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7年4月,由雅安市委、雅安市人民政府主办,市纪委牵头组织,市融媒体中心承办的“阳光问廉”电视问政节目正式开播。八年来,32期节目,115个曝光问题,380个民生难题破解,294名党员干部受到追责问责处理。“阳光问廉”把回应群众期盼作为正风肃纪反腐的出发点
□本报记者 郑雨莎 市融媒体中心 李卓瑶
2017年4月,由雅安市委、雅安市人民政府主办,市纪委牵头组织,市融媒体中心承办的“阳光问廉”电视问政节目正式开播。八年来,32期节目,115个曝光问题,380个民生难题破解,294名党员干部受到追责问责处理。“阳光问廉”把回应群众期盼作为正风肃纪反腐的出发点,从群众之急难深挖服务之梗阻,从群众之愁盼透视作风之弊端,持续推动干部作风转变,持续促进民生改善。
直击沉疴
转变作风常抓不懈
“为什么修建的时候会存在墙体漏水的情况,作为业主单位你们有没有尽到监管职责,是怎么监管的?”在第二十七期“阳光问廉”节目录制现场,主持人现场问廉石棉县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局长周天奋。
此前,石棉县安顺场镇安顺村4组红军小广场内的旅游厕所长期闲置,排泄物堆积、臭气熏天,给周围群众和游客带来诸多困扰。
“修建厕所本是为了方便群众,但现在反而让群众不方便了。这反映出我们的工作没有聚焦到群众的‘急难愁盼’上来,距离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为民服务意识树得不牢。”周天奋在节目录制现场是真正红了脸、出了汗。
一个个针针见血的真问题,直击干部履职尽责中的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以及联系服务群众中的消极应付、冷硬横推、效率低下等问题,以点带面推动干部改进作风。一次次动真逗硬的现场考评,对党员领导干部整改态度进行拷问,成为医治干部“作风病”的一剂良药。
“阳光问廉”坚持问题导向,把问题摆到聚光灯下,紧盯“关键处”“关键事”“关键人”进行现场质询、现场回答、现场承诺、现场考评,让干部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治治病,实现问廉一个、警示一域、教育一片的效果。八年来,32期节目,203名党员领导干部在问廉台上接受质询,不断推动党风政风行风持续转变,干部作风持续改善。
节目建立曝光问题台账和整改责任清单,由市纪委监委“点对点”反馈、挂牌督办、跟踪问效,采取暗访形式对曝光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对态度不认真、整改不到位、责任不落实的,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工作督办函等方式,推动问题真改实改彻底改。
通过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历史遗留问题、复杂疑难问题改彻底、改到位,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不断提升。雅安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市公路建设服务中心主任张华回顾在第一期“阳光问廉”节目中接受问廉的经历时,不禁感慨:“‘阳光问廉’第一期节目,我坐在问廉席上接受主持人的拷问、群众的考评,给了我压力,同时也给了我动力,让我在此后的工作中,不断树牢为民情怀、提升工作能力,切实用担当诠释初心使命。”
心系民生
监督为民温暖人心
“现在修了这条路比较放心,我们很满意。”
“现在吃的自来水跟城里一样,水质可以,水量很大。”
“盼了6年的林权证,今天终于拿到手了。”
……
一句句朴实的话语,是雅安百姓对“阳光问廉”最真挚的褒奖。
八年来,“阳光问廉”始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小见大,从细微处入手,将监督的触角延伸到民生的每一个角落,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2019年2月,“阳光问廉”第八期节目曝光芦山县飞仙关镇朝阳村蓄水池管理不善、村民用水难的问题。节目播出后,相关部门立即行动,对蓄水池进行改扩建,明确专人管理。时隔六年,这个蓄水池依旧造福当地群众。2025年4月9日,栏目组回访时,村民陈明勇拧开家里的水龙头,清澈透亮的自来水流了出来,他开心地说:“2019年改造后,用水基本得到保证,我们很方便,大家都很满意。”
这只是“阳光问廉”推动民生改善的一个缩影。节目选取民生实事小切口切入,连点成线、以点扩面带动同类问题迅速得到有效解决。
针对雨城区中心城区部分路段红绿灯长期不亮问题,相关部门全面排查,立行立改问题22个;汉源县相关职能部门在一周内解决拖欠124名农民工119.59万元薪资问题;石棉县一个月内协调解决4户村民长达十多年的林地权属争议,并以此推动全县林权相关遗留问题解决,石棉县成为全国21个林权登记试点县之一……
从群众“揪心事”到民生“暖心事”,“阳光问廉”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快速通道”,更是推动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催化剂”。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犹如星星之火,在不断回应群众诉求的过程中,点燃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燎原之势”。也正是在这样由点及面、由表及里的监督实践中,越来越多群众关切的“小事”汇聚成社会发展的“大势”,成为检验作风建设成效、提升群众获得感的生动注脚。
“阳光问廉”通过“纪检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叠加效应,从问一事到治一域,从曝光个案到系统施治,构建起“发现问题、曝光问题、整改问题、追责问责、建章立制”全闭环运行机制。如今,它已成为雅安一张响亮的监督名片,成为市纪委监委机关的“编外监督检查室”。
八年坚守,初心如磐。站在新的起点,“阳光问廉”将继续以“不停步、再出发”的姿态,在监督为民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雅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护航。
来源:生态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