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25日北摩高科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4月25日接受机构调研,兴业证券石康 周登科、华泰自营刘新宇、国寿安保基金高志鹏、常春藤资产程熙云、中银资管陆莎莎、恒安标准人寿保险毛晓光、光大证券汲萌、招商基金冯福章、兴全基金李扬、工银瑞信基金冯紫茹、中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4月25日北摩高科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4月25日接受机构调研,兴业证券石康 周登科、华泰自营刘新宇、国寿安保基金高志鹏、常春藤资产程熙云、中银资管陆莎莎、恒安标准人寿保险毛晓光、光大证券汲萌、招商基金冯福章、兴全基金李扬、工银瑞信基金冯紫茹、中航基金杨中楷 高丰臣、华夏久盈资产何南南、创金合信基金李晗、华夏基金胡斌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请公司介绍2024年年报的基本情况
答: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8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615.42万元。营业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受到客户单位总体合同签订进度等因素影响,部分已经明确的采购需求因合同签订和价格确定的时间较晚,未能在本报告期形成收入。同时,从行业角度来看,国防军工行业经历了下游客户交付节奏变动等因素的影响,“十四五”中期整个市场需求出现一定的波动,进而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业绩表现。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下滑原因为,第一,公司收入下滑;第二,公司产品结构发生变化,毛利率相对较低的起落架业务占比提升;第三,受到行业因素影响,应收账款款变慢,报告期内公司针对应收账款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增加。
问:请公司介绍2025年一季报的基本情况
答: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2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379.59万元。今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增296.90%,主要原因为客户款增加。从收入结构来看,公司起落架业务取得了较大进展,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有所提升。
问:请公司展望一下起落架业务的未来发展
答:2024年,公司起落架业务实现收入8392.24万元,同比增长1766.18%。2024年,公司完成某型机起落架鉴定工作,并已开始批产交付;完成某型机的批生产审查,为2025年的批产交付工作奠定基础;完成某两型飞机起落架的放飞评审,正在开展试飞验证,2025年即将实现小批产交付;完成某航天项目无人机的起落架交付和试验,开拓了航天系统无人机的市场,并在开展后续项目的合作。展望未来,目前公司多种型号起落架产品已达到重要应用节点。起落架着陆系统单机价值量高于机轮和刹车盘业务,未来或成为公司重要的盈利的增长点。在起落架领域,公司也会采取多种渠道来降本增效,同时利用国际领先的起落架系统试验中心为各型起落架产品的科研、生产和交付提供有力的保障。
问:请公司如何看待大飞机的出海战略,以及公司目前在民机国产化方面的进展
答:2025年伊始,全球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在此背景下商用飞机国际化和产业链自主可控迫在眉睫。近年来,以C919、C909/RJ21为代表的国产民机陆续交付,进入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新进程,我国迎来国产大飞机时代。根据航班管家统计数据,截止2024年底C919累计交付16架,其中东航10架、国航3架、南航3架。2024年12月C919机队日均利用率达7.1小时,与主流窄体客机20、B737相比,C919利用率差距进一步缩小至1小时内,提升明显。另外根据天风证券研究报告《大飞机产业链自主可控或迫在眉睫,市场空间广阔》,“2025年3月,中国商飞提出C919新的产能规划,预计到2027年产能将达到150架/年,2029年产能200架/年。”产能持续扩充伴随着国产大飞机走向世界,未来有望形成国内和国际双循环驱动的民航市场,带动我国民机制造产业链和航材市场的整体发展。公司目前在积极地参与各种型号的国产化工作,未来希望依托自身产品的质量和服务、高端人才优势、技术研发优势、产能和资质优势以及军用配套经验,为民机国产化战略做出自己的贡献。
问:外部摩擦对于国内航司采购航材的影响
答:公司在民用航空领域主要开展民航刹车制动等业务。从国际竞争来看,民用航空刹车制动系统市场主要为国外巨头垄断,主要参与者包括美国的Goodrich、Honeywell、BSC,法国的MessierBugatti,英国的Dunlopviation等企业。今年以来,众多航司航材进口成本陡然提升,同时地缘政治紧张导致供应链亦存在不确定性。刹车盘作为耗材类产品存在特定的使用寿命和更换周期,对于公司来讲,民航刹车制动产品存在较大的国产替代空间。
问:请公司介绍一下应收账款未来的催收政策
答:2024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5.46亿元,较2023年末同比大幅减少3.1亿元,主要原因为客户款较好。截止到今年第一季度末,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为15.78亿元,较今年年初增长2.05%,增长的斜率有所放缓。针对应收账款,公司已经专门成立若干工作小组,按照不同客户类型和欠款周期进行分类,逐一交流和上门催收。
问:请公司介绍一下京瀚禹的年报情况和未来的战略
答:京瀚禹下游客户主要为军工集团下属单位及科研院所,2024年,京瀚禹受行业竞争加剧、下游客户采购预算控制因素等影响,接收订单的平均单价同比下滑,导致营业收入有所下降。但京瀚禹也积极进行产业布局,推动南京、西安地区归属客户的合理分流工作,以此提高各实验室人员的工作饱和度,充分释放人力资源效能。同时有序推进多品种小批量筛选业态的优化调整,助力产业结构向更高效、更适配市场需求的方向转变。展望未来京瀚禹将持续拓展一筛、采筛一体、环境实验、车规等业务,资源整合,开发新业务领域;提升自动化设备利用率,针对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优化实验室流程,削减非必要环节,细致分类并梳理客户的特殊需求,通过统一标准、简化流程来增强效率,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系统;以盈利为导向,充分整合并引入各类资源,全力以赴达成年度目标。
北摩高科主营业务:军、民两用航空航天飞行器起落架着陆系统及坦克装甲车辆、高速列车等高端装备刹车制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北摩高科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62亿元,同比上升9.27%;归母净利润5379.59万元,同比下降26.72%;扣非净利润5340.36万元,同比下降25.65%;负债率33.28%,投资收益0.0万元,财务费用241.09万元,毛利率53.43%。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930.49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出31.65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来源:证券之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