温度变化产生电流。热释电材料越薄,其感知细微热变化的能力就越强。该薄膜可实现更轻、更便携、更高精度的远红外(IR)传感设备,可用于夜视眼镜和雾天条件下的自动驾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Nature)期刊。
先进制造
美国防务公司空射测试3D打印廉价巡航导弹,拟纳入国防采购
据国防制造4月22日报道,美国防务公司CoAspire在2025年3月从战斗机上试射了3D打印快速适应型廉价巡航导弹(RAACM)。RAACM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有效载荷更换和升级,以增强性能、生存力和任务适应性;可设计为可从空中、陆地和海上平台发射的更大型变体,预计射程可达数百英里(超过300公里);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其组装过程无需任何工具模具,大幅节省了接触式人工和成本。该公司目标是为客户提供价格实惠、性能强大的巡航导弹,其成本仅为其他空射巡航导弹的一小部分。美国政府在2025年国防预算中批准了600万美元用于RAACM导弹计划,这是该项目连续第二年通过年度国防法案获得资金支持。
来源:全球技术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