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中国残联与全国妇联共同遴选确定第二批70家“美丽工坊”名单,南京市高淳区固城街道的江苏青蓝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入选。“美丽工坊”残疾妇女就业项目旨在扶持一批适宜残疾妇女就近就便或居家就业的手工制作企业或机构,帮助更多残疾妇女通过劳动实现就业梦想。
近日,中国残联与全国妇联共同遴选确定第二批70家“美丽工坊”名单,南京市高淳区固城街道的江苏青蓝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入选。“美丽工坊”残疾妇女就业项目旨在扶持一批适宜残疾妇女就近就便或居家就业的手工制作企业或机构,帮助更多残疾妇女通过劳动实现就业梦想。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技能是就业的根本。近年来,高淳区固城街道聚焦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高度重视“美丽工坊”项目建设,不断创新、探索残疾妇女就业服务模式,推动残疾妇女多形式就业,打造属于她们幸福生活的“源头活水”。
走进“美丽工坊”的剪纸培训现场,老师握着学员的手,耐心讲解折纸、运剪的基本要领,并亲自示范。剪刀起起落落间,红纸翻飞,原本普通的彩纸逐渐蜕变成形态各异的精美图案。学员们从最初的笨拙生涩,到后来动作愈发流畅娴熟,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剪纸作品在指尖诞生。
一把剪刀、几张彩纸,不仅剪出了大家的幸福生活,更帮助众多残疾人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梦想。“以前总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现在我也是‘上班族’了!每天出门工作,心情舒畅,还有稳定收入能补贴家用。”禅林山村的残疾妇女濮阳锦云几个月前来到这里学习剪纸技艺,如今已能熟练运用各种剪纸技法,创作出令人赞叹的作品。
为帮助残疾妇女就地就近灵活就业,“美丽工坊”选取生产周期短、收益见效快、生产方式灵活、适合残疾妇女参与的就业项目,如剪纸、刺绣、编织等,助力残疾妇女提高家庭收入、增强致富本领和自我发展能力。
截至目前,“美丽工坊”累计培训残疾妇女60余人,辐射带动残疾妇女就业增收160余人,月均收入2000元以上。“美丽工坊”相关负责人杨巧云说:“我们通过‘美丽工坊’把残疾妇女们都聚在一起,教授适宜她们参与的手工制作、钩编技术,让她们拥有一技之长,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的同时,还能充满自豪感。”
以“美丽工坊”建设为契机,固城街道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为残疾妇女提供更多就业平台,拓宽残疾妇女就业渠道,助力残疾妇女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美好生活。据了解,江苏青蓝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多方筹资100余万元建立了“三陇残疾人之家”和“固城街道残疾人之家”阵地,帮助残疾妇女开展香包制作、非遗老虎鞋、手工布鞋和刺绣等手工制作培训,为提高全区残疾妇女家庭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公司联合高淳区残疾人联合会组织残疾妇女开展多期非遗布艺培训班,通过研发“非遗传承+家庭手工坊”教学课程,进一步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实现培训、就业、销售、创收四个环节联动,形成一体化的残疾妇女非遗就业培训产业化链条,使更多残疾妇女和残疾人家庭与非遗绳结结缘,进一步拓宽了残疾妇女就业渠道,帮助更多残疾妇女实现就业增收。
固城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美丽工坊”将坚持以服务残疾妇女就业为本,帮助残疾妇女习得技艺、获得收入,通过政府组织、企业推动和残疾妇女参与,合力推动残疾妇女在劳动中实现康复、在康复中得到成长、在成长中感受快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美丽工坊”这块金字招牌,不仅仅是对从业者的一种褒奖,更是对外展示的一个窗口。有了这块牌子,必将吸引更多的残疾人朋友加入进来,在勤劳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迈上一大步。
下一步,固城街道将从多维度深化“美丽工坊”建设:在师资强化方面,与家政服务协会、电商运营培训机构合作,引进擅长家政服务技能教学、电商直播运营指导的专业讲师,同时邀请行业资深从业者开展经验分享会,构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师资体系,保障培训的专业性与实用性。在项目拓展上,积极推进康养结合项目,依托“三陇村残疾人之家”,打造“生活照料 + 职业技能”融合模式,组织学员参与手工皂制作、农产品加工等项目,将天然植物原料与实用生活品结合,开发具有养生功效的洗护用品、健康食品等产品。此外,还将通过举办残疾人就业成果展销会、开展线上公益宣传直播等方式,扩大“美丽工坊”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爱心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携手为残疾妇女创造更优质的发展机遇。
来源:民好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