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资日结”,底层劳动人民无奈的“发明”!也是为了对付无良用工者最伟大的“发明”。打改革开放之初始,拖欠农民工工资一直是个问题,之初的“包工头”还算是仁慈的,毕竟所雇之人大部分是熟人,不会把事情做得过分,所以,万一遇上了资金周转困难,要不自己垫钱,要不挨个的去
“工资日结”,底层劳动人民无奈的“发明”!也是为了对付无良用工者最伟大的“发明”。打改革开放之初始,拖欠农民工工资一直是个问题,之初的“包工头”还算是仁慈的,毕竟所雇之人大部分是熟人,不会把事情做得过分,所以,万一遇上了资金周转困难,要不自己垫钱,要不挨个的去与他人商量,至少态度还行。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民工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包工头和用工企业开始变得越来越苛刻,拖欠工资成了家常便饭。这就逼出了个智慧——工资日结。这样,即便是遇到不讲信用的老板,农民工们也能当日结清工资,不至于干了活儿分文无收。这种所谓的“发明”折射出了底层劳动人民的苦难和不公,是他们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想出来的办法。
但这日结也不是万全之策。就在前几年,有件事儿让我一直忘不了。一个农民工兄弟在建筑工地做小工,虽然答应的是日结,但到了月末,包工头说财务那边核算出了问题,工资要拖到下个月。大家心急如焚,可又能怎么办呢?只能胆战心惊,等着包工头的“下个月”兑现承诺。这样的事不在少数,搞得兄弟们精疲力竭,有苦无处说。
这种拖欠工资的事儿,不仅让农民工朋友受累,连带着他们的家人也受苦。记得有位大嫂抱着孩子来城里找做钢筋工的丈夫,满心欢喜而来,却因为没有拿到工钱,连吃饭都成了问题。不得已,只能边哭边四处借钱,两只眼睛肿得像桃子。遇到这样的事儿,谁都揪心。
再说那些包工头和老板,他们大都持有“手握钱财,心黑如墨”的态度。只要有钱,就能让工人老老实实听命,哪管他们的死活。说好的日结,一旦看穿了,不还是想拖就拖。有的工头甚至打起了歪主意,要么逼农民工借高利贷,要么用劣质材料装修费用来抵扣工资。多恶心的招数都快用尽了,却从不想想,那些都是劳动者的血汗钱。
面对这种不义之举,聪明的劳动者也开始自救,他们学会了用手机转账,学会了看工资条,学会了拍照录音,留下了维权的证据。有时还会自发组织起来,向当地劳动仲裁机构投诉,一起要回属于自己的工资。透过这些自救的行动,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日子难过,但劳动人民的力量一直在壮大。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这是一个iddles difficulties without courage and ingenuity的故事。可是,当你们看到这些疲惫的身影在工地上忙忙碌碌,却只因为一点生计而辗转反侧,你们又是怎么看的呢?在这场关于劳动与报酬的斗争里,我们能否找到更加公平和正义的解决办法?让我们一起来讨论
,探寻保护劳动者利益的道路。
来源:笑料百宝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