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2025先进纳米复合材料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Nanocomposites 2025)在郑州举行。本次会议由郑州大学轻量化及功能化高分子成型与模具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引智基地)、工业装备结
近日,2025先进纳米复合材料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Nanocomposites 2025)在郑州举行。本次会议由郑州大学轻量化及功能化高分子成型与模具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引智基地)、工业装备结构分析优化与CAE软件全国重点实验室、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承办,来自澳大利亚、美国、新加坡、法国、德国、韩国、哈萨克斯坦、沙特等国家以及香港、澳门等地区的200余名学者参加会议。
郑州大学主办先进纳米复合材料国际会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张立群,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冷劲松,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中林,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纳米研究中心赵宇亮,澳大利亚科学技术与工程院院士、新南威尔士大学Chun Hui Wang,欧洲科学院院士、西班牙马德里高等材料研究院De-Yi Wang等出席会议。
郑州大学党委书记李成伟教授,中国工程院张立群院士、科爱公司马恒洁总经理,会议主席、南澳大学Jun Ma教授等分别发表致辞,来自国内外的数十位学者分别作主题、邀请、口头报告,内容涵盖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最新进展与趋势。
此次先进纳米复合材料国际会议的成功举办,为全球纳米复合材料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了高效的交流平台,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与技术创新,也彰显了郑州大学在材料科学研究方面的卓越实力与重要影响。
郑州大学材料学科历经多年发展,已经成长为我国材料科学领域人才培养与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高地。
如今,材料学科汇聚了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其发展源源不断地贡献着力量。2024年,学科高层次人才加速集聚,吸引了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拉维·席尔瓦全职加盟,引育“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5人,引进青年博士近30人,师资规模达到350人。
人才汇聚,事业方兴。近五年来,材料学科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39项,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研究项目6项,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6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4项。此外,该学科推动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关键金属冶金的科学基础”重大研究计划,经费2亿元。( 部分数据截至:2024年9月)
理论成果不断突破的同时,还有大批优秀的科研团队成功攻克重重技术壁垒,为材料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来自郑大的智慧与力量。其中,申长雨院士团队实现国家战略用航天面窗、作战头盔光电护目镜等制品自主可控制造;何季麟院士团队推进平板显示用关键基材的国产化进程,主持完成的“平板显示用高性能ITO靶材制备关键技术及工程化”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并入选河南十大科技创新成果;赵清香、刘民英教授团队研发的长碳链尼龙及耐高温尼龙技术成功实现产业化,技术转让费高达4000万元,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学校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郑州大学材料学科声誉进一步提升,ESI学科排名位居全球第33位、国内高校第19位,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位列全国第25位,US News材料科学排名第16位;主办的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简称EEM)入选由中国科协、科技部、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发起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并连续四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部分素材来源:郑州大学官微/官网、郑州大学青年集结号官微、郑大材料官微等
来源:郑州大学招生办公室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