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24日讯(记者 胡雪怡 通讯员 陈一诗)4月23日,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自18个国家的外籍留学生走进浏阳市大瑶镇杨花村杨花书院参加“外国友人读长沙”主题活动,在沉浸式文化体验、乡村建设对话与经典诵读中开启一场跨越国界的书香盛会。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24日讯(记者 胡雪怡 通讯员 陈一诗)4月23日,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自18个国家的外籍留学生走进浏阳市大瑶镇杨花村杨花书院参加“外国友人读长沙”主题活动,在沉浸式文化体验、乡村建设对话与经典诵读中开启一场跨越国界的书香盛会。
当天上午,杨花书院讲解员向留学生们介绍,书院为占地2286平方米的文化综合体,是长沙“图书馆+书院”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内设“杨花村乡村记忆馆”“乡创工坊”等特色空间,展示着《杨花村志》等地方文献以及村民创作的竹编、夏布非遗作品。
“这座书院让我想起开罗智慧宫,它们都是知识传播的灯塔。”参与“阅天下,邂逅图书馆之美”打卡活动后,来自埃及的宋守诚手持“阅天下游学护照”,在书院雕花门楣前盖上首枚印章。
书院外的凉亭里,留学生们系上布围裙,跟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学做清明时令的美食艾叶粑粑,揉粉、包馅、塑形……加拿大人刘京雨将制作过程称为“舌尖上的考古”,从中了解到艾草的中医药用价值。当混合着艾草清香的蒸汽弥漫开来,来自马来西亚的王佩文感叹道:“这让我想起母亲做的娘惹糕,食物真是最温暖的世界语”。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沁园春·长沙》创作100周年,留学生们学习朗诵《沁园春·长沙》。在此期间,杨花村村干部还结合多媒体投影的浏阳河实景画面,特别推介了本土诗人刘善泽的《浏水棹歌》,于山水赞歌中解读湖湘儿女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密码。
在乡村振兴主题沙龙中,中外嘉宾围绕“传统村落现代化转型”展开深度对话。杨花村通过数据可视化系统,展示了杨花村的蜕变,分享了融合发展“文化 + 旅游”新路径的探索经验。越南留学生阮陲蓉也展示了河内传统水上村落保护案例。
该活动主办方长沙市图书馆副馆长魏海燕告诉记者,该馆正在构建阅读外交新模式,通过让外籍友人在长沙读山水、读乡愁、读发展,将全民阅读推广转化为文明互鉴的生动实践。
来源:新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