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会上,上海家化董事长兼CEO林小海表示,公司的历史“包袱”在2025年一季度末已基本卸下。根据公司此前披露的财务数据,公司2024年整体业绩承压。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04亿元,归母净利润2.17亿元。
本报记者 孙文青
4月25日,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家化”)召开2024年全年及2025年一季度业绩说明会。
会上,上海家化董事长兼CEO林小海表示,公司的历史“包袱”在2025年一季度末已基本卸下。根据公司此前披露的财务数据,公司2024年整体业绩承压。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04亿元,归母净利润2.17亿元。
林小海表示,在“卸包袱”的同时,上海家化亦积极推动业务渠道调整,希望在新的一年回到增长轨道,力争营收重回两位数增长。同时,公司还会进一步加大对品牌、产品、渠道建设的投资,希望利润扭亏为盈。
谨慎进行商誉减值
上海家化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对前期收购的婴童护理产品及母婴喂养产品业务形成的商誉资产进行减值测试,此外,因公司海外业务受海外低出生率、婴童品类竞争加剧和经销商降低库存等因素的持续影响,导致收入及毛利同比下降。受此影响,公司全年经营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出现下滑。
业绩说明会上,上海家化管理层对有关婴童护理产品及母婴喂养产品业务商誉减值问题进行了一一回应。
上海家化首席财务官、董事会秘书罗永涛表示,这些年公司在对商誉科目减值的会计处理原则上都保持一致。2024年,商誉减值处理一方面与品牌的收入、盈利水平跟当初业务规划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与对战略定位、业务规划重做调整有关。
“公司对商誉减值如此大的金额保持着非常谨慎的态度,使用了未来利润贴现模型,还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和审计师一起,对现金流、利润、费率进行了非常完整、客观、公正的评估。”罗永涛表示。
据上海家化管理层透露,2025年一季度,海外业务公司汤美星实现了营收增长,利润水平也达到了公司规划预期,公司对其未来发展有信心。
加速业务渠道调整
在经历过去一年战略调整后,上海家化在2025年一季度实现了品牌、渠道等多方面进展。
具体而言,上海家化2025年一季度线上渠道净贡献率有所提升,线上收入占比提升了5.5个百分点。玉泽、六神、佰草集和启初等多个品牌在抖音平台自播业务GMV实现三位数增长。公司亦通过拓展新兴渠道,以“万店万堆”更高效地触达终端,实现一季度拓店近4万家,新兴渠道销售额双位数增长。
林小海在回复《证券日报》在内的多家媒体记者提问时表示,目前公司的专业团队在与O2O、社区团购、量贩零食店等对接共创,希望为新兴渠道客户定制适合的产品。
研发层面,2025年3月份,上海家化创新研发中心—合成生物成立,聚焦“合成生物学技术”“颠覆式创新”“商业价值转化”三大方向。
林小海认为,上海家化仍然面对很大的挑战,包括线下转型,关税对海外业务的影响,以及联营公司的业绩影响。管理层会积极面对(这些挑战),聚焦核心品牌、品牌建设、线上以及效率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家化在披露最新财务数据同时,还发布了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草案显示,45名中高层管理人员2025年考核目标为当年度扭亏为盈,净利润为正。
广州艾媒数聚信息咨询股份有限公司CEO张毅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海家化能否在2025年重回增长轨道,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组织架构调整和激励方式能否执行到位;二是公司能否找到提升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产品或者路径;三是要看整个行业的竞争情况。
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