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在近日,英国权威媒体BBC发表了一篇《为什么北京在关税问题上不让步?》的文章,向美国剖析我国为何在“关税大棒”下不服软,反而敢于以牙还牙,说的是有理有据,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
果然最了解中国的不是别人,正是关税战中我国的对手!
就在近日,英国权威媒体BBC发表了一篇《为什么北京在关税问题上不让步?》的文章,向美国剖析我国为何在“关税大棒”下不服软,反而敢于以牙还牙,说的是有理有据,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
“中国有这个实力,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
BBC有关报道
BBC到底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它到底看透了中国什么优势?
自从2025年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后,全球经济就面临着严峻挑战,美国希望通过提高关税来限制中国的发展,并迫使中国在贸易上让步,但他们低估了中国经济的抗压能力,也没料到中国会果断采取反击措施。
特朗普单方面期盼中国能够“认输”,他坚信美国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可以迫使中国像过去的日本那样,最终在外力作用下做出让步。
然而他翘首以盼的不是中国低头的消息,而是中国发出的反击信号,中美的贸易战也至此升级,开始进行“关税对轰”。
地球另一边,英国广播公司(BBC)的资深国际事务记者詹姆斯·帕尔默,也关注着这场贸易战,并试图理解它更深层的原因。
帕尔默与很多西方记者不同,他1978年出生在曼彻斯特一个普通家庭,父母是历史老师和护士。
从小帕尔默就对亚洲历史文化非常感兴趣,大学时他选择了谢菲尔德大学的历史专业,专门研究中国近代史。
毕业后他先在中东报道了伊拉克战后重建,然后于2002年来到北京,开始了对中国长达23年的观察研究,这段特殊的经历让他对中国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的来龙去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中国,他住在北京东城区狭小的老胡同房子里努力学习中文,通过与邻里街坊的日常交往,一点一滴地积累知识,渐渐说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正是这些宝贵的经历,让他的报道拥有了不同于其他人的深度和视角。
帕尔默的文章不人云亦云,也不刻意讨好任何一方,他重视事实用数据说话,让人信服。
2025年4月,他发表了《为什么北京在关税问题上不让步?》的文章,清晰地解析了中国在关税博弈中坚持原则的原因,引起了广泛关注。
文章中肯定了中国在关税战中的实力,并且声称“从各个角度看,中国手上都有选项”,所以中国不向特朗普低头的原因很简单:中国根本不需要这么做。
风闻新闻2025.04.12相关报道
在文中,他指责特朗普“一直向其支持者夸口,只要对中国加征关税,就能轻易迫使中国让步,但事实证明这种说法极为误导”,这句话简直一针见血,特朗普的“大饼”画的再大,在中国的实力面前也无可奈何。
中国港口
中国和欧盟就电动汽车价格问题进行商谈,与金砖国家一起建立数字货币结算系统,这些行动挑战了美元的主导地位,也改变着全球经济规则。
越来越多的国家包括沙特、巴西等能源大国,开始使用人民币结算能源贸易,表明人民币在国际上越来越重要,同时也说明全球经济正在发生重大转变。
4月9日美国将关税大幅提高到125%,中国并未因此让步,反而表现出更强的对抗决心。
美国智库判断失误,他们错误地认为中国的战略忍耐是一种软弱的表现,并且没有充分估计中国经济所具有的强大承受能力和应对措施。
此外中国还限制稀土出口,暂停购买波音飞机,这些反击都让美国企业感到压力。
观察者网2025.04.21《中国限制稀土出口,业界警告车厂恐在数月内停产》
中国商务部发布的白皮书系统阐述了中国在中美经贸关系中的立场和策略,并首次公开了稀土管制、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等应对方案,让美国有些措手不及。
中国的反制能力被低估,促使中国采取更加坚决的行动来维护自身利益。
历史经验表明,对抗和冲突只会让双方都受损,没有好处,所以说合作共赢才是正道,中美两国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世界经济的未来走向如何?这不仅仅是中美两国的事情,更需要全世界共同思考和承担责任。
要实现和平发展,中美两国需要共同付出努力,其他国家也应该贡献智慧和力量,各国携手,才能塑造更加繁荣稳定的全球经济格局。
信息来源:
1.风闻新闻2025.04.12《BBC暴力讨薪新作,“中国不向特朗普低头,因为无需这么做”》
3.观察者网2025.04.21《中国限制稀土出口,业界警告车厂恐在数月内停产》
来源:柯静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