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红十字会文创、帆书非遗文化衫、精卫中心“大象啾啾”玩偶背包……4月26日,在虹桥公园举办的主会场活动,集中展示了撕纸非遗作品的版权转化成果,彰显版权对非遗生产性保护的赋能作用。同时,全区将建立非遗传承人版权服务机制,通过上门登记、授权指导等“一条龙”服务,探索
3月26日至4月26日长宁区举办“非•长有约”版权宣传周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特别活动。过去一个月都有哪些亮点?一起来看看吧↓
本次活动以版权为核心纽带,从服务文化传承、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创新成长三大维度出发,推动非遗保护与版权经济的深度融合,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版权为文化服务
激活非遗生命力,守护艺术创作
红十字会文创、帆书非遗文化衫、精卫中心“大象啾啾”玩偶背包……4月26日,在虹桥公园举办的主会场活动,集中展示了撕纸非遗作品的版权转化成果,彰显版权对非遗生产性保护的赋能作用。同时,全区将建立非遗传承人版权服务机制,通过上门登记、授权指导等“一条龙”服务,探索非遗作品商业化与公益化转化的双轨路径,让传统技艺在版权保护中焕发新生。
4月19日,长宁区002号版权服务点落户虹桥半岛版画中心,建立艺术家IP库,规范艺术创作版权链条。活动现场还为区文联及虹桥半岛版画中心艺术家们提供了版权登记培训及集中版权登记服务。
在版权转化与确权领域,“299大象啾啾”荣获“2024年度上海版权优秀项目”称号,实现从形象IP到文创衍生、公益联名的全链条开发,为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IP商业化探索出可复制的创新路径。今年,重点推进“大象+非遗”文化联名,构建兼具疗愈价值与传承使命的新型文化产品矩阵,推动心理健康服务从专业领域走向公共文化空间,通过版权资产运营、跨界资源整合及数字化赋能,打造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范式。
长宁区“扫黄打非”工作办公室精心组织了三场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宣传版面展示、发放宣传资料、接受现场咨询等形式,向公众普及“扫黄打非”、版权保护、“护苗绿书签”行动等知识,有效带动群众参与“扫黄打非”工作,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共同营造清朗健康的文化环境。
版权为经济服务
优化营商环境,护航企业发展
活动期间,长宁区版权工作站多措并举提升区域营商环境。结合长宁区“我是读书人”千人讲座、上海影城IP及新华路街区人气,工作站开展版权主题宣传,提升公众版权意识,营造尊重创新的社会氛围。
工作站参与长宁直播经济系列培训会活动,指导企业合法使用视听版权,助力区域直播产业健康发展,通过版权服务的精准供给,降低企业法律风险,激发市场活力。
版权为成长服务
赋能创新人才,培育发展沃土
长宁区001号版权(上服T TIME园区)进一步缩短创意到产业的“最后一公里”,面向青年创作者与新兴业态,聚焦版权能力建设,为创业者提供覆盖全年的版权服务,并依托“全国联合毕设”平台搭建版权交易桥梁,为“文化研学-设计实践-产业对接”这一闭环培育模式全程提供版权支撑,助力设计成果转化。
服务点通过跨界IP的版权运用宣讲为区域青春经济主理人的跨界融合建立一条“护城河”。结合跨界IP的案例、版权保护方案,帮助创业者规避风险、少走弯路,同时高效成长、提升竞争力。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