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12日,由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媒体传播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委员会主办,中关村精准医学基金会协办的第二期 “CACA 指南中国行-中西医结合消化道肿瘤防治交流会”在南京圣和文化交流中心隆重举行。
成果报道
2025年4月12日,由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媒体传播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委员会主办,中关村精准医学基金会协办的第二期 “CACA 指南中国行-中西医结合消化道肿瘤防治交流会”在南京圣和文化交流中心隆重举行。
本次会议汇聚了国内中西医肿瘤防治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消化道肿瘤防治中的最新进展和实践经验。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中医肿瘤防治联盟秘书长田建辉教授主持,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全国最美医师林丽珠教授任大会主席并致辞。
两位均强调中西医结合在肿瘤防治中的重要性,指出通过整合中西医的优势,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随后,南京圣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勇博士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致力创新”为题,分享了圣和药业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创新药物研发中的突破。他重点介绍了公司自主研发的左奥硝唑和圣耐®通关藤注射液的临床价值,其中通关藤注射液通过绿原酸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的独特机制,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专题报告环节,林丽珠教授以“肿瘤患者的长生存策略:整体观下的中西医结合”为题,结合临床案例阐述了中医整体观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林教授指出,中医通过扶正固本、调节免疫微环境,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尤其在老年肿瘤患者和晚期姑息治疗中展现出有效获益,强调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肿瘤治疗中的独特优势。
接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胡德胜教授,聚焦于“老年肿瘤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经典智慧与现代实践”,探讨了老年肿瘤患者的特点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策略。
胡教授提到,老年肿瘤患者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身体机能较差,“正虚伏毒”是老年肿瘤的核心病机,因此需要更加注重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结合中医的扶正培本和西医的精准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分享了关于中医药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改善患者体能状态方面的实践经验。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二科主任崔晓楠教授,则系统梳理了2025年胃癌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腹腔灌注化疗、HER2靶向治疗及免疫联合疗法的突破性成果。崔教授特别提到,DRAGON-01研究证实腹腔内化疗可显著提高胃癌腹膜转移患者的生存率,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新选择。
江苏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行政科副主任俞晨教授则从临床实践的角度,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道肿瘤的实践与探索”,余教授从“留人治癌”的中医理念出发,提出通过调理患者整体状态实现“人癌共存”,并分享多个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成功案例,强调中医药在缓解症状、减轻治疗副作用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主题讨论环节,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病区副主任苏丽教授,与北京优联医院普通外科科室主任安泽武教授,围绕“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特异性较强生物学行为差异大,整体预后不理想,医生和患者仍需关注哪些方面来全面提升诊疗水平?”和“消化道肿瘤防治的前沿热点与创新实践?”两个议题展开对话。
专家们一致认为,中西医结合是提升消化道肿瘤诊疗水平的重要途径,需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未来需加强中西医协同机制研究,推动精准医学与中医药理论的深度融合,同时关注患者生活质量,构建全周期管理模式。
会议最后,林丽珠教授表示中西医结合在肿瘤防治中的广阔前景,未来需进一步深化基础研究、创新临床实践,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诊疗服务。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为中西医结合消化道肿瘤防治领域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促进了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未来,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事业将不断探索和创新,为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