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这些抗过敏药有啥区别?长期用药会产生耐药性吗?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6 09:02 1

摘要:过敏反应发作时,抗组胺药是临床常用选择。第一代口服抗组胺药有明显的中枢抑制和抗胆碱能作用,不过在临床上,第一代抗组胺药已逐渐被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替代。第二代抗组胺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镇静和嗜睡不良反应较少见。

过敏反应发作时,抗组胺药是临床常用选择。第一代口服抗组胺药有明显的中枢抑制和抗胆碱能作用,不过在临床上,第一代抗组胺药已逐渐被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替代。第二代抗组胺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镇静和嗜睡不良反应较少见。

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和依巴斯汀作为第二代抗组胺药的代表,在临床应用中各有特点。

氯雷他定

起效时间:1至3小时达峰

代谢途径:肝肾双途径代谢,肝肾功能不全者需减量

副作用:偶见头痛、口干,嗜睡发生率低于2%

小提示:氯雷他定的抗过敏效果在所有抗组胺药里相对较弱,轻中度过敏患者可以首选,如出现症状缓解不理想,需及时就诊调整用药。

盐酸西替利嗪

依巴斯汀

起效时间:1至3小时

代谢途径:经肝脏代谢,肾功能不全者可以使用

小提示:依巴斯汀中枢抑制风险较低、嗜睡作用较弱,因此对抗组胺药物中枢抑制作用敏感患者可以优先选择。

如何进行预防性用药?

对于对花粉过敏的患者,WAO(世界过敏组织)推荐在致敏花粉播散前进行预防性治疗,这样可以使药物在患者体内达到稳态浓度,形成预防屏障。在花粉浓度较高时,过敏症状则可处于可控状态。后期再根据花粉播散时间以及对症状产生的影响,遵从临床医生建议调整用药疗程。建议:在花粉季/过敏季来临前2至4周开始规律用药,每天只需口服用药1次。

长期用药会产生耐药性吗?

对于急性过敏的患者,在过敏症状得到控制以后,就可以逐渐停用抗组胺药,短期使用(通常是小于3个月)抗组胺药是不会产生耐药性的。但对于一些慢性荨麻疹、湿疹,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患者,可能需要长期口服抗组胺药,连续使用3个月以上,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耐药。表现为药物的治疗效果不如以前,此时可以考虑更换为其他抗组胺药。因此,耐药性主要是针对慢性过敏的人群来说的。

短期规范使用二代抗组胺药极少产生耐药性,但需定期进行医学评估。症状控制不良时,应及时就诊,而非盲目增加药量。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1Q3GXEDS】获取授权

来源:健康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