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例声辉丨无问“小”与“非小”:曲拉西利为肺癌患者化疗全程保驾护航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5 19:40 2

摘要:现病史:患者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黄白痰,伴胸闷,无咯血,无呼吸困难,无胸痛。外院胸CT提示左下肺占位,考虑恶性可能性大,为进一步诊治至我院。患者自发病,精神、食欲、睡眠可,大小便无明显异常,体重变化不明显。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一、基本情况患者男,55岁

主诉:咳嗽1月,发现肺占位2周

现病史:患者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黄白痰,伴胸闷,无咯血,无呼吸困难,无胸痛。外院胸CT提示左下肺占位,考虑恶性可能性大,为进一步诊治至我院。患者自发病,精神、食欲、睡眠可,大小便无明显异常,体重变化不明显。

既往史:平素身体状况良好,无慢性病史,无传染史,已接种新冠疫苗,无手术史,无输血史,无药物或事物过敏史。

烟酒史、家族史:无特殊。

二、诊断过程

辅助检查:

1.左肺下叶实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左肺门淋巴结肿大;

2.双肺多发混杂密度微小结节;

3.右肺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陈旧性结核。

胸部二期增强CT(2024年2月22日):左肺门区及左肺下叶肿物,考虑恶性;肿物大小约4.5cm*3.5cm,建议支气管镜检查;左肺下叶见磨玻璃结节,建议密切随诊复查;双肺气肿,右肺中叶见巨大肺大泡,考虑双肺上叶陈旧性结核灶。

图1.患者入院后胸部二期增强CT(2024年2月22日)

气管镜活检及免疫组化(2024年02月23日):CK(+),TTF-1(+),CD56(+),Syn(+),EGFR(1+),CgA(+),P40(-),P63(-),NapsinA(-),Ki-67(index约80%)。本例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图2.患者入院后免疫组化结果(2024年02月23日)

肿瘤标志物检测:CYFRA 3.65 ng/ml(↑)、NSE 24.5 ng/ml(↑)、PRo-Grp 356 pg/ml(↑)

临床诊断:1. 左下肺小细胞肺癌(cT2bN1M0 IIB)2. 左下肺背段结节待查

三、治疗经过

2024年2月19日至2024年9月12日,患者开始6周期的依托泊苷+卡铂+阿得贝利单抗联合治疗,每周期化疗前1小时静滴盐酸曲拉西利注射液300mg d1-3保护骨髓功能。2024年6月28日进行手术。

图3.治疗期间血常规变化趋势

图4.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变化

图5.治疗过程中CT影像评估

四、术后病理

1.(左下肺背段结节)肺浸润性腺癌(最大径0.7cm),乳头型(约占90%)和腺泡型(约占10%);未侵及胸膜;肺组织切缘(-);免疫组化染色:癌细胞CK7(+),NapsinA(+),TTF-1(+),CEA(部分+),EpCAM(+),BRAF(-),Ki-67(index约5%)。

2.(左下肺肿物)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大部分肿瘤细胞出现明显的退变、坏死,仅见少量散在的小细胞癌细胞,间质内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伴纤维组织增生;未侵及胸膜;肺组织切缘(-);免疫组化染色:癌细胞CK(弱+),CgA(+),Syn(+),CD56(+),TTF-1(+),P40(-),Ki-67(index约30%)。

3.(10组)淋巴结未见转移癌(0/2)。

图6.术后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影像评价:部分缓解(PR)

病理诊断:小细胞肺癌经化疗+免疫治疗后,达到主要病理缓解(MPR),残留少量不典型癌细胞。

五、病例总结

本例为55岁男性患者,平素生活习惯及身体素质良好,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黄白痰1月,肺占位2周”就诊,经影像学检查及肺穿刺活检被诊断为ES-SCLC。为确保患者顺利完成4周期新辅助化疗+2周期术后辅助化疗,治疗团队在每周期化疗开始前均使用曲拉西利预防化疗诱导的骨髓抑制(CIM),确保患者血象基本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足量足疗程完成治疗,治疗后影像评价达到PR,病理评价达到MPR。患者在第4周期后进行手术,即使患者因创伤应激出现短暂的WBC和NEUT数值升高,曲拉西利也能够迅速降低该指标,并在后续治疗期间展现了良好的骨髓保护作用。

病例分享二

一、基本情况

患者男,56岁

主诉:肺结节1年余,发现病变增大3周。

现病史:患者1年前体检发现肺结节,未予诊治,入院前3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黄白痰,伴胸闷、憋气,无咯血,无胸痛。患者遂至当地医院就诊,查胸CT显示左肺上叶尖后段呈支气管形态,软组织密度影范围较前增大。为进一步诊治至我院门诊,以“左上肺肿物”收入院。患者自发病,精神可,食欲欠佳,睡眠欠佳,大小便无明显异常,体重变化不明显。

既往史:平素身体状况良好,既往高血压病史4年,服用“氯沙坦氢氯噻嗪、氨氯地平”;胃食管反流病2年,服用奥美拉唑治疗。接种新冠疫苗、无传染病史,无手术史,无外伤史,无输血史,无药物或食物过敏史。

烟酒史、家族史:无烟酒史、传染病及遗传病家族史。

二、诊断过程

图7.患者入院后胸部二期增强CT检查所见

气管镜活检(2024年2月23日):免疫组化染色:P40(+),CK5/6(+),P63(+),34βE12及CK均(斑片状+)、EGFR(2+~3+),TTF-1(-),NapsinA(-),CD56(-),Ki-67约8-10%(+)。本例为非角化性鳞状细胞癌。

图8.患者入院后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诊断:左肺上叶鳞癌(cT2bN1M0 IIB)

三、治疗经过

II期临床研究结果已证实,曲拉西利对一线接受化疗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的晚期鳞状NSCLC患者具有良好的骨髓保护作用。因此,本例采用曲拉西利联合化疗和替雷利珠单抗治疗方案。2024年2月27日至2024年6月27日,患者开始4周期的白蛋白紫杉醇+奈达铂+替雷利珠单抗联合治疗,每周期化疗前静滴盐酸曲拉西利注射液保护骨髓功能。2024年5月16日进行胸腔镜下的肺叶切除+纵膈淋巴结清扫手术。

图9.治疗期间血常规变化

图10.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变化

图11.治疗过程中的CT影像评估

四、术后病理

1.(左肺上叶病变)非角化鳞状细胞癌,肿瘤细胞大部分出现退变,细胞体积缩小,细胞核固缩、碎裂,间质内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伴纤维组织增生;肿瘤未侵及胸膜;支气管切缘(-);支气管旁淋巴结未见转移(0/6)。免疫组化:CK5/6(+),P40(+),P63(+),CD56(局灶+),EGFR(3+),CK7(-),TTF-1(-),Napsin A(-),CgA(-),NSE(-),Syn(-),Ki-67(指数约10%)。

2.(5组淋巴结)淋巴结未见转移癌(0/2)。

3.(6组淋巴结)淋巴结未见转移癌(0/3)。

4.(7组淋巴结)淋巴结未见转移癌(0/1)。

5.(8组淋巴结)淋巴结未见转移癌(0/1)。

6.(9组淋巴结)淋巴结未见转移癌(0/1)。

7.(10组淋巴结)淋巴结未见转移癌(0/1)。

8.(11组淋巴结)淋巴结未见转移癌(0/1)。

9.(12组淋巴结)淋巴结未见转移癌(0/2)。

影像评价:疾病稳定(SD)

病理诊断:鳞状细胞癌经化疗及免疫治疗后,达到MPR。

图12.术后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五、病例总结


本例为56岁男性患者,有高血压病史4年,胃食管反流病史2年,因“肺结节1年余,发现病变增大3周”入院就诊,经影像学检查及肺穿刺活检被诊断为鳞状NSCLC。曲拉西利联合化疗及替雷利珠单抗用于晚期鳞状NSCLC一线治疗已经在II期临床试验中得到验证。因此,本例中在3周期的新辅化疗和1周期术后辅助化疗过程中,每次化疗开始前使用曲拉西利预防CIM,保障了患者的血象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维持在正常范围,并在一线治疗中影像评价达到SD,病理评价达到MPR。在手术创伤应激后出现了短暂的WBC和NEUT数值升高,应用曲拉西利后得到快速控制,充分发挥了良好的骨髓保护作用。

专家点评

张卫东 教授在肺癌治疗中,化疗作为基础性治疗,其引发的CIM不仅发生率高,还可能导致患者被迫延迟化疗、降低剂量甚至终止治疗,严重影响疾病控制效果和患者的生存预后。现有CIM应对手段包含治疗和预防两种策略,其中,专家共识更强调预防的重要性。然而,现有的预防措施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促血小板生成药物等仍存在显著局限性,包括单系保护、用药时机受限以及潜在不良反应等,难以全面满足临床对全谱系骨髓保护和化疗全程管理的需求。曲拉西利作为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短暂可逆的CDK4/6抑制剂,为CIM的管理带来了突破性的解决方案。曲拉西利可短暂且可逆地将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HSPCs)阻滞在细胞周期的G1期,从源头避免化疗药物对骨髓细胞的杀伤,进而实现对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全谱系保护[1]。G1T28-02/05研究以及TRACES研究已证实了ES-SCLC患者一线化疗前加用曲拉西利能够发挥优异的骨髓保护作用[2-4]。各种临床证据表明,早期应用曲拉西利能使患者获得更显著的生存获益,这种“防大于治”的理念显著提升了化疗的耐受性和完成度。基于坚实的循证医学证据,2022年7月13日,曲拉西利在国内获批用于预防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造成的骨髓抑制,并获得NCCN指南、CSCO指南和中国专家共识等国内外权威指南的一致推荐,确立了其在肿瘤支持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在晚期鳞状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中,免疫联合化疗已成为标准治疗方案,因此CIM问题同样值得重视。2024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公布的一项前瞻性、随机、多中心II期研究证实,曲拉西利在接受化疗替雷利珠单抗治疗的晚期鳞状NSCLC患者中具有骨髓保护作用,这一结果进一步支持了曲拉西利在肺癌领域的应用,填补了CIM管理的空白[5]。

总体而言,曲拉西利的骨髓保护疗效已从ES-SCLC患者人群扩展至鳞状NSCLC患者人群。随着临床研究证据的不断积累和真实世界数据的验证,曲拉西利为接受以化疗为基础治疗的肺癌患者提供了全程骨髓保护,有效改善了治疗安全性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张卫东 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

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UPMC)访问学者
天津市131人才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胸外科 科主任
天津市胸外科质控中心副主任学术兼职: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委员

天津市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天津市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副会长

中国快速康复医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天津市抗癌协会肺癌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天津市医师协会肺癌MDT专业委员会常委

天津市医师协会肺癌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胸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肿瘤MDT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天津市第十七届、十八届人大代表

天津市南开区政协常委、副秘书长

天津市青联委员

农工民主党天津市南开区委会副主委

天津市五四青年奖章、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张亮 教授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胸外科 主治医师

参考文献:

[1]钱敏佳,金戈,傅玲玲等.曲拉西利用于骨髓保护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23,32(23): 2339-2346.

[2]Weiss JM, Csoszi T, Maglakelidze M, et al. Myelopreservation with the CDK4/6 inhibitor Trilaciclib in patients with small cell lung cancer receiving 1st-line chemotherapy: a Phase 1b/randomized Phase 2 trial[J]. Annals of Oncology, 2019, 30(5).

[3]Daniel D, Kuchava V, Bondarenko I, et al. Trilaciclib prior to chemotherapy and atezolizumab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extensive-stage small cell lung cancer:A multicentre,randomis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Phase II trial[J]. Int J Cancer,2020,148(10):2557-2570.

[4]Cheng Y, Wu L, Huang D, et al. Myeloprotection with trilaciclib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extensive-stage small cell lung cancer receiving chemotherapy: 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III study (TRACES). Lung Cancer. 2024;188:107455.

[5]Wang YS, et al. A phase II, Randomized Trial of Trilaciclib plus Chemotherapy and Tislelizumab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Advanced SqNSCLC. 2024 WCLC. P4.11E.05.

* 此文仅用于向医学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来源:医学界肿瘤频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