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与睡觉有关?医生提醒:上了年纪,睡觉一定注意4点!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6 01:44 2

摘要:老李奋斗了大半辈子,算是小有成就,可他的身体也在年复一年的应酬中拖垮了,常年在酒桌奔走,老李成了一个大胖子,最近晚上入睡后呼噜声震天,妻子被吵醒后发现他张着嘴喘气,中途还伴随着呼吸停滞,脸憋的通红才醒过来。

感谢你的阅读,友情提醒: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问诊。

老李奋斗了大半辈子,算是小有成就,可他的身体也在年复一年的应酬中拖垮了,常年在酒桌奔走,老李成了一个大胖子,最近晚上入睡后呼噜声震天,妻子被吵醒后发现他张着嘴喘气,中途还伴随着呼吸停滞,脸憋的通红才醒过来。

妻子看他睡的难受,督促老李去减肥,老李表面答应着,可转头就忘了。

有一天半夜老李起夜上厕所,他察觉自己半边手脚有些麻,老李也没当回事,以为一个姿势躺太久,身子麻了,喝了半杯凉开水准备回去接着睡。

可在他躺下时,老李突然感觉头突突疼的厉害,还像晕车样想吐,他想爬起来去厕所,可身体不听使唤了,一下子就吐在了床上。

妻子被身边异样吵醒,见老李难受,询问他怎么样,可老李一句话也说不出。妻子连忙拨打了急救电话,经头部核磁检查,老李右侧大脑动脉供血区域ADC序列低信号,DWI序列高信号,是典型的急性脑梗死

抽血检查发现老李甘油三酯(TG)2.3 mmol/L,低密度脂蛋白5.1mmol/L,其他血脂组分也不正常颈动脉B超还有部分轻微狭窄,这可能就是他此次突发脑梗的原因。

经过一番抢救,老李的情况好转,医生询问当晚的情况时,注意到他半夜喝了杯冷水,而这又是加速他病变的一大问题,冷水入体刺激血液收缩,加速血液流动,最终悲剧发生了。

医生提醒,对于脑梗的高危患者,在晚上入睡时,有诸多注意事项,一一做好,才能降低脑梗的病发率。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讲一下吧,脑梗与睡觉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近几年来,脑梗的发病频率大幅度增加,《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篇研究表明,我国成年人患脑梗的概率为39%,位居全世界第一,每年因患脑梗死亡的人数也超过了200万

这一群体的患病人数,为何如此庞大呢?除了近几十年间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数激增,血管不健康群体一直在攀升,再加上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大,抽烟、喝酒、饮食不节制更显常态,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加剧了血管和血液的损伤,这些最终都成为刺向自己身体的一把刀。

如果不及时控制,最终引发脑梗,留下终身遗憾的后遗症,轻者出现一侧肢体的无力麻木、头晕语言不清,重者失明、失语、瘫痪甚至是死亡。

而脑梗的突发,与日常的睡觉有密切的关系,夜间入睡血液的粘稠度会增加。夜间饮水量较少,而人体的水分会随着呼吸、毛孔排汗等方式流失,导致血液中的水分减少,血液浓度更加。

睡眠状态下,身体的运动量减少,心率减慢,血液循环流速减慢,这种情况下,血液中的血细胞、血糖等代谢产物清除速率降低,在血液中累积,就容易与血细胞聚集在一起。

如果体内某处血管存在动脉狭窄或动脉硬化,有很大概率随血液循环进入脑血管,最终引起部分脑组织脑供血不足,严重者脑组织因此而出现部分死亡,进而导致对应的功能受损。

不要再觉得夜晚躺在床上睡觉就是安全的,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在睡觉时一定要注意这些细节,才能将脑梗的发病率降到最低。

积极入睡,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预防脑梗有一定的作用,但如果这些睡觉“姿势”做不好,很容易导致脑梗找上门,以下四点一定要注意。

1.睡觉姿势

人体在入睡后一夜间会不自觉翻身,有些人或许钟爱保持某些睡姿,觉得睡的更香,可殊不知某些千奇百怪的睡姿,可能正在威胁着你的健康。

比如颈部扭曲、蜷缩着睡、趴着睡、蒙头睡等,有些睡姿会压迫颈动脉血管内血液的正常流动,导致头部脑供血不足,有些则会导致氧气摄入量不足,增加脑梗的发生概率。

为了降低脑梗的风险,一般比较推荐侧卧位入睡,但要注意不能将下侧的手臂长时间压在身下,以免影响手臂的正常血液循环。可以勤翻身改变睡姿,能保证血液循环通畅。

仰卧位虽然也是比较健康的睡觉姿势,但对枕头的高度有一定要求,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群,长时间仰卧,容易使舌根后坠堵塞气管,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引发睡眠呼吸暂停

睡眠呼吸暂停症,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是十分危险的,呼吸暂停会导致体内氧气含量降低,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进一步刺激血压升高。而夜间无意识的高血压,容易使脑血管受损,更容易形成血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加速,为脑梗的发生埋下隐患。

2.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

人体正常的睡眠时间为7~8小时,长时间睡眠时间不足会导致血脂、血糖等代谢异常,血压、心率加快,更容易形成血栓,诱发脑梗。睡眠时间如果太长,又会导致血液流速减慢,血液粘稠度增加,血糖血脂等产物累积过多,这些都是导致脑梗发生的高危因素。

夜间睡眠质量差,容易惊醒、多梦等,身体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也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导致脑梗发生的几率增加。

经常睡觉不规律,熬夜白天不眠、午睡时间过长等,就会使生物钟发生紊乱,容易影响血压、心率等指标的健康数值,最终增加脑梗的发生几率。

睡前情绪最好保持平稳,表示情绪有过度的起伏。在入睡前不要频繁玩手机,导致大脑皮层兴奋性过度,不仅造成入睡困难,还会直接导致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特别是上了年纪并且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群体,很容易造成斑块的破裂,随血液流入脑中,引发脑梗。

睡前发怒等情绪变化也会产生类似的影响,血压心率异常,免疫力降低,促进斑块的形成,还容易诱发睡眠呼吸暂停,这些危险因素,最终都提高脑梗的发病率。

为了有个充分安稳的睡眠,睡前可以喝杯牛奶,泡个热水澡、保持卧室环境安静,营造适宜睡眠的氛围,睡一个完整的好觉,才能开启新一天的最佳状态。

3.睡前及睡觉时饮食

晚餐不要吃太多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容易导致睡后血液粘稠度增加,进而导致血栓形成。

睡前饿了也别吃太多夜宵,吃太饱消化系统需要大量血液辅助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大脑的血流量减少,造成短暂的脑供血不足。如果本身就存在动脉狭窄,脑梗的风险就更大。

辛辣刺激的食物也不宜作为夜宵,虽然满足了胃口,但容易引起胃肠道不适,还会增加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最终刺激脑梗发病。

半夜因口渴起床喝水也是有讲究的,特别是在秋冬季温度低时,不要喝冷水

一杯水灌下去能缓解口渴,稀释血液,但同时迅速使血流量增加,冲击本来流动速度较慢的血液。而此时血液中堆积了更多的物质,冷水的刺激会增加血栓形成的概率,导致血管收缩,最终的结果是脑梗形成。

饮料等含糖量高的饮品,也不要多喝,会导致血糖迅速升高,防妨碍血液正常流动

半夜起床喝水,可以喝一些温开水或柠檬水,水温不宜过低,有助于稀释血液,改善血管弹性,降低血栓的形成。另外不要因口渴而大口喝水,喝太多太快,会增加心脏负担,特别是慢性病患者,半夜起来喝水每次饮水量不宜超过150毫升,分多次饮用,能更好的促进水分的吸收。

4.入睡后突发状况

患有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的人群,在入睡后身体出现异常情况,不要忽视,这可能是脑梗的前兆,要足够警惕,才能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比如单侧肢体麻木、突发的头晕头痛、口眼歪斜流口水、一过性视力模糊等,都有可能是脑部血管被堵塞,神经系统功能受影响。

此时当机立断,应拨打急救电话,并将患者放平,头歪向一侧,保持患者呼吸通畅,不要剧烈晃动或随意移动,增加危险隐患。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寻求专业医务人员帮助,对于脑梗患者来说,每早一分钟就减少部分脑细胞的死亡,更有利于后期的治疗,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由以上四方面可以看出,睡觉睡对了,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是预防脑梗的关键点。当然脑梗的预防可以从运动减肥、控制慢性疾病、戒烟戒酒等方面入手,无论哪方面,都要做到位,才能守护心脑血管的健康,离脑梗更远一步。

1.《睡前有这5种表现,可能是脑梗》生命时报2025.2.9

2.《为什么中国脑梗越来越多?离不开这3个祸根,你可能也中招了》科普中国2024.11.18

来源:热门时尚秀

相关推荐