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着邻居家苦瓜架上垂满翠绿饱满的果实,自家藤蔓却只顾疯长不结瓜,这种郁闷想必不少种植爱好者都经历过。其实只要掌握几个关键技巧,让苦瓜从"光棍藤"变身"结果王"并非难事。
看着邻居家苦瓜架上垂满翠绿饱满的果实,自家藤蔓却只顾疯长不结瓜,这种郁闷想必不少种植爱好者都经历过。其实只要掌握几个关键技巧,让苦瓜从"光棍藤"变身"结果王"并非难事。
饱满圆润的种子是成功第一步,带病或干瘪的种子直接淘汰。把精心挑选出来的种子放到 40℃的温水中泡上 12 个小时,然后用湿润的纱布包起来,放在 25℃的环境里催芽。等到 80%的种子露出白尖的时候,那就是播种的最好时候了。育苗土建议用腐叶土搭配粗河沙(3:1比例),播种深度控制在1厘米左右,覆土后喷水保持湿润但不积水。
当嫩苗展开两片真叶时,果断进行间苗,保留株距不少于成人一臂长度(约60厘米)。这个阶段要遵循"宁缺毋滥"原则,弱苗、病苗及时拔除。定植的时候用斜栽的办法,让茎秆跟地面形成 45 度角埋到土里,再配上腐熟的鸡粪当作基肥,这样就能很有效地促使新根长出来。
在苗期要适当控制苗的“饮食”,也就是通过控制浇水,让根系往深处扎根。移栽后第一次浇水得浇得透透的,之后让土壤保持有点干的状态,一直到爬架的时候。进入生长期后,每个星期把腐熟的豆饼水(按照 1:50 稀释)浇在根部,开花前在叶子表面喷 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特别注意避开"三不浇":烈日当空不浇、阴雨连绵不浇、盛花期不浇。
主蔓要是长到架顶了,就得赶快打顶,这样侧蔓就能长出来了。得定期把底部的老叶子摘掉,好让植株底部能透透风、透透光。在清晨 8 点以前进行人工授粉效果是最好的,用新毛笔蘸上雄花粉,然后轻轻点一下雌花的柱头就行。要是发现幼果被叶片挡住了,就可以用布条牵引着调整位置,保证每个苦瓜都能受到均匀的光照。
要是蚜虫闹得厉害,可以喷洒辣椒煮的水(500 克新鲜辣椒兑 5 升水)。白粉病刚开始的时候,用食用小苏打(5 克/升)的溶液喷叶背。雨季要来之前,在植株的周围撒草木灰(每亩 50 公斤),既能给植株补钾,又能防止烂根。在种植区的边上种上薄荷、迷迭香这类能驱虫的植物,就能形成天然的防护屏障。
当果实表面的瘤状突起长得很饱满,颜色从浅绿变成油亮的翠绿时,就能够采收了。用剪刀留下 1 厘米的果柄剪下来,套上网袋放到冰箱里冷藏能保鲜 7 天。若需留种,应选择头茬瓜任其自然成熟,待表皮橙黄变软后取籽晾晒。
特别提醒种植新手三大禁忌:密植争夺光照、偏施氮肥徒长、旱涝管理失衡。只要躲开这些误区,再配合科学的修剪和精准的施肥,从盛夏一直到深秋,都能不停地采收。想象着餐桌上清炒苦瓜的碧绿脆嫩,炎炎夏日来碗苦瓜排骨汤的清热解暑,这些丰收的喜悦都始于当下的精心管理。
来源:农家事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