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方入冬,寒风一吹,腰椎间盘不甘示弱,立马“闹情绪”;而在高原、丘陵、湿地、矿区、盐湖等地,更是“十人九痛”。熟话说“人老腿先衰”,可如今,腰腿痛早就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不少年轻人也在办公室椅子上坐出了一身病。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南方六月,梅雨连绵,空气里湿气氤氲,老人家的膝盖早早地“抢了先”,一阵酸一阵胀,像是被谁在骨头缝里悄悄撒了把胡椒粉。
北方入冬,寒风一吹,腰椎间盘不甘示弱,立马“闹情绪”;而在高原、丘陵、湿地、矿区、盐湖等地,更是“十人九痛”。熟话说“人老腿先衰”,可如今,腰腿痛早就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不少年轻人也在办公室椅子上坐出了一身病。
不少人一听医生开了“布洛芬”,脑袋先摇得像拨浪鼓:“这不是退烧药嘛?吃这个对肾脏不好吧?伤胃吧?会上瘾吧?
”还有人干脆放下处方,回家煎起了草药,或者找个“民间高手”推拿、拔罐、刮痧一通操作,结果痛是没少,反倒落下了更多隐患。
布洛芬,一个许多人以为只在发烧时才“出场”的药,其实在骨科、风湿科、疼痛科、康复科等多个临床科室里,都是“老熟人”。但它的“多面身份”和“背后故事”,远比普通人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布洛芬的“正牌身份”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主要作用是抗炎、镇痛、退热。它最早由英国布茨药厂(Boots)在1960年代研发,初衷并非用来退烧,而是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减轻长期慢性疼痛。后来发现它对发热也有效,才逐渐“兼职”成了解热药,甚至成为许多家庭药箱里的常客。
但在老百姓的眼里,“布洛芬=退烧药”的印象过于根深蒂固。一项2023年由中国药学会发布的群众药物认知调查显示,超过68%的中老年人认为布洛芬主要用于退烧,对其抗炎镇痛功效知之甚少。这就像一个演员明明是实力派,却总被当成偶像派对待,误解从这里开始。
“闪着腰”这件事,古今中外都有记载。《黄帝内经》早就说过“肾主骨生髓”,而《本草纲目》中也提到“久坐伤肉,久立伤骨”,说明古人早就意识到腰腿痛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医学上,腰腿痛并不是一个单一病名,而是一个症状集合体,可能源自多种原因: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坐骨神经痛、骨质疏松、风湿类疾病、脊柱退行性病变、甚至肿瘤转移等。
而这些疾病的共性就是——炎症反应和神经痛机制交织。炎症像火,它烧在神经末梢上,就会让人感到刀割般的疼;神经痛像电,断断续续地放电,哪怕是轻轻一碰,也可能让患者皱眉咧嘴。
这时,布洛芬的抗炎作用便显得尤其重要。它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降低炎症、减轻疼痛。简单来说,它像个“灭火队员”,能把骨头缝里那把“鬼火”扑灭一部分。
布洛芬的副作用,大多数人耳熟能详:胃肠道刺激、肾功能影响、心血管风险等。但问题在于,这些副作用并非人人都中招,且大多数是可控的。
中国药科大学2022年发布的一项针对布洛芬安全性的研究指出,在规范剂量、短期使用的前提下,布洛芬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足1.2%,其中绝大多数为轻度胃部不适,严重的不良反应多见于长期大剂量服用或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所致。
而“布洛芬伤肾”的说法,也被最新研究纠正。2024年《中华肾脏病杂志》刊登的一项多中心临床研究显示,对原本肾功能正常的人群而言,短期使用布洛芬并不会造成肾功能明显损伤。真正需要警惕的,是那些已有慢性肾病或联合使用其他肾毒性药物(如某些抗生素、利尿药)的人群。
至于“成瘾”问题,更是无稽之谈。布洛芬不属于中枢神经抑制剂,也不激活大脑奖赏机制,与吗啡、曲马多等成瘾性止痛药截然不同。
这背后有文化、历史和医疗信息传播的多重因素。
过去几十年,尤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布洛芬曾一度以“小儿退烧药”的形象进入市场,广告铺天盖地,老百姓耳熟能详。而在农村和基层地区,很多人接触药品信息的渠道主要靠“亲戚推荐”“村医口口相传”,对药物的全面认知相对滞后。
此外,部分基层医生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解释麻烦,会直接开些“中成药”或“传统方”,而不是像布洛芬这样需要仔细说明的“西药”,进一步加剧了老百姓对它的陌生感。
还有一个细节常被忽略:很多患者在疼痛时选择“硬扛”,觉得吃止痛药是“掩盖问题”。但事实上,慢性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疾病,长期不管不顾,会形成“中枢敏化”,就像神经系统被反复敲打后变得越来越敏感,哪怕一阵风吹过也能引起疼痛感。
在湿润南方,如贵州、广西、湖南等地,气候潮湿,风寒湿邪易侵骨络,腰腿痛多为“湿寒型”,“早上像上紧的发条,中午才缓过来”。此类人群应注意保暖,避免久坐潮湿环境,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缓解急性期疼痛,同时配合温热疗法。
在高寒北方,如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地,寒风刺骨,体内血运不畅,常见“寒凝血瘀”型疼痛,表现为“冷天加重,热敷缓解”。布洛芬与局部热敷、适当运动结合,常能起到较好效果。
而在高原地区如西藏、青海,因高海拔导致含氧量低,骨质疏松发生率高,腰腿痛多因骨密度下降所致。此类患者应注意补充钙、维D,布洛芬可作为辅助镇痛手段,但不应代替骨质治疗。
虽然布洛芬是非处方药,但使用时仍有不少讲究:
空腹吃布洛芬伤胃吗?确有其事,尤其是胃肠敏感者。建议饭后服用,并避免与酒精或刺激性食物共用。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能不能一起吃?国外如美国CDC推荐,在疼痛剧烈时可以交替使用这两种药物,以减少单一药物的副作用。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布洛芬胶囊和缓释片有区别吗?有。胶囊起效快,适合急性疼痛,缓释片维持时间长,适合慢性疼痛。不要自行替换。
孕妇、儿童、老年人能吃布洛芬吗?可以,但需严格控制剂量。特别是65岁以上老年人,建议先检查肾功能再用药,并避免长期服用。
布洛芬就像一把钥匙,能否开启疼痛的“锁”,不仅看药是否对症,更看是否掌握了使用的“门道”。
误解一粒药,可能让疼痛变本加厉;理解一粒药,或许就是解开病痛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中国药学会. 2023年度居民药品使用认知调查报告[J]. 中国药师, 2024, 27(02): 321-325.
[2]中华肾脏病杂志. 布洛芬短期使用对肾功能影响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J].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24, 40(05): 412-417.
[3]中国药科大学药理研究中心. 非甾体抗炎药在慢性疼痛管理中的临床应用综述[J]. 中国新药杂志, 2022, 31(10): 1123-1129.
来源: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