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类人,不能少吃盐,还要多吃盐!医生提醒:1个病例引发的思考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6 19:18 2

摘要:夏日的杭州,烈日炙烤大地,空气里弥漫着知了的鸣叫。75岁的老张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进社区医院的诊室,脸色苍白,额头冒着虚汗。他的儿子小张扶着他,满脸焦急:“李医生,我爸这两周老说没力气,昨天还吐了,差点晕倒!是不是高血压药吃多了?”李医生翻开老张的病历,皱了皱

夏日的杭州,烈日炙烤大地,空气里弥漫着知了的鸣叫。75岁的老张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进社区医院的诊室,脸色苍白,额头冒着虚汗。他的儿子小张扶着他,满脸焦急:“李医生,我爸这两周老说没力气,昨天还吐了,差点晕倒!是不是高血压药吃多了?”李医生翻开老张的病历,皱了皱眉,目光停在“低钠血症”的检查结果上。他问:“老张,最近吃盐少了?”老张点点头:“听说盐吃多血压高,我儿媳妇做菜都不放盐了。”李医生叹了口气:“老张,你这低钠血症,就是盐吃太少闹的!有些人不能少吃盐,还得适当多吃!”老张父子一脸震惊:“啥?高血压还得多吃盐?这咋回事?”

老张,75岁,退休前是杭州一家国企的电工,干了40年体力活。他身高1.68米,体重65公斤,瘦高个儿,脸上皱纹刻满了岁月痕迹。他有10年高血压史,平时吃氨氯地平氢氯噻嗪(一种利尿剂),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左右。他不抽烟,酒喝得少,爱吃咸菜和腌鱼,饮食偏咸。最近,他有点脂肪肝,体检时血脂偏高,医生让他少吃油腻。老张睡眠一般,每晚5-6小时,常觉得乏力。他家住老小区,夏天爱坐在院子里乘凉,汗流得多。最近两个月,儿媳妇听信“少盐护心”的说法,家里菜几乎不放盐,老张却越来越没精神,甚至出现了恶心、呕吐。带着满腹疑问,他来找“科普老李”——那位诊室里幽默风趣的李医生,想弄清楚:盐到底该咋吃?

老张是地道的杭州人,年轻时干电工,爬高下低,身体硬朗。退休后,他的生活慢了下来,早上遛鸟,下午打牌,晚上看看《新闻联播》。高血压是他的“老朋友”,10年来靠药控制,没出大问题。他饮食口味重,咸鸭蛋、酱瓜是饭桌常客,儿媳妇却觉得“盐是健康杀手”,最近把家里的盐罐子藏了起来。老张的健康状况不算差,除了高血压脂肪肝,其他指标正常,血糖6.2 mmol/L,肾功能良好。但他夏天出汗多,体力活动不少,家里又严格限盐,身体开始“抗议”。这次的乏力、呕吐吓坏了全家,小张翻出父亲的化验单,看到“血钠128 mmol/L”(正常135-145 mmol/L),才知道事情不简单。他急问李医生:“我爸这低钠血症咋来的?吃盐真能救命?”

老张的困惑很常见。很多人一听“高血压”,就觉得盐是“洪水猛兽”,恨不得一点不吃。可李医生的话让老张父子傻了眼:有些人不仅不能少吃盐,还得适当多吃!这到底是咋回事?今天,咱们就借老张的病例,聊聊吃盐的科学真相,哪些人得“多吃盐”,咋吃才健康。

诊室里,李医生拿出一张电解质检查单,指着老张的“低钠血症”结果说:“老张,你这病,盐吃太少是主因!高血压患者大多要少盐,但你这种情况,得适当多吃。”老张瞪大眼睛:“李医生,盐不是涨血压吗?咋还让我多吃?”李医生笑笑,拿出一张钠代谢示意图,娓娓道来:“盐不是‘坏蛋’,关键看谁吃、咋吃。3类人不能少吃盐,还得适当多吃。咱们从你这病例说起,慢慢掰扯清楚。”

(氯化钠)是人体必需的调味品,其中的是维持生命的关键电解质。在体内的作用包括:

维持血压:调节血管内液体平衡,防止血压过低。神经传导:帮助神经信号传递,肌肉收缩。体液平衡:保持细胞内外水分均衡,防脱水。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健康成年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为5-6克(约一小勺)。但高血压患者常被建议降到3-4克,因为摄入过多会增加血容量,推高血压。数据显示,60%以上中国高血压患者对钠敏感,少盐可降低5-10 mmHg的血压。

“可少盐不是绝对的!”李医生说,“老张,你用了利尿剂,尿里排了太多,又严格限盐,血钠掉到128 mmol/L,身体就‘罢工’了。”他补充:“低钠血症很危险,3类人得特别注意多吃盐。”

低钠血症是指血钠浓度低于135 mmol/L,常见于老年人、高血压患者或用利尿剂者。症状包括:

轻度(130-135 mmol/L):乏力、头晕、食欲差。中度(125-130 mmol/L):恶心、呕吐、嗜睡。重度(

老张的病例就是典型。75岁的他,2个月前因血压波动(160/95 mmHg),当地医生加了氢氯噻嗪(利尿剂)。利尿剂通过增加尿液排出和水,降低血压。但老张平时血钠偏低(检查显示每天吃4.8克盐,略低于推荐量),又严格限盐,钠流失过多,导致低钠血症。他出现乏力、呕吐、意识模糊,幸好送医及时,补钠治疗后转危为安。

李医生说:“老张,你的利尿剂不能随便用,盐也不能一刀切少。得补到每天6-8克,血压还得监控。”

李医生列出3类需要适当多吃盐的人群,帮老张父子解惑,也提醒大家:

存在低钠血症的老年高血压患者

每天食盐6-8克(约1.5小勺),遵医嘱。

血钠(每周1次),保持135-145 mmol/L。

吃含钠食物:咸菜、酱豆腐,适量即可。

利尿剂加速排出,限盐加剧低钠血症

研究显示,10%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因限盐过度出现低钠血症,严重者住院率增30%。

老年人(>65岁),肾脏调节能力下降。

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呋塞米)的高血压患者。

伴有慢性病(如心衰、肾病),流失多。

老张的教训:严格限盐+利尿剂,差点要命。

3、存在体位性低血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

每天食盐6-8克,配合多喝水(1.5-2升/天)。

避免快速起立,穿弹力袜,防摔倒。

定期测血压,防过高。

体位性低血压因血容量低,起立时脑供血不足。

适量增(6-8克/天),增加血容量,缓解头晕。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研究:适量增盐可改善30%患者症状。

老年人,起立时头晕、眼花(体位性低血压)。

高血压,用多种降压药,血容量不足。

老张起床常头晕,增盐后症状减轻。

平时出汗多的体力劳动者

每天食盐8-10克,喝淡盐水(0.9%浓度)。

吃含钠食物:酱肉、腌黄瓜,适量补充。

监测血压,防过高。

汗液含,流汗多导致流失,易乏力、抽筋。

数据显示,夏天重体力劳动者每天流失可达3-5克。

户外工作者(如建筑工、快递员),夏天汗流多。

运动员或重体力劳动者,随汗液流失。

高血压,但无心肾疾病。

老张年轻时干电工,夏天出汗多,适当吃盐精神好。

小张听完,惊讶:“李医生,我爸这盐得加回去?多少合适?”李医生说:“老张现在每天6-8克,菜里加点盐,腌菜少吃点,血压别超150/90 mmHg就行。”

老张问:“我以前吃盐多,血压高。现在加盐,不怕血压飙?”李医生解释:“吃盐得因人而异,3类人多吃盐有理,但也得避开误区。”他列出常见错误:

一刀切少盐:老张盲目限盐,忽略低钠血症风险。忽视药物利尿剂降压药影响代谢,需医生指导。只看盐量:隐形盐(酱油、味精、咸菜)易超标,得算总摄入。不查血钠低钠血症早期无症状,需定期化验。

“老张,你的24小时尿钠法测出每天4.8克盐,太少了!加到6-8克,查查血钠,血压也得盯着。”李医生叮嘱。

吃盐的科学方法

李医生给老张开了个“吃盐指南”,也适合3类人群:

精准摄入

24小时尿钠法点尿法测每天盐摄入,调整到6-8克。

一小勺盐(2克),分早中晚菜里加。

选对食物

天然含钠:海带、紫菜、瘦肉。

适量调味:酱油(10ml≈1克盐)、咸菜(少量)。

多喝水

每天1.5-2升水,防浓缩,护肾。

夏天出汗多,喝淡盐水补充。

定期检查

每月查血钠肾功能,防低钠血症

每周测血压,记录早晚数值。

遵医嘱

利尿剂用量、种类,医生说了算。

血压波动大,及时复诊。

老张记下这些,乐了:“李医生,我这盐罐子能拿回来了!不过得悠着点。”

李医生补充了个“健康处方”,让老张少生病,也适合大家:

吃得均衡

少吃油腻,多吃蔬果,护心肾。

、钾平衡,西兰花、香蕉补钾。

多运动

每天散步30分钟,增强心肺,稳血压。

夏天出汗多,及时补盐水。

睡好觉

每晚7-8小时,身体代谢好,平衡稳。

4、减压力

听戏、养花,开心点,血压更稳。

5、戒烟限酒

烟酒伤血管,戒了高血压好得快。

6、定期体检

每年查血钠肝肾功能,问题早发现。

老张信心满满:“李医生,我这血压、血钠都得管好,争取活到90岁!”

院子里,老张端着碗清炒杭白菜,菜里多了点盐味,他吃得津津有味。小张笑着说:“爸,这盐加得值!”李医生的话让老张一家明白:不是“健康杀手”,3类人适当多吃盐,能救命。低钠血症的教训告诉我们:健康不能“一刀切”,科学吃盐,身体才硬朗。老张决定以后菜里加点盐,定期查血钠,血压也管好,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你呢?是不是也觉得是“坏蛋”?高血压患者、出汗多的人、用利尿剂的朋友,查查血钠,别盲目少盐。从今天起,学会科学吃盐,给身体多点爱,健康生活,啥都不怕!

参考文献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工作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年版)》.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与健康管理》.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中华内科学杂志》. “低钠血症的诊断与管理”, 2021年第6期.

来源:戴六号半的高大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