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作为一类新型的生物药物,因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显著的治疗效果,在肿瘤治疗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ADC药物通常由三部分组成:高特异性和亲和力的抗体、高稳定性的连接子以及高效的小分子细胞毒药物。
引言
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作为一类新型的生物药物,因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显著的治疗效果,在肿瘤治疗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ADC药物通常由三部分组成:高特异性和亲和力的抗体、高稳定性的连接子以及高效的小分子细胞毒药物。其中,药物的偶联技术是影响ADC药物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决定了药物的抗体偶联比(DAR)、均一性、活性、耐受性和稳定性。
ADC药物的偶联技术概述
ADC药物的偶联技术主要分为非定点偶联(随机偶联)和定点偶联两类。非定点偶联技术主要基于赖氨酸残基和半胱氨酸残基的偶联。赖氨酸残基偶联因其高天然丰度和表面可及性,具有操作简便、反应迅速的优点,但缺点是选择性差、均一性不足,通常产生具有可变DAR和偶联位点的多个ADC药物,影响药物的PK/PD特性。基于半胱氨酸的偶联方法则通过还原链间二硫键暴露游离半胱氨酸残基,实现与连接子的偶联,有助于减少非均质性ADC,提高均一性。然而,链内错误桥接的问题仍需解决。
定点偶联技术因其DAR值更易控制、产出的ADC药物均一性好,已成为偶联方法的研发趋势。定点偶联技术包括引入反应性半胱氨酸(Thio-mab技术)、链间二硫键重桥(Disulfide re-bridging)、非天然氨基酸技术、酶催化技术、糖基偶联技术和临近诱导抗体偶联(pClick)技术等。下面将详细讨论这些技术,并重点介绍糖基偶联技术。
糖基偶联技术步骤
去糖基化
加偶联试剂
M-bovin-GalT1(Y289L)具有糖基转移活性 ,主要作用是将N-叠氮乙酰半乳糖胺( Gal NAz)基团标记到O-GlcNAcylated 蛋白质上。
糖基偶联技术的优势
1.高均一性
糖基偶联技术通过定点修饰糖基,实现了药物连接子在抗体上的均一分布,提高了ADC药物的均一性。
2.稳定性好
糖基偶联技术避免了对抗原结合和抗体功能的干扰,同时糖链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也提高了ADC药物的稳定性。
3.安全性高
糖基偶联技术减少了对抗原受体的干扰,降低了脱靶效应,提高了ADC药物的安全性。
总结
ADC药物的偶联技术是决定其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糖基偶联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定点偶联技术,具有高均一性、稳定性好、安全性高等优点,在ADC药物的研发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偶联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糖基偶联技术将会为ADC药物的研发及应用发挥重要作用,为肿瘤治疗提供更多有效的手段。
产品信息
文章来源:https://www.starter-bio.com/articledetail.html?nid=104
来源:斯达特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