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正值谷雨时节,康桥街道康运社区妇联携手少儿学堂举办的【趣野小农园】在温暖的氛围中正式开园!社区书记莫秀英为小农园授牌剪彩,并在致辞中说道:“这片农园不仅是土地,更是孩子们感知生命、连接自然的‘社区课堂’。我们希望通过‘小农园’撬动‘大治理’,让传统文化在
近日,正值谷雨时节,康桥街道康运社区妇联携手少儿学堂举办的【趣野小农园】在温暖的氛围中正式开园!社区书记莫秀英为小农园授牌剪彩,并在致辞中说道:“这片农园不仅是土地,更是孩子们感知生命、连接自然的‘社区课堂’。我们希望通过‘小农园’撬动‘大治理’,让传统文化在泥土里生根,让社区教育在劳动中生长!”
四维赋能,播种成长
01.
来自台湾的幼教专家大王老师,用趣味互动带领孩子们解码“谷雨密码”:
听节气故事:讲述“仓颉造字天雨粟”的传说,解析“雨生百谷”的科学内涵。
品舌尖智慧:从香椿炒蛋的时令性,到谷雨茶“清火明目”的养生哲学。
唱农耕童谣:“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的韵律中,播种文化传承的种子。
PUBLIC SERVICE
02.
Don't be ashamed
少儿学堂王老师化身“植物导师”,开启沉浸式学习:
种子博物馆:观察不同的种子,从南瓜籽、红豆、绿豆、番茄、草莓、咖啡、青菜等多种种子,触摸生命的原始形态
育苗大揭秘:通过水培豆芽、土培凤仙花苗、西瓜苗等了解植物育苗水培、土培等不同方式。
农耕四部曲:松土→播种→覆土→浇水,20名“小农夫”拿起mini版农耕工具,像祖辈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洒下青菜籽完成首期农耕活动。
PUBLIC SERVICE
03.
在巾帼志愿者们的帮助下,孩子们以“春天”为题,用沾着泥土的小手创作诗歌与插画:
自然诗歌:孩子们以春天、悯农、谷雨节气等主题,或仿写或创作,诗歌如同春日精灵,跃然纸上。
艺术加码:孩子们用颜料,将对诗歌和春日的理解通过美术语汇,绘制在诗歌周围形成一副副生动的“诗画”。
作品展示:工作人员会将所有的“诗画”在少儿学堂的场景中进行展出。
PUBLIC SERVICE
小农园的治理大智慧
01.
“趣野小农园”的诞生,为“五社联动”模式注入了新元素:整合党群、社工、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各方职能,激活“家门口的少年宫”社区教育新生态。
02.
康运社区的本土老人均有丰富的农耕经验,他们将会作为“银龄讲师团”的新成员传授农耕技艺、少儿学堂的年轻教师团队及社区青年志愿者作为创新教育引领者协助实践,社区儿童则可通过单次、多次的活动参与获得成长,形成社区文化传承闭环。
03.
农耕实践对儿童发展的大力量
劳动教育:从握锄松土到精准播种,在梯度化农事中培养责任感与抗挫力。
科学启蒙:通过土壤检测、生长观察等环节,建立STEM思维基础。
美育赋能:将自然观察转化为诗歌绘画,自然美术作品、文创产品,激发儿童的创造力与情感表达能力。
社区归属:通过责任承包制,在“责任田”认领、成果义卖中,培育“小主人翁”意识。
供稿:康桥街道妇联
来源:农民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