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川汇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研发驱动型的综合制药企业,在肿瘤创新药和优质仿制药领域持续发力。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在营业收入、净利润等关键指标上呈现出显著变化。其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长262.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132.78
四川汇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研发驱动型的综合制药企业,在肿瘤创新药和优质仿制药领域持续发力。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在营业收入、净利润等关键指标上呈现出显著变化。其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长262.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132.78%,这些数据背后反映了公司怎样的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值得深入剖析。
财务关键数据解读
营收稳健增长,市场拓展成效初显
2024年,汇宇制药营业收入为1,094,382,336.85元,较上年同期的927,075,092.41元增长了18.05%。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国际业务在欧洲、北美及新兴市场普乐沙福注射液、多西他赛注射液的销售增长,以及国内业务中奥沙利铂注射液的销售增长。从地区来看,国内销售收入约9.28亿元,同比2023年增长率为10.12%;国外销售收入约1.66亿元,同比2023年增长率达到97.12%,国外业务增长迅猛,显示出公司国际化战略的初步成功。
年份营业收入(元)同比增长2024年1,094,382,336.8518.05%2023年927,075,092.41-净利润大幅提升,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5,390,295.30元,上年同期为139,785,741.88元,增长幅度高达132.78%。这一增长一方面源于营业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公司在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提升上可能取得了一定成效。不过,需要关注的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2,117,061.3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9.55%,与净利润的增长幅度存在较大差距,说明公司净利润增长部分依赖非经常性损益。
年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同比增长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同比增长2024年325,390,295.30132.78%92,117,061.3039.55%2023年139,785,741.88-66,010,570.30-基本每股收益翻倍,股东回报显著提高
基本每股收益为0.77元,相较于2023年的0.33元增长了133.33%。这主要是由于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使得股东的每股收益得到显著提升,反映了公司盈利能力的增强对股东回报的积极影响。扣非每股收益为0.2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50%,与基本每股收益增长幅度的差异,再次印证了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
年份基本每股收益(元)同比增长扣非每股收益(元)同比增长2024年0.77133.33%0.2237.50%2023年0.33-0.16-费用分析:结构有变化,研发投入仍关键
费用整体情况:销售费用增长,研发费用略有下降
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为431,089,814.91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996,91万元,增幅19.38%,主要系学术推广活动及宣传增加所致。管理费用为80,468,747.88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00.78万元,增幅5.24%,主要因折旧费用增加。研发费用为327,724,906.96元,较上年减少3.82%,主要是研发项目物料消耗及职工薪酬同比减少。财务费用为-22,119,940.52元,主要系存款利率下调募集资金利息同比减少以及银行借款增加导致利息支出增加所致。
费用项目2024年(元)2023年(元)变动比例变动原因销售费用431,089,814.91361,120,674.8819.38%学术推广活动及宣传增加管理费用80,468,747.8876,460,918.515.24%折旧费用增加研发费用327,724,906.96340,758,086.58-3.82%研发项目物料消耗及职工薪酬同比减少财务费用-22,119,940.52-41,802,213.79-存款利率下调募集资金利息同比减少以及银行借款增加导致利息支出增加销售费用:学术推广主导,市场推广力度加大
销售费用中,学术推广费为357,644,008.15元,占比高达83.00%,是销售费用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这表明公司在市场推广上持续发力,通过学术推广来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然而,如此高比例的学术推广费用,其投入产出比需要持续关注,若不能有效转化为销售增长,可能对公司利润产生压力。
销售费用项目2024年金额(元)占销售费用总额比例学术推广费357,644,008.1583.00%职工薪酬42,440,376.3910.00%药品注册证书年费13,368,615.673.00%差旅及业务招待费8,227,225.922.00%其他9,409,588.782.00%研发费用:强度仍高,关注后续创新动力
研发投入总额为346,209,471.02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1.64%,虽然较上年38.48%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较高水平。其中创新药研发投入超过1.33亿元,较上年增长26%。公司在研I类创新药项目有14个,包括双靶点小分子项目、三抗/ADC生物药项目,并有5个改良型新药项目。研发投入的结构调整,可能是为了优化研发资源配置,但在竞争激烈的医药市场,研发投入的持续稳定至关重要,否则可能影响公司未来的创新动力和产品竞争力。
年份研发投入总额(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创新药研发投入(元)较上年增长2024年346,209,471.0231.64%超1.33亿26%2023年356,718,043.1938.48%--现金流:经营现金流大幅改善,投资与筹资有波动
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幅增长,经营质量提升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2,955,594.91元,较上年同期的66,932,697.85元增长262.98%,主要系销售收入增加所致。这表明公司经营活动的现金创造能力显著增强,经营质量得到提升,有利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为公司的研发投入、债务偿还等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年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同比增长2024年242,955,594.91262.98%2023年66,932,697.85-投资活动现金流:流入增加,关注投资方向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0,457,476.12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711.00万元,增幅15.9%,主要系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同比减少所致。这显示公司在投资策略上有所调整,减少理财产品投资可能意味着公司有其他更具战略意义的投资方向,需要关注公司后续的投资布局及其对公司长期发展的影响。
年份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同比增长变动原因2024年270,457,476.1215.9%购买理财产品同比减少2023年233,347,523.49--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转负,关注偿债压力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6,299,493.50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0,859.77万元,主要系公司报告期银行贷款变动所致。这表明公司在筹资方面可能面临一定调整,筹资净额转负可能意味着公司需要偿还较多债务或减少了外部融资,需关注公司后续的偿债压力以及是否有进一步的融资计划,以确保公司资金链的稳定。
年份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同比变化变动原因2024年-86,299,493.50减少20,859.77万元银行贷款变动2023年122,298,196.44--风险提示:内外因素交织,发展需谨慎前行
创新研发风险:周期长、投入大、监管严
医药行业创新研发具有环节多、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的特点,产品从研发到上市常常需要耗费10年以上的时间。新药审评和监管政策不断变化,国家对于新药开发中各阶段的审评标准也不断提高,给公司新药研发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若公司研发项目未能按计划推进或研发失败,将对公司未来的产品布局和盈利能力产生重大影响。
市场竞争风险:国内外药企夹击,份额或受挑战
以辉瑞、罗氏、诺华等为首的国际药企在国内大部分用药领域仍占据着主导地位,国内医药企业研发及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以恒瑞医药、正大天晴等为首的国内企业也在快速发展。公司在售主要产品受到来自江苏豪森、齐鲁制药等国内公司竞品的竞争。如果公司未来无法在研发、生产、销售各方面保持一定的优势,将面临主要产品市场份额及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
政策风险:集采、医保目录调整影响大
在2023至2025年以至未来几年国家集采常态化的情况下,公司产品面临在国家不同批次集采中首批次中标和多轮次续标中销售价格下降、中选区域减少导致的单产品销售收入降低的风险,进而导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大幅下降或大幅波动。国家医保目录会不定期根据治疗需要、药品使用频率、疗效及价格等因素进行调整,公司已列入医保目录中的产品或适应症若被调出目录,或公司开发出的新产品或产品的新适应症未能成功被列入医保目录,则可能导致相关产品的销售不能快速增长或者销售额出现下降。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