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钱塘江畔,创新风起;齐鲁大地,变革潮涌。为提升山东科创企业孵化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助推数字经济发展,4月21日-4月25日,大众日报·大众新闻新媒体大平台推出“科创赋能·生态共赢——解码杭州创新基因与城市密码”深度研修班。
编者按:
钱塘江畔,创新风起;齐鲁大地,变革潮涌。为提升山东科创企业孵化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助推数字经济发展,4月21日-4月25日,大众日报·大众新闻新媒体大平台推出“科创赋能·生态共赢——解码杭州创新基因与城市密码”深度研修班。
本次研修班,不仅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更是观念的碰撞、实践的探索。近50位山东政企银代表与杭州科创先锋展开对话,从科技企业的硬核突围到城市大脑的智慧脉动,从实验室里的技术破壁到产业园中的生态共生……这些碰撞与思考,最终凝结为研学班学员笔下的真问题、真触动与真答案。
本期分享人: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创新研发部综合科四级经理 张晶华
探访杭城智慧,赋能齐鲁发展
“科创赋能·生态共赢”研修班侧记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时代,创新已成为驱动城市乃至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近期,我有幸参与了由大众报业集团主办,山东大众日报传媒有限公司与浙商传媒联合承办的“科创赋能·生态共赢——解码杭州创新基因与城市密码”深度研修班。这次研修以杭州为样本,深入探访这座城市的“创新基因与城市密码”,为山东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启发与突破。
聆听主题演讲,感悟创新理论
我们有幸聆听了浙江大学张旭光教授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成员厉敏教授两位专家的精彩演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理论养分。张教授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赋能企业和政府治理。他指出,AI技术不仅是工具的革新,更是思维的升级。DEEPSEEK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化运营,同时为政府提供更精准的治理工具,从而提升社会运行效率。张教授的观点让我意识到,科技创新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对社会运行模式的深刻重塑。厉教授从宏观视角分析了人工智能对科技和产业的深远影响,强调了“技术与场景融合”的重要性。他指出,AI技术的真正价值在于其与具体应用场景的结合,只有将技术与实际需求相结合,才能实现真正的赋能。这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技术创新不是孤立的,而是要与实际需求深度结合,才能产生更大的社会价值。
走访企业,感受杭城创新生态
三天时间里,我们深入走访了杭州多家创新标杆企业,亲身感受到杭城创新生态的独特魅力。在正泰集团,我们看到了“清洁能源+智慧物联”如何赋能传统产业,为绿色可持续发展开启了新篇章。在大华技术,AI与视频图像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让智慧城市建设更加精准高效。传化集团的发展历程则让我感受到知识和技术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创业豪掷2000元只为一勺盐”。参观灵伴科技,我们深刻体会到科技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通过AR眼镜,视障人群可借助语音提示独立出行,工人可变身“超级工人”,小镇医生亦能与大城市专家远程协作。这些实践让我更加坚信:科技的最高境界,不是替代人,而是让人变得更加强大。
启发与思考,赋能齐鲁发展
杭州的创新生态让我深刻认识到,创新不仅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技术与场景、生态的深度融合。唯有将技术创新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才能实现真正的赋能。山东拥有坚实的制造业基础和丰富的产业资源,如何将这些传统优势与科技创新相结合,都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杭州企业的创新实践让我认识到,创新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对市场的深刻理解。无论是正泰集团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还是大华技术的智能安防系统,都是基于对市场需求的深入洞察。这种“以需求为导向”的创新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最后,杭州“开放、包容、进取”的创新文化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种氛围让科技人才敢于创新、乐于创新,也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持续的创新动力。
此次研修不仅是一次“跨越山海”的学习之旅,更是一次“播种创新”的使命之旅。通过深度探访杭城的创新智慧,我们不仅带回了对科创赋能与生态共赢的深刻理解,也带回了对山东未来发展的思考和规划。
未来,我们将以杭州为镜,立足自身实际,积极求索创新路径。我们坚信,在“科创赋能·生态共赢”的指引下,山东一定能够在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之路,为齐鲁大地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来源:农村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