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贸职院创新“44521”志愿服务模式 培育新时代青年担当使命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6 14:19 2

摘要:志愿服务作为思政教育实践育人的重要构成,是高职院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必要途径,同时也是高职学生提升思想、升华精神的重要方式。

志愿服务作为思政教育实践育人的重要构成,是高职院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必要途径,同时也是高职学生提升思想、升华精神的重要方式。

在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志愿服务不仅是学生践行社会责任的窗口,更成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学校创新构建“44521”学生志愿服务育人模式,通过四维目标引领、四类服务支撑、五步实施路径、两个平台保障和一个评价体系,构建起全员参与、全程育人、全方位协同的志愿服务工作新格局,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探索出有效路径。

四维目标

锚定育人方向

该模式以“知识传播、技能培养、社会贡献、个人成长”四大核心目标为引领,将志愿服务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

在“青春助农行建功新重庆”抢收青菜头志愿服务活动中,学校每年组织师生志愿者帮助农户抢收青菜头,助力涪陵百亿榨菜产业发展。活动中,志愿者们既将农业知识传递给农户,又通过实践深化对乡村振兴的理解,生动诠释了知识传播与社会贡献的双向赋能。

学校也将此类活动纳入“劳动+”融合育人体系,让田间地头成为思政大课堂。

四类服务

激活实践动能

学校创新打造“专业服务型、公益倡导型、社区服务型、紧急响应型”四类服务形式,形成多层次服务矩阵。

学校车辆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利用专业特长,免费为车主进行车辆检测保养,体现专业服务型志愿活动的精准对接;该模式培育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星途启航——心智障碍儿童艺体赋能融合教育”,由具有艺体专业特长的学生通过排舞运动赋能心智障碍儿童康复训练,荣获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重庆赛区选拔赛金奖、全国总决赛三等奖。

数据显示,学校累计注册志愿者近10万人,年均志愿服务时长突破2万小时,服务领域覆盖20余个类别。

五步路径

确保实施成效

通过细化“五个实施步骤”构建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运行闭环,学校形成了“需求洞察-资源整合-精准供给-过程管控-迭代升级”的螺旋式提升机制,构建起可复制推广的志愿服务管理范式。

两个平台

提供坚实保障

学校积极打造线上+线下的双平台运行机制。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改革,以“志愿云”“志愿山城”、学校二课平台、学校团委新媒体矩阵等线上平台作为重要支持手段,发挥数字化赋能、高效互联的关键作用。

同时,学校积极与重庆市涪陵区、南川区、巫溪县等区县的街道社区、中心血站、养老机构、特教学校等30余家单位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通过实体支撑和深度体验的方式,为志愿服务提供了更加直接有效的服务渠道。

评价体系

激发学生动力

学校积极整合“第二课堂成绩单”,建立包括服务时长、服务质量、社会影响等多维度的志愿者评价体系。通过定期考核、表彰先进等方式激励优秀志愿者;同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优化志愿服务项目和服务形式,不断提升整体服务质量和社会影响力。

在这一模式的培育支持下,近年来学校涌现出一大批志愿服务典型项目和先进个人,荣获国家级、省部级以上荣誉136项。志愿服务工作经验先后在重庆市中青班学员干部论坛、涪陵区五四主题活动中进行交流分享。多家权威媒体对学校优秀青年志愿者余秋朋、罗刚、周子卿等人的志愿服务事迹进行报道。(戴晓伟、肖冲)

来源:英语学习四书五经首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