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越南工贸部近日发布第09/CT-BCT号指示,旨在加强对商品原产地检查与监管的国家管理,以应对新形势的挑战。众多企业认为,此举非常必要且及时,有助于在进口市场日益收紧原产地规则的背景下,维护越南商品的声誉。
越南工贸部近日发布第09/CT-BCT号指示,旨在加强对商品原产地检查与监管的国家管理,以应对新形势的挑战。众多企业认为,此举非常必要且及时,有助于在进口市场日益收紧原产地规则的背景下,维护越南商品的声誉。
从纱线到木材开采坐标,全程透明
随着贸易战爆发,贸易救济调查带来的风险使许多诚信企业受到牵连,商品原产地管控日益受到关注。据工贸部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越南遭遇美国和欧盟发起的3起反规避税调查,涉及商品包括木材、钢材和鞋类。这些被调查企业的共同点是原产地追溯文件不完整、不透明。
东亚铁厂工人在检查钢卷,确保在出厂前可完整追溯货物信息。图片来源:黄雄
为了应对这一风险,工贸部要求进出口局及相关单位升级电子原产地证明系统(eCoSys),增加异常预警功能、控制原产地证书签发频率,并提升数据验证能力。这是商品原产地管理迈向现代化的数字化转型关键步骤,旨在确保透明的同时不干扰合法供应链。
从生产实践来看,各行业协会均承认,原产地透明已成为继续维持在发达市场份额的“硬性要求”。以纺织服装业为例,该行业是越南的主要出口产业之一。越南纺织服装协会(VITAS)警告称,企业必须满足来自美国和欧盟关于原材料来源与劳工标准的新要求。尤其是美国的《反强迫劳动法》和欧盟的新规定,要求溯源到具体的纱线来源。由于越南纺织品的大部分原辅料仍依赖从中国进口,企业必须建立透明的供应链,才能避免被市场淘汰。
胡志明市企业协会主席阮玉和指出:“如果企业将溯源视为一种应付手段,那就会很快被供应链淘汰。因此,在新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必须认真落实商品溯源。如果遇到困难,应及时向协会或政府部门反映,以寻求解决办法。只有严格执行溯源制度,才能保护企业本身,并助力越南商品可持续发展。”
同样,越南木材行业也正面临欧盟关于森林砍伐禁令(EUDR)以及VPA/FLEGT协定中的新挑战。据越南木材与林产品协会介绍,企业不仅要证明木材来源合法,还需提供采伐坐标、生产方式及第三方认证。“如果没有坚实的内部控制系统,仅一个小错误就可能导致整批货物被退回。”协会代表如此警告。
与此同时,越南钢铁行业则是贸易救济风险的典型代表。越南钢铁协会表示,仅在过去五年中,该行业就已面对超过80起来自进口国的调查案件。
溯源追踪:再难也要做
早在工贸部发布09/CT-BCT号指令之前,一些企业就已经着手投入,重视商品来源透明化。以和发荣国钢铁为例,正因成功证明其原材料和生产过程完全在本国进行、与正在接受调查的市场无关,才获得欧盟的免税待遇。
Vinamilk员工在仓库检查产品批次上的溯源二维码。图片来源:黄雄
西贡农业总公司总经理范设和表示:“我们从种苗、饲料到屠宰全流程把控,不仅保证了产品质量,更是对每一批产品来源的有力证明。凭借这一闭环模式,公司产品受到日本和韩国多家分销系统的高度评价,在贸易防卫审查方面也未遇障碍。”
奎星食品公司商务部主管范碧芳女士指出,从种植区到加工厂全面规范出口文件,不仅是要求,更是实质性的竞争优势。越南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并非成本或竞争,而是如何熟悉并讲好产品溯源的故事。国际消费者除了关心价格和外观,还想知道产品来自哪里;讲得真实、讲得动人,才能有效传播。
“我们公司已经将溯源文件从种植区到加工厂全部标准化。所有生产流程说明、质量检验、无添加剂证明等资料都被妥善保存,随时可提供。即便合作方尚未提出要求,我们也必须事先准备。因为要进入日本或美国的超市,溯源文件比包装还重要。”范女士说。
在越南加入超过15项自由贸易协定(FTA)的背景下,从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到欧盟-越南自由贸易协定,商品来源透明化已成为享受关税优惠、避免贸易防卫措施的先决条件。产品原产地可能决定整个行业的命运,因此企业今天的选择,将决定明天的竞争力。主动开展商品溯源正是越南企业稳固市场份额、提升价值并可持续拓展全球市场的关键所在。
来源:中越之家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