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开幕前夕,华为乾崑智能技术大会以「以智能 创造可能」为主题,向全球展示了智能汽车领域的三项革命性成果——乾崑智驾ADS 4、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和HUAWEI XMC数字底盘引擎。这场发布会不仅标志着中国智能驾驶技术迈向
在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开幕前夕,华为乾崑智能技术大会以「以智能 创造可能」为主题,向全球展示了智能汽车领域的三项革命性成果——乾崑智驾ADS 4、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和HUAWEI XMC数字底盘引擎。这场发布会不仅标志着中国智能驾驶技术迈向高阶自动驾驶的新阶段,更以「安全」为核心命题,重新定义了智能汽车的进化方向。
架构革新:从云端到车端的全链路突破
乾崑智驾ADS 4首次采用「世界引擎+世界行为模型」(WEWA架构),通过云端与车端的协同实现智能驾驶范式的跃迁。云端世界引擎通过AI生成难例扩散模型,将训练场景密度提升至真实世界的1000倍,解决了行业长期缺乏复杂场景数据的瓶颈。车端则搭载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舱内激光视觉传感器等硬件,结合业内首个智驾原生基模型,实现了全模态感知与多场景决策能力。
这套架构让ADS 4的端到端时延降低50%,通行效率提升20%,重刹率减少30%。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CEO靳玉志透露,云端已完成6亿公里高速L3仿真验证,ADSUltra旗舰版将成为国内首个支持高速L3商用的方案。
安全革命:五维防线构建移动堡垒
全新升级的全维防碰撞系统CAS 4.0,以「全时速、全方向、全目标、全天候、全场景」为目标构建五维安全体系。分布式毫米波雷达与舱内视觉传感器的冗余设计,让车辆在极端天气下仍能精准识别障碍物。例如,路面自适应AEB可实时判断轮胎抓地力调整制动策略,智驾爆胎稳定控制辅助则能在爆胎后0.2秒内接管车身姿态。
更值得关注的是「泊车无忧」生态布局:车位到车位(P2P2.0)功能支持高速ETC自动通行,预计2025年6月覆盖全国50万停车场;泊车代驾VPD可实现跨层充电等场景,10万停车场将提供单车最高600万元的事故保障,真正将安全从技术参数转化为用户权益。
人车共生:鸿蒙座舱重构第三生活空间
HarmonySpace 5搭载的MoLA混合大模型架构,将通用AI与垂直领域能力深度融合。其语音交互系统对模糊指令的识别成功率提升至85%,甚至能理解「避开晚高峰拥堵并预约充电桩」这类复合需求。在影音体验上,43扬声器的HUAWEI SOUND非凡系列通过自适应声场算法,打造出7.5.10声道影院级声场,而「负向声波」技术可实现6-8dBA主动降噪,让后排通话与影音播放互不干扰。
座舱的智能化突破还体现在空间定义上:百万像素智慧车灯支持车外100英寸彩色投影,将停车场变为临时影院;3D智控桌面实现跨应用无缝流转,主题空间则将氛围灯、登舱音效等元素统一,构建出「车格化」的美学表达。
生态共治:11家车企联署安全倡议
发布会最意味深长的场景,当属广汽、上汽、奥迪等11家车企高管与中汽研专家共同签署《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这份倡议提出「技术先行、营销透明、用户为本、标准共建」四大原则,直指行业普遍存在的过度宣传问题。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透露,搭载ADS 4的车型已完成1300万公里等效测试,事故率较传统方案降低60%。
目前,华为乾崑已与22款车型达成合作,覆盖15万-80万元价格带,涉及轿车、SUV、MPV及越野车全品类。这种「技术普惠」策略,正推动智能驾驶从高端尝鲜走向大众普及。
结语
当L3级自动驾驶的法规大门即将开启,华为乾崑ADS 4的发布恰逢其时。它既展示了中国企业在AI大模型、多模态感知等前沿领域的硬实力,更通过安全倡议建立起行业自律机制。这种「技术突进+生态共治」的双轨模式,或许能为全球智能汽车发展提供中国范本——毕竟,真正的智驾革命,从来不只是速度的较量,更是对生命敬畏的修行。
来源:小林论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