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事件经过来看,4月22日中午,李某前往猿辅导上班,晚上加班期间,未再回复他的未婚妻信息。未婚妻凌晨报警后,随同民警前往公司寻找,但因公司各楼层大门均有门禁,无法进入李某的办公区。直到4月23日上午,保洁员打扫卫生时发现李某在办公室,但已经没有了呼吸。
作者 | 张小河
编辑 | 宝珠
视觉 | 诺言
2025年4月23日,猿辅导武汉公司一名年仅20多岁的年轻男性员工李某,在办公室猝死,而他原计划于5月2日举行婚礼。
从事件经过来看,4月22日中午,李某前往猿辅导上班,晚上加班期间,未再回复他的未婚妻信息。未婚妻凌晨报警后,随同民警前往公司寻找,但因公司各楼层大门均有门禁,无法进入李某的办公区。直到4月23日上午,保洁员打扫卫生时发现李某在办公室,但已经没有了呼吸。
事发后,猿辅导公司以“网络故障”为由通知员工调休,引发外界对真相透明度的质疑。
据凤凰网科技报道,猿辅导回应武汉员工事件
目前,劳动监察部门已介入工亡认定,但具体结论尚待调查。
当年轻的猿辅导员工倒在婚礼前10天的工位上时,一场猝死悲剧,撕开了在线教育行业光鲜表皮下的暗疮。一个年轻生命的消逝,更折射出当前众多企业对员工身心健康的系统性忽视、企业伦理建设的落后。
一家管理苛刻的教培公司
猝死事件发生后,一名前员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班主任要负责400多个单科学生,要巡视班级上课情况、课后接受答疑,“每天从下午1点工作到凌晨”。
并且,教师还需要负责卖课,“每天晚上要群里报告进展。这些电话都要录音,公司会随机抽查录音,发现你话术不对、态度不积极,会随时私聊你,约谈话”。
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权和健康权,任何组织或他人不得侵害。劳动法也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每日一般不超过1小时,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3小时。
事实上,猿辅导加班文化严重程度,以及其员工面临的高强度工作、严苛考核和与之带来的精神压力,在行业内早已有耳闻。
早在2023年,猿辅导武汉公司就曾因“管理苛刻”被媒体曝光。据封面新闻报道,猿辅导前员工爆料称,猿辅导武汉公司加班情况严重,单日加班超过6个小时。此外,该公司日常管理异常苛刻,甚至吃饭、上厕所都需要报备,令人诧异。
据封面新闻报道,猿辅导前员工爆料称,猿辅导武汉公司加班情况严重,单日加班超过6个小时
报道出来后,猿辅导工作人员对外给出过回应:
一是,“双减” 政策后,行业压力大,加班情况在很多公司都存在。
二是,猿辅导在考虑扩招人员,进行排班轮班减轻员工加班压力;至于处罚措施,实际执行并没有员工说的那么严重。
猿辅导,究竟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这家公司创立于2012年,其创始人兼CEO李勇,曾是网易门户事业部总裁。从网易离职后, 李勇创立了粉笔网,当时它定位点评类学习社区。
猿辅导创始人李勇
2013年,“猿题库”上线,猿辅导渐渐走上了正轨。通过这项业务,猿辅导找来大量兼职的大学生和老师,在网上找卷子、录题目、做解析,人工加上考点、难度系数等参数,最初以公考、司考等成人职业考试为主,从2014年开始切入K12教育领域。
随着K12教育稳坐风口, 2015年,粉笔网业务从猿辅导正式拆分,张小龙成为CEO;很快,猿辅导的全国累计用户则突破了4亿。
此外,这家公司在技术上也取得过一些成绩。比如,自研超低延时音视频直播技术,在一些AI赛事中也获得过不错的名次。甚至小猿学练机CEO王向东在去年底公布,小猿学练机推出16个月销售量突破了100万台,单品销量为行业第一。
以教育科技独角兽著称的猿辅导,一路狂飙。猿辅导虽未上市,但企查查显示,2013年至2020年期间,猿辅导累计融资11轮,融资总额达40.52亿美元,估值高达155亿美元。
直到2021年。那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靴子落地,短时间内,教培行业掀起了一场巨大的“风暴”,包括猿辅导在内的所有教培企业,都面临着业务大幅收缩、裁员降薪的艰难处境。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数据证明了这一点。“双减”政策出台后,猿辅导员工人数从2021年春招结束的5万人,缩减至3.7万人。严格的广告投放限制和上课学段、上课时间的限制,让主做在线教育的猿辅导获客数量大不如前。
关闭和调整有合规风险的业务后,下一步怎么走,成为悬在每个教培人心中的疑问。
彼时,据业内人士向媒体介绍,留给猿辅导的是三张牌:融资留下的数十亿美元,在线教育留下的品牌口碑、广告大战中积累的原始流量。
手握这几张牌,猿辅导成为了跨界选择最出圈的那个教培企业。7200元风衣、25万月子套餐、做咖啡……都是它当时跨界转型的“杰作”。
我们是人,不是猿
而教培行业在“双减”后转型,一个事实却无法忽视:学生和家长们对课外辅导的需求,依旧旺盛。也就是说,主业上的盈利压力,导致各大企业将成本转嫁至员工了。但如今,出现了员工猝死事件,猿辅导不可能再回避。
各行各业都在说“卷”,仿佛不卷就不能活,尤其是经历“双减”的教培行业,感受或许更加深切。
今天讨论猿辅导的问题,并不是要把矛头指向某人、某家企业。事实上,这并非孤例。就在一个月前,今年的3月6日,另一家教培公司高途教育的一名员工也在出租屋去世了。时间再拉长一些,在互联网行业曾发生过多起员工猝死的事件。
我们在一件件令人痛心的悲剧里清楚地看到,企业对更大规模、更高利润的追逐,形成了一种系统性的压力,催促着员工在竞争中不断超越自我。但超载的工作直接带来健康的损耗,不知不觉中,人的健康就成为了那个被牺牲的对象。一旦如此,商业与人,在价值上就出现了扭曲。
员工在超负荷的工作量之下,透支了自己的健康
同时,此次事件既是企业社会责任的试金石,也是劳动权益保护的警示碑。《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为工伤。
湖南公言(深圳)律师事务所主任李胜春律师曾表示,该规定的关键点有两点,一是起算时间:以医疗机构初次诊断时间为准;二是“抢救无效”的认定需医疗机构出具明确结论。
此外,《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按照相关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在理想的企业伦理中,法律仅是最低标准,企业还应当主动创造促进员工身心健康的工作环境。
企业不应只对股东负责,与企业相关的人——比如员工、客户、企业所在的社区,其多方利益都需平衡、都需共赢。
再退一步说,人永远是目的,而非手段。企业没有双眼、皮肤、身体,只有人的身体“借”给了企业,一家公司才似乎有了某种意志。因此,当我们说一家企业“死了”的时候,我们说的并不代表真的有谁死了。企业不会流血也不会哭泣,受伤的只有人,生病的也只有人。
事件发酵同期,小红书、美的、大疆等企业宣布取消“大小周”或强制下班,形成“反内卷”趋势。这些都是积极的现象,但猿辅导员工猝死一事,犹如晴空霹雳,它揭示了在当下这个“疲劳的社会”里,企业对个体生命的尊重,还远远不够。
小红书宣布取消“大小周”/图源:小红书全员信
对于猿辅导员工的猝死,有网友评论道,“他本该在婚礼接受祝福,而非在加班中告别”。而社会对劳动者保护意识的警醒,也本不应该用一桩刺眼的公司丑闻、一个生命的离去当作前提。
能让猿辅导成为猿辅导的,是人,不是猿。
来源:乘风破浪的漂流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