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人设崩塌,小米11.5 小时工时风波背后,谁在透支品牌信用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5 22:53 3

摘要:深夜的小米科技园依然灯火通明,保安大叔数着打卡机里第27 个超时加班申请单,这场景像极了《资本论》里描写的场景。

谁能想到,曾经高喊“ 和用户交朋友” 的雷军,如今却被员工吐槽“ 和打工人拼刺刀” ?

深夜的小米科技园依然灯火通明,保安大叔数着打卡机里第27 个超时加班申请单,这场景像极了《资本论》里描写的场景。

#曝小米要求日均工时高于11点5#冲上热搜时,雷军微博评论区炸了——那个说着 “ 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的劳模 CEO,突然成了年轻人嘴里的 “当代周扒皮” 。

一 、从“为发烧而生”到 “让员工发烧 ”:人设崩塌只需 72 小时

雷军的公众形象崩塌速度,比 SU7 的百公里加速还快。三个月前还在央视侃侃而谈 " 企业家要善待员工" ,转眼就被曝出要求日均 11.5 小时工作时长。这记耳光不仅抽在打工人脸上,更把小米价值观按在地上摩擦。


看看网友的神总结:“以前买小米手机要抢购,现在小米员工要抢睡眠时间” 。某匿名平台员工爆料更扎心:“ 会议室改叫 ICU ,因为开会到凌晨是基本操作” 。

当 “良心企业家”标签开始掉漆,雷军那句“厚道的人运气不会太差”,此刻听起来格外讽刺。

二、品牌 危机三重奏: SU 7 车祸、高管甩锅、加班风波

小米最近像捅了马蜂窝,霉运接二连三:

1. SU7 车祸致死案还没理清,法务部就急着发声明切割责任

2. 春季新品发布会遇冷,被网友调侃 " 手机没热度就制造员工热度 "

3. 现在又爆出堪比" 当代包身工 " 的工时制度

这三个雷管同时爆炸,炸碎的不只是玻璃展柜里的 " 最佳雇主 " 奖杯。更可怕的是形成 舆情共振——社交平台上开始疯传“买小米 = 支持血汗工厂 ” 的极端言论,这对靠年轻用户吃饭的小米简直是致命暴击。

三、谁在 杀死 " 米粉经济 " ?

还记得2018 年小米上市时,雷军给首批用户发 1999 元红包的暖心操作吗?当时全网都在刷“你永远可以相信雷布斯”。如今打开脉脉,满屏都是小米员工的哀嚎:“每天通勤 3 小时,工作时长 11.5小时,睡觉成了奢侈品" 。

这种撕裂感正在摧毁品牌根基:

用户信任度崩盘 :B 站 UP 主开始制作《小米手机里的血与泪》纪录片

人才吸引力归零 :985 校招群里, " 小米工时 " 已成劝退暗号

投资者信心动摇 :港股盘面出现诡异波动,做空比例悄然攀升

最要命的是,小米引以为傲的 " 互联网思维 " 正在反噬自身 —— 当年靠极致性价比圈粉,现在却想用极致压榨降本增效,这套玩法在Z 世代年轻人眼里,比手机跑分造假更不可饶恕。

四、当狼 性文化撞上整顿职 场 00 后

小米可能还没意识到,他们面对的是怎样的一代打工人。在 00 后开始用《劳动法》怼主管的今天,强制工时排名、末位约谈这些上世纪的管理遗毒,分分钟能引爆舆论核弹。

看看其他翻车案例:

某大厂推行" 大小周 " 后,应届生毁约率暴涨 40%
某车企要求" 自愿 " 加班,被 00 后员工反手举报到劳动监察
某电商平台搞工时排行榜,结果登上知乎 " 血汗工厂 " 话题榜首

这些前车之鉴都在说明: 在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进工厂的时代,压榨式管理等于自杀式公关 。

五、雷军 还剩几张底牌?

眼瞅着小米市值蒸发 400 亿,雷军该慌的不是股价,而是人心。那个在印度发布会秀英语的憨厚形象,正在被" 黑心老板 " 的新标签覆盖。要挽回局面,至少得走三步险棋:

立即切割 :火速开除制定该制度的HR 总监(哪怕只是替罪羊)

情感补偿 :给全员发" 奋斗者津贴 " ,金额必须让网友酸到上热搜

重塑人设 :雷军亲自住进员工宿舍直播三天,还原 " 劳模 " 本色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 小米还愿意继续扮演 " 年轻人的第一个资本教训 " 吗?

凌晨两点,小米科技园的灯光依然亮着。 不知道那些被迫 " 为爱发电 " 的年轻人,是否还记得雷军2013年说的那句: "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 。如今看来,被风吹起来的不仅有猪,还有打工人眼里的血丝和黑眼圈。

当" 感动人心、价格厚道 " 变成 " 压榨人心、工时霸道 " ,小米丢掉的何止是口碑?

那是整整一代年轻人对国货之光的信仰。雷军该明白:用户能接受手机发热,但绝不接受良心发凉。

来源:白猫科技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