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第一协作体聚焦《桌面投篮机》《布艺花》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7 08:45 2

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劳动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切实推动劳动教育课程的创新实践,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与综合素养,城阳区劳动教育第一协作体以三年级下册劳动课程《桌面投篮机》与《布艺花》为核心,开展了第二次线上集体备课研讨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劳动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切实推动劳动教育课程的创新实践,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与综合素养,城阳区劳动教育第一协作体以三年级下册劳动课程《桌面投篮机》与《布艺花》为核心,开展了第二次线上集体备课研讨活动。

在此次劳动课集体备课中,北京师范青岛实验小学的曹姗姗老师就《桌面投篮机》一课分享教学设计。曹老师从解析投篮机的机械原理、能量转化知识入手进行理论科普,再到带领学生动手实践,分步指导投篮机框架搭建、弹射装置组装等操作步骤,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劳动创造的乐趣与价值。李雪娜老师就《布艺花》一课分享了教学设计。李老师以美学为切入点,导入环节通过展示鲜花短视频,激发学生创作热情;知识讲解阶段,结合不同布料特性与色彩搭配原理,介绍布艺花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实操环节采用小组合作模式,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折叠、剪裁、缝制等技法创作个性布艺花;分享作品灵感来源与制作心得,在培养学生手工技能的同时,全面提升艺术审美与语言表达能力。

讨论集备与点评环节,老师们踊跃分享劳动教学经验,共探难题解决方案。

城阳区实验小学 孙彩云

《布艺花》一课老师既注重让学生感受传统工艺魅力、传承文化,又强调学生对工具使用、制作流程的掌握,还关注到学生思维能力、团队协作等综合素养的培育,综合运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小组合作法、启发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小组代表介绍、组间互评、教师总结评价,有助于学生多角度认识作品优缺点,促进自我提升。课后作业布置和拓展活动设计,既能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又通过比赛、展览等形式激发兴趣,将布艺花制作与其他学科融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和拓展性。

建议:在示范操作环节,可考虑运用特写镜头或慢动作回放等方式,对关键步骤进行更细致呈现,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清晰观察。

《桌面投篮》一课以抛纸团入垃圾桶游戏导入,活跃课堂气氛,自然引出主题,同时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为后续教学营造良好开端。综合运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小组合作法。分组投篮比赛增加了学习趣味性和学生参与度,作业布置鼓励学生融入智能元素进行创新,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造力,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建议:小组制作过程中,可引导小组间适度交流分享,拓宽学生思路,促进创意碰撞。

城阳区红岛小学 宋佳

李老师《布艺花》以春日海棠为创作载体,通过"剪-缝-填"的阶梯式教学,将劳动技能与自然美育有机融合。学生在处理布料的指尖实践中,尤其值得肯定的是,通过小组合作制作海棠花束,巧妙渗透了"单枝易折、簇拥成景"的团队协作理念。

曹老师《桌面投篮机》以废旧纸盒为载体开展工程启蒙,通过"设计-组装-调试"的完整流程,引导学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投篮角度问题。特别是故障排除环节,有效锻炼了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将劳动教育与科学探究紧密结合。建议后续可增加材料选择对比环节,深化环保理念认知。

北师青实 楼晓珂

《桌面投篮机》这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设定清晰,紧密围绕学生对投篮机结构、原理的认知,以及动手、创新能力的培养,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内容安排上,从抛纸团活动引入到知识讲解,再到制作步骤,层层递进,逻辑连贯。特别是制作步骤部分,图文结合,步骤详细且标注注意事项,学生容易上手。教学方法多元,直观演示法让学生能清晰看到制作流程,小组合作法有效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互动环节设置合理,小组比赛增添课堂活力。若能补充拓展内容,如介绍不同类型投篮机,可拓宽学生知识面,将进一步提升课堂的质量 。

《布艺花》这份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布艺花制作方法,提升动手能力与审美,完美契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成长需求,为教学筑牢根基。内容趣味性十足。以播放视频动画导入,瞬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布艺花的兴趣;工具材料介绍全面细致,让学生清晰了解所需物品。教学方法丰富多样,直观演示法通过播放制作视频,让学生直观掌握流程;小组合作法有效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互动环节设置巧妙,小组讨论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作品展示与互评则增添了课堂的活力。总体两节课均体现“做中学”理念,建议跨学科融合。

城阳区红岛中心小学 肖娜

在《布艺花》课程中,李老师以春日海棠为创作核心,采用“剪—缝—填”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将劳动实践与自然美学教育深度融合。课堂上,学生通过亲手处理布料,不仅掌握了布艺制作技巧,更在小组合作制作海棠花束的过程中,深刻领悟到“单枝易折、簇拥成景”的团队协作精神,教学成果显著。

曹老师的《桌面投篮机》课程,以废旧纸盒为材料,开展工程启蒙教育。课程设计包含“设计—组装—调试”的完整流程,引导学生运用杠杆原理优化投篮角度。其中,故障排查环节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成功实现劳动教育与科学探究的有机结合。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建议后续教学中增设材料选择对比环节,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环保理念的重要性。

来源:秀方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