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被罚4268万,700多个达人牵扯其中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5 00:26 2

摘要:一所名为惠州高赋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赋帅公司”)的MCN机构,伙同不法中介通过虚开发票、偷税、骗补、设立空壳公司等方式,为旗下700多名主播偷逃个人所得税3200多万元,同时,公司少缴各项税费合计约2100万元。

4月21日,国家税务总局通过央视曝光一起偷税大案。

一所名为惠州高赋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赋帅公司”)的MCN机构,伙同不法中介通过虚开发票、偷税、骗补、设立空壳公司等方式,为旗下700多名主播偷逃个人所得税3200多万元,同时,公司少缴各项税费合计约2100万元。

截图源自央视网视频号

对此,惠州市税务稽查局依法对高赋帅公司作出追缴税款、滞纳金并处罚款的决定,处罚金额高达4268万余元。

尽管偷逃税一直是监管层面的严打对象,但仍有部分企业铤而走险,其中不乏一些头部达人。仪美尚进一步梳理发现,除偷逃税以外,今年以来,有不少头部达人还在一些新雷区“翻车”。

帮助700多名主播偷逃税

涉案MCN机构被重罚

公开信息显示,高赋帅公司成立于2015年4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曾于2023年被认定为“A级纳税人”。

截图来自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网站

在某知名招聘网站上,高赋帅公司在简介一栏描述自身为“全国头部公会”、“讲实力干实事:搞钱”、“线下大型团播”和“月流水5000万直播间50多个”等。

但就在不久前,国家税务总局惠州市税务局稽查局接到线索,高赋帅公司纳税记录存在异常。

税务局发现,高赋帅公司一年营业收入2.01亿,旗下活跃主播700多人,但税务系统里却没有代扣代缴个税的记录。

经查,高赋帅公司将网络平台收到的直播打赏收入,伪装成“信息技术服务费”,打给在外地某产业园里成立的10家空壳公司,由空壳公司把钱打给内部员工,再由员工把钱分发给数百个高赋帅公司签约主播的个人账户。

而正常流程是网络平台把打赏资金转给MCN机构后,MCN机构再转给主播,同时按“工资”或“劳务报酬”为主播代缴个人所得税。

经过高赋帅公司的上述操作,将本应付给主播并缴纳税款的工资,伪装成向空壳公司购买技术服务的资金,并给空壳公司开一张虚假发票,由此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为旗下主播偷逃税的同时,减少公司应缴的增值税。

而上述空壳公司,是由一家与高赋帅公司“合作”的财税中介机构广州玖亿财税顾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玖亿”)协助注册。空壳公司注册地产业园有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会向园区企业按比例返还所缴纳的税款。通过这些空壳公司,广州玖亿获得地方奖补3000余万元。

在掌握大量事实证据后,监管部门将数十名犯罪嫌疑人进行了抓获,并对高赋帅公司追缴税款、滞纳金并处罚款4268.69万元。广州玖亿也因虚开增值税发票,其主要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抓获并移送检察院起诉。

翻车“前仆后继”

直播行业有多少雷区?

事实上,在直播行业,类似高赋帅公司这样的案件并不鲜见。而从今年“翻车”主播的违规原因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偷逃税屡查屡犯

截至目前,已有多个知名主播、大V因被曝涉嫌偷逃税。典型如3月,网络大V司马南涉嫌偷税,被追缴税费款、加收滞纳金、罚款共计926.94万元。4月初,情感主播“曲曲大女人”因偷逃税款,被依法追缴税费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758万元。

据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仅2024年,税务部门在对169名网络主播开展检查时,累计查补收入8.99亿元;检查涉嫌虚开骗税企业6.18万户,认定对外及接受虚开增值税发票等619.08万份,挽回出口退税损失145.33亿元。

2.虚构人设和故事,为攫取流量不择手段。

昨日,多名网友发帖表示网红滕顺强夫妇账号被封,截图显示其账号由于违反《抖音社区自律公约》的相关规定,已被封禁。

最开始,滕顺强夫妇以“底层夫妻努力生活”的形象进入大众视野,但很快,他们的直播间不断上演“传染病”传闻、夫妻争吵戏码,让流量在变现的同时开始变质。此前,滕顺强的账号上,有数十条辟谣视频,并多次就各种事情公开道歉。不过,评论区的网友质疑是剧本演绎。

事实上,被流量反噬的网红不在少数——去年,曾拥有4000万+粉丝的网红“猫一杯”,因编造摆拍“秦朗丢作业”故事,账号被封,个人被处罚,旗下服饰品牌终止经营;网红医生“老陶说真话”捏造为突发脑血管爆裂的朋友做急救的故事,账号被无限期封禁;百万粉丝网红“小小努力生活”,捏造悲惨身世博取流量,最终被抓获。

3.违背公序良俗,行为出格触犯法律

4月17日,快手千万粉丝主播“阿浩不忘初心”直播间突遭封禁。

公开信息显示,“阿浩不忘初心”为了推销直播间的减肥药,上演了一出出令人不适的戏码——女主播20分钟吞下30个毛鸡蛋;一群瘦骨嶙峋的女子撩起衣服,露出肋骨分明的腹部;对肥胖女性进行无情的羞辱,将她们比作“猪”;女主播吃三文鱼时扭动身体,掰开条状食物发出暧昧声响,甚至用驴鞭等食材打擦边球……事实上,在此番被封禁之前,其直播间半年内已被警告7次。

截图来自法治进行时抖音账号

4.直播带货涉虚假宣传、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

前不久,多名百万粉丝网红主播连同背后的团队,因推荐售卖非法添加了药物成分的“魔芋魔法豆草本果蔬压片糖果”,被警方“一锅端”,至少超32人被刑拘,15个相关直播间被关停。

经调查,上述“减肥神药”均含有“布噻嗪”成分,其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和水肿,但不当服用会造成大量脱水,长期服用会导致严重健康问题。不法商家利用这一成分的特性,制造“快速减肥”假象。

北京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总队组织相关专家对“布噻嗪”的性质及危害性进行论证后,最终将“布噻嗪”定为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相关“网红”主播的行为也涉嫌构成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2024年11月,专案组在江苏、广州、安徽、湖北、山东、天津等8省11市同步收网,警方对包括多名百万级粉丝“网红”主播在内的32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查扣问题减肥产品7万余粒。

纵观这些直播翻车的“雷区”,其实并不难规避,但翻车主播“前仆后继”,或与在流量和利益的驱使下,主播将违规当作“流量密码”有关。

不过,随着《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法规的落地,以及即将出台的《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的实施,直播电商、达人乃至平台端的违规乱象有望被进一步遏制。

来源:仪美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